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了解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以来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突发胸痛、气急80例。14例肺容积被压缩〈30%,其中保守治疗6例,穿刺排气8例,在1周内全部治愈;68例肺压缩〉30%,均经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平均住院时间9d,治愈率97.1%,并发皮下气肿3例。其中有6例复发性气胸经胸膜粘连治疗治愈5例,2例自发性血气胸经手术治疗未再复发。结论根据肺压缩程度分别采用保守、留置针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法,可完全治愈自发性气胸,并发症少。胸膜粘连或手术可有效复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0例次肺容积被压缩30%以下采取保守治疗,均在20天内治愈。肺被压缩30%~90%的患者共58例,35例次经单纯的胸腔穿刺抽气治愈,23例次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死亡2例。结论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但经积极治疗预后佳。合理使用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胸腔,外接持续闭式引流治疗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结果42例患者中,发生气胸时间1~8d,平均4.5d;发生气胸后肺被压缩面积40%~90%,平均68.8%;持续置管闭式引流天数3~14d,平均7.5d。治愈40例,治愈率95.2%,其中25例单纯引流,15例加用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治愈;2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4例发生轻度皮下气肿,无1例发生感染、出血、医源性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杰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20-1221
目的通过对多种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愈。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7年收治200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25例,胸腔闭式引流175例,气胸长期不愈合10例,应用胸腔镜治疗,1例死亡。结论自发性气胸为常见多发病,有多种原因引起,针对不同情况选取不同治疗,胸腔闭式引流目前为首选、可靠、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气胸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344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单纯性气胸58例,肺被压缩20%以下者内科保守卧床疗法平均6.25天治愈。肺被压缩21—30%者68例抽气治疗平均8.3天治愈。肺被压缩31%以上者218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其中张力性气胸肺复张平均9.2天,交通性气胸平均18.2天,液气胸平均14.6天,内科治疗总有效率93.6%,死亡7人。结论自发性气胸应采取综合治疗,单纯性气胸症状轻微可内科保守治疗。肺被压缩30%以上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做胸腔闭式引流术,置管时间不宜超过15天,对交通性气胸、液气胸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30天,如不愈可考虑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徐明霞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195-1195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临床上多数自发性气胸经休息、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等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易复发。常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肺大泡、哮喘等疾病基础上。我院2000年3月~2008年12月,对30例经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欠佳者,予经胸腔置管后低负压持续吸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行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8.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肺复张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与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除闭式引流外其余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采用广州凌捷直型12Fr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韩国产16Ga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果留置引流导管与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差别显著,治疗组32例29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修补胸膜破口,治愈率90.6%;对照组32例15例治愈,治愈率为46.8%,17例改为留置引流导管后13例治愈,4例行手术修补。结论传统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可靠疗法。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疾病,对较轻的闭合性气胸通过胸腔穿刺术就可治愈,对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及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复发性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较多,有传统的外科切开置粗管,因其切口大,易感染,切口疼痛亦不敢深呼吸,影响肺复张,患者往往难以接受。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胸式引流术,又较贵。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治疗气胸3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7以年来开始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治疗气胸5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51例,女9例,年龄16-78岁,平均47岁,其中自发性气胸5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47例,继发性自发性气胸5例),外伤性气胸5例,医源性气胸2例(均为心脏手术后并发纵隔胸膜损伤所致),本组病例均为单侧气胸,肺压缩经X线证实均>40%。  相似文献   

11.
祝斌  汪政文  金柱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11-10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作用。方法对5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5例中有3例需要加用电动负压吸引(60%)。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只能适合单纯闭合性气胸,效果不佳时需加用电动负压吸引。  相似文献   

12.
赖善福  易娇娇  张惠光 《内科》2007,2(1):56-57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引流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经改良后的一次性硅胶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88次置管引流均一次性成功,仅2例张力性气胸需改换大号流管,2例肺未复张转外科治疗,治愈率达97.7%。结论胃管改良成胸腔闭式引流管,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痛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2010年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的11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闭式引流治愈77例,加用负压吸引后治愈25例,共治愈102例。无效8例。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简单、有效、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万涛  陈萌  李万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20-1320
目的探讨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经穿刺置入胸腔,接水封瓶引流,观察气体引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肺完全复张48h后拔管。结果6例自发性气胸经细导管引流均全部复张,肺复张的时间为1~3天,平均40h,只有1例发生局限性皮下气肿。结论细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耐受性好,而且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相对于目前常用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更为简便,引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林国娟  何李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85-1786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静脉导管组),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45例(粗硅胶管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结果静脉导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7%,与粗硅胶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引流法可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明显减少如胸痛、胸膜反应、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刘清琦  付建华  刘丹 《山东医药》2001,41(21):32-32
近年来 ,我科采用双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 1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女 4例 ,年龄 16~ 48岁。气胸位于左侧 10例 ,右侧 6例 ;首次发病 14例 ,第二次发病 2例 ,肺压缩 70 %~ 80 % 13例 ,80 %以上 3例。临床表现均有重度呼吸困难、气管明显偏移 ,其中 9例有不同程度发绀 ,表现为张力性气胸 ;6例曾在内科治疗 ,2例经多次胸穿抽气 ,4例采用输血器穿刺引流 ,无效后转外科行双管闭式引流。方法与结果 :均采用 2 %利多卡因局麻 ,床边 45°半坐位 ,取肋间横切口 1cm。先用血管钳分离胸壁组织至胸腔 ,常规置入…  相似文献   

17.
朱艺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950-951
目的 探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ABLE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治疗组),并与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ABLE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气胸病因及诊治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共32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气胸中,有窒息复苏史1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2例,吸入性肺炎5例,先天性肺发育不良1例,宫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6例。其中3例行胸腔穿刺治疗,17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1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由于胎粪吸入综合征所致,因此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围生期保健,正确复苏,减少窒息发生。张力性气胸应及时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9.
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液气胸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后因护理不到位,常有异常情况发生。我们通过对94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9-01/2002-01在我科住院的98例气胸液气胸病人,男79例,女19例。年龄18~76岁。除4例行抽液抽气保守治疗外。其余均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94例病人中,出现皮下气肿10例;引流管阻塞4例;插管后疼痛10例;胸腔感染3例。经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后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OPD并发气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52例COPD并发气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 52例患者首诊误诊54例.通过内科保守治愈16例,经反复胸穿抽气治愈3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61例,通过外科手术治愈18例,疗效差死亡19例,病危自动出院5例.结论 COPD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