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叙述了松辽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营城组之上的一个新的重要含煤层位。有植物化石30属60种,未发现原始被子植物化石。此含煤层位代表松辽盆地东缘一个重要成煤期,应建立一个新地层单位——大羊草沟组,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2.
鱼卡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区内含煤地层角度不整合于奥陶系上统滩间山群之上。根据野外实剖地质剖面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上统采石岭组、红水沟组。其中大煤沟组分为下含煤段、砂岩段、上含煤段、页岩段;采石岭组分为下部砂岩段、上部砂泥岩段。大煤沟组与以往划分的大煤沟组、石门沟组相当。  相似文献   

3.
张海龙  王敬 《吉林地质》2003,22(4):4-10
羊草沟盆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缘,其地层可与松辽盆地地层对比。羊草沟盆地层序(三级)地层应与松辽盆地Ⅰ~Ⅹ层序(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相对应。羊草沟盆地地层应该划分为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J3h);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大羊草沟组(K1d)和泉头组(K1q);第四系(Q)。主要可采工业煤层产在大羊草沟组。  相似文献   

4.
胡耀东 《吉林地质》2012,31(1):12-16
营城盆地位于松辽盆地东缘,其地层可与松辽盆地地层对比。营城盆地层序(三级)地层应与松辽盆地Ⅰ-VI和IX、X层序(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相对应,营城盆地地层应该划分为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J3h);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泉头组(k1q);第四系(Q)。主要可采工业煤层产在沙河子组。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从西至东分布有格斯煤田、塞什腾煤田、鱼卡煤田、全吉煤田、德令哈煤田以及乌兰煤田,延展长度约800km。各含煤盆地的分布、地层、岩性、含煤性、岩相古地理特征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分析后可将柴北缘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西、中、东三段,中、东段进一步划分为北、中、南三个条带。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小煤沟组、中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东段和西段下侏罗统发育,在中段则局部发育,中、东段的北、南两个条带下侏罗统发育不全,中条带下侏罗统发育较全;中侏罗统全区普遍发育;含煤性总体表现为西段较差,中段较好,南、北条带较差,中条带较好。探讨煤系赋存规律,为寻找隐覆的含煤区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指导柴北缘地区的预测找煤和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汝箕沟煤田含煤地层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的3个岩石地层单位(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用于鄂尔多斯西缘的侏罗系.新的研究表明,像汝箕沟盆地这样一些鄂尔多斯西缘的小型聚煤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是分离的.因此建议将汝箕沟盆地的侏罗系自下而上称作汝箕沟组、木葫芦组和缺台沟组,它们分别由汝箕沟煤系、缺台沟系和木葫芦系沿革而来,且其均属于中侏罗统地层.其中汝箕沟组为含煤地层,木葫芦组和缺台沟组不含煤或前者含煤线.  相似文献   

7.
陈磊 《中国煤炭地质》2011,(12):21-23,38
羊水河地区位于鱼卡盆地的中部,全区大部为新生界覆盖,通过钻探工程揭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含煤地层厚度向西有逐渐变厚的趋势;主要可采煤层M7位于大煤沟组上部,属于厚-特厚煤层,厚煤带分布在鱼卡向斜北翼至Ⅲ线鱼卡背斜南翼,向鱼卡向斜南翼有逐渐变薄的趋势;M5位于石门沟组含煤段底部,属于中-厚煤层,区内厚度变化较大,在中部煤层较薄,向Ⅰ线以西至深部逐渐加厚。通过分析含煤地层的发育规律,恢复中侏罗世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对区内煤炭资源勘查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银厂沟煤矿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_2l),其含厚簿不一的煤层较多,计有16层可采煤。矿区逆掩断层(F_(11))造成煤系地层的大幅度重复,因此该断层上、下盘均为煤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地矿局受地矿部委托,对吉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所与长春地质学院合作完成的《松辽盆地东缘含煤盆地分析及含煤远景》研究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该成果中收集了大量前人地质、物探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编制了一大批图件。其中有一整套反映含煤岩系的岩相古地理图、地层柱状对比图及羊草沟、石碑岭、新立城、刘房子等盆地含煤沉积分析图。对该区主要含煤盆地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阐述了各沉积相的特征及含煤盆地演化过程,提出了区域盆地的构造格架、演化模式,划分了盆地类型、指出了最好的聚煤古地理环境,划分了含煤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10.
北山组是1956年建立的。当时,将石人北山村到红石砬一带不整合在奥陶纪马家沟灰岩之上的砾岩称作红石砬砾岩层,整合沉积在红石砬砾岩层上的煤系地层叫北山含煤层。在大石沟里所见的红石砬砾岩和北山含煤层,在岩性、岩相上有明显区别的一套下部为砾岩的含煤地层,称为冷家沟砾岩和冷家沟含煤层,统归中侏罗统。前者成岩深度比后者略高,不含火山岩砾石及火山喷发的物质成分;后者含上述成分。以后,吉林省105队、102队,多次  相似文献   

11.
上白垩统为松辽盆地南部含铀目标层位,前人大部分研究仅聚焦于铀矿带范围内的姚家组,对南部区域以及整个上白垩统研究程度较低,缺乏系统认识。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南部大量钻孔的岩心、测井资料,结合地质背景,对研究区晚白垩世主要含铀目的层特征(泉头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及地层充填样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沉积地层学及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对研究区的地层结构以及主要含矿段地层结构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研究区晚白垩世时期地层受坳陷盆地结构及架玛吐隆起的影响,区域上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现凹隆相间的格局;地层展布整体呈现西缘超覆东缘抬升剥蚀的特点;根据各个矿区及其外围含矿层位和矿化特点的不同,总结出研究区具有下红上灰式“泥-砂-泥”型、基底接触式“砂-泥”型、两红夹一灰式“泥-砂-泥”型、砂泥岩接触面型4种含铀地层结构。该研究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的地层结构和含矿段地层结构,完善了该地区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可为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房子盆地为松辽盆地东缘~断陷型盆地。盆内充填晚中生代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富含煤、膨润土。大羊草沟组为主要含煤层位;主要可采煤层形成于曲流河体系的岸后沼泽;钠基膨润土系河流搬运至浅水湖泊与沼泽中沉积成因;刘房子盆地的演化,既具区域发展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炼出网结河体系与曲流河体系的聚煤模式;总结了煤和膨润土的赋存规律;并指明进一步勘探、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河道间古土壤和盆地内基准面下降—暴露—上升旋回的转折点;与海相含煤盆地不同,厚煤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发育具有多样性。在古隆起和盆地内部,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煤7);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常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煤5)。总体来看,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找煤方法不论何期的含煤岩系多以现今保留的盆地边缘为目标,作者通过近年对松辽盆地东缘和长春双阳地区的研究认为:新的找煤战略应广泛开展盆地外围第四系覆盖的,根据零星露头误圈入老地层中的残留煤盆地的寻找,同时注意现今盆地边部向盆地内已尖灭的煤系地层,在盆地的更深部可能存在另一个独立的含煤小盆地。  相似文献   

15.
蔚县草沟堡区下花园组的发现及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沟堡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南山腹地,与蔚县煤田同处于Ⅳ级构造单元——蔚县复向斜内,该区广泛分布下花园组之上覆地层九龙山组、张家口组,并表现为向斜构造,基底为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近期在草沟堡区外围李家堡发现了含煤地层中一下侏罗统下花园组露头,推测在草沟堡向斜中部也有下花园组赋存,是有希望的找煤区.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部一些地区的含煤地层以前被认为是白垩系下统的沙海组、阜新组,该观点导致区域地层对比混乱。通过对该区含煤地层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其应属下侏罗统北票组含煤岩系。此结论对进一步明确该地区找煤方向、确定找煤远景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鱼卡煤田东部煤质特征及变质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卡煤田东部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属湖沼、湖滨相沉积,区内构造复杂,断层落差较大,煤岩类型以亮—半亮煤为主,表现为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由浅至深,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8.
民和盆地侏罗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和盆地是一个油、煤、气伴生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侏罗系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侏罗统炭洞沟组(大西沟组)、中侏罗统窑街组、红沟组、上侏罗统享堂组。中侏罗世早、中期气候温暖湿润,形成了以沼泽相煤系地层和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为主的生油建造,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气候较为干燥,形成了以河流相为主的砂砾岩储集建造。根据古生物、岩性、电性、含煤性、构造、古气候等地层划分对比标志,重新确立了盆地的地层系统,建立了盆地中新生界地层标准剖面,为盆地石油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鱼卡煤田为例,对含煤地层中的各种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属"简单易区别"型,即煤岩层的物性差异较大,物性条件较好,不同岩性在伽马-伽马、自然伽马、电阻率等测井曲线上的特征明显,根据曲线的变化幅度、峰值高低等曲线特征,可有效进行煤岩层划分与对比。根据实际测井解释成果,对侏罗系上统红水沟组、采石岭组、侏罗系中-下统大煤沟组的页岩段、上含煤段及下含煤段等标志层段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栗锦刚 《地质论评》1959,19(2):96-99
月门沟系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上古生代含煤地层,其标准发育地区位于太原西山,国内外地质学者前往该地调查研究者颇不乏人。“太原西山的月门沟系自经那琳、李四光、赵亚曾、赫勒等从地层及古生物方面分别予以介绍及研究后,早已成为全世界知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石炭三叠纪沉积之一。同时我国最重要的含煤地层,太原统及山西统两名称的来由,也是以太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