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光接枝改性的ESCA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紫外光接枝表面改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PTFE表面在预光照阶段发生C-F键的断裂,产生活性中心;在接枝反应阶段,PTFE表面的C-F键继续受紫外光照射而发生断裂,氟原子脱落,从而接枝上丙烯酸单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不同方向试样的机械性能测定表明,薄膜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薄膜的纵向和横向具有相对较好的机械性能,而薄膜的斜向机械性能明显差于薄膜的纵向和横向。薄膜最薄弱的方向约在45°左右。薄膜的这种各向异性特性在覆膜材料的加工中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使覆膜材料得到优化的设计和加工。  相似文献   

3.
钠-萘处理液浓度与聚四氟乙烯薄膜改性效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钠-萘处理液对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薄膜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PTFE薄膜表面形成了一层粗糙的处理层.表面元素分析表明薄膜表面F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接触角和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处理液浓度0.4 mol/L为最佳处理条件,薄膜的亲水性和粘结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从膜表面改性出发,综述了等离子体改性、辐照接枝改性、热诱导改性、表面化学反应、表面涂覆等提高膜亲水性、抗污染特性和膜通量的改性方法.简要介绍了改性的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今后膜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PTFE微孔膜、基布、复合过滤材料的透气和耐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提示复合滤料不能在300℃高温下长期使用,使用中温度应该控制在280℃以下.  相似文献   

6.
Ar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四氟乙烯(PTFE)膜经Ar等离子体预处理,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再接枝丙烯酸(AA)可改善其表面亲水性.通过接枝率的测定,考察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接枝反应条件对膜表面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的测定分析了PTFE膜表面亲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TFE膜在放电功率为100 W、放电时间为100 s、Ar气体流量为20 cm3/min和接枝反应温度为60℃、时间为6 h、丙烯酸浓度10%的条件下,接枝率为10.565μg/cm2,接枝效果最佳.PTFE膜改性后接触角由110°降至60°左右,亲水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聚四氟乙烯(町FE)膜经Ar等离子体预处理,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再接枝丙烯酸(AA)可改善其表面亲水性.通过接枝率的测定,考察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接枝反应条件对膜表面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的测定分析了PTFE膜表面亲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胛FE膜在放电功率为100W、放电时间为100s、Ar气体流量为20cm^3/min和接枝反应温度为60%、时间为6h、丙烯酸浓度10%的条件下,接枝率为10.565μg/cm^2,接枝效果最佳.门FE膜改性后接触角由110°降至60°左右,亲水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亲水性,基于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的特点,来改性聚四氟乙烯膜,同时研究改性效果对改性时间的依赖性。选取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测定手段表征改性后聚四氟乙烯膜的各项性能。研究发现,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聚多巴胺逐渐沉积在聚四氟乙烯表面,膜表面引入-NH_2亲水基团,静态水接触角逐渐减小。当改性时间到24 h时,接触角为68°且不再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聚苯硫醚(PPS)织物的亲水性,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苯乙烯磺酸钠(SSS)在PPS织物上接枝聚合。考察了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处理时间以及苯乙烯磺酸钠质量分数对接枝后PPS织物水通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接枝条件为等离子体放电功率5.2 W,处理时间122 s,乙烯磺酸钠质量分数12%,此条件下PPS织物水通量最大达到15 897.62 L/(m2·h),相比原织物提高了103.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织物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乙烯磺酸钠被成功接枝到PPS织物表面,对织物的水通量有较大改善,且改性织物经过5次清洗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好的聚丙烯微孔膜,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固定在聚丙烯膜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微孔膜改性前后的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聚乙烯醇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固定率随着反应时间和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反应条件为50 ℃下反应2 h,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质量分数为2%,得到的改性膜的水接触角从110°下降至62°,两个月内水通量的变化不明显,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多巴胺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备改性聚砜超滤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通量测试仪对滤膜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交替过滤纯水与牛血清蛋白溶液测试改性超滤膜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埃洛石的掺入提高了超滤膜的水通量与截留率,改性后超滤膜水接触角从85.2°下降到67.4°,当改性埃洛石质量分数为1.0%时,超滤膜的纯水通量达到最大值440 L m-2 h-1,截留率从60%上升到92%。连续过滤200 min后,水通量最大值为400 L m-2 h-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采用倒相法,制备出复合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Si O2.复合电解质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分别用SEM、XRD和交流阻抗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 O2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同时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PVDF-HFP-Si O2分解电压为5.1V,离子迁移数为0.81,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25℃)为4.84×10-3S·cm-1.  相似文献   

13.
以乙二醇微波辅助醇解改性涤纶长丝织物(PET),赋予其良好的表面亲水性。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醇解反应及PET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钠、硫酸锌催化效率低,PET失重率小于2%,Na OH催化醇解后PET失重率在10%左右,是理想的催化剂;改性后PET纤维表面粗糙,伴随出现凹槽;红外光谱在1713cm-1、1245cm-1和1096cm-1的酯键和-C-O-特征峰减弱;改性后PET的接触角大幅降低,亲水性显著提高,0.5%Na OH、微波处理120s时,PET表面接触角降低到23.8°,且液滴存在时间明显缩短(60 s测不到接触角);改性后PET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微波辅助醇解是一种高效的PET亲水改性方法,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和微波时间,可控制醇解反应的程度,兼顾PET固有性能和亲水性。  相似文献   

14.
从膜基体亲水改性和膜表面亲水改性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目前对疏水性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介绍了共混改性、共聚改性、表面化学改性和表面辐照接枝等方法的机理、优缺点和近年的研究进展,指出共混改性中无机纳米粒子共混能够提高膜的亲水性和强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高效生产淡水,同时开发新型膜材料的应用前景,采用PTFE双向拉伸微孔膜搭建真空蒸馏系统,并对NaCl溶液的脱盐性能进行了研究。设计正交实验,过程中保持膜下游恒定的绝对压力9 kPa, 考察了盐浓度0~80 g/L的溶液在进料温度20~60 ℃、进料流量40~160 L/h条件下,该种膜的真空膜蒸馏脱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膜通量影响最为显著且脱盐率略有变化,随浓度升高膜通量逐渐下降但脱盐率上升,流量增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膜通量但对脱盐率没有影响,其中40 g/L的盐溶液在进料流量120 L/h条件下,当进料温度为60 ℃时,膜通量达到18.4 kg/(m2·h)。在各种不同操作条件下产水电导率均小于5 μs/cm,计算脱盐率均超过99.9%,脱盐效果稳定。对真空膜蒸馏脱盐传质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拟合了该膜的传质系数,发现其随温度线性增加,得出温度是影响膜传质系数的决定性因素,也说明了温度对膜通量的决定性影响。进行极差分析,得到温度是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复试验证明该膜在实验过程中保持运行稳定,对于浓度低于80 g/L的盐溶液能有效避免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具有亲水和防污自清洁性能的PVC建筑薄膜,在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PVC薄膜表面涂覆SiO2作为隔离层,然后采用旋涂法将TiO2涂覆于薄膜表面,制备得到PVC/SiO2/TiO2复合膜。利用XRD、FTIR、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其亲水性能,经紫外光照后,复合膜的接触角由42.2°降为10.9°,结果表明TiO2层的涂覆大大地提高了PVC薄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