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现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的重要保障,鉴于交通流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的短时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利用CEEMDAN算法对非线性序列具有自适应分解的特性,将交通流时间序列通过CEEMDAN分解为频率不同、复杂度不同的多个时间序列分量;利用PE算法分析各个分量的随机特性,根据时间序列分量的不同随机特性分为高频序列分量、中频序列分量和低频序列分量,根据高频、中频和低频序列分量的随机特性分别建立GWO-BP模型、GWO-LSSVM模型和ARIMA模型进行预测;叠加高频、中频和低频各个分量的预测结果,得到短时交通流最终预测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基于CEEMDAN分解的短时交通流组合预测模型提升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陆琳  张虹 《计算机仿真》2012,29(5):326-328,407
应用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研究城市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针对目前交通流预测方法难以处理城市短时交通流实时变化以及高度非线性特征,导致实际预测精度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利用灰色模型对实际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拟合、预测。得到预测值和预测残差。将预测残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残差的学习、仿真和预测,残差预测值和GM(1,1)模型预测值的和值作为最终预测结果。运用组合模型方法对贵阳喷水池路段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证明了组合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徐先峰  夏振  赵龙龙 《测控技术》2021,40(3):117-122
准确、实时的交通流预测对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道路网络拓扑结构约束和交通流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空时相关特性,交通流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为了同时捕获交通流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提出一种将图卷积网络(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组合模型方法.利用GCU能够灵活处理图结构数据的优点来捕捉各个路段的空间特征,继而发挥GRU在处理时间序列方面的优势挖掘交通流的内在时间规律,空时融合后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利用美国交通研究数据实验室的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CN-GRU组合模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优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GRU模型等基准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交通流预测是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深层次地挖掘交通流序列的时空特征, 提高预测精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DWT)和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 首先, 利用DWT算法将原始交通序列分解为细节分量与近似分量, 降低交通流数据的非平稳性; 其次, 引入距离因子项优化GCN模型中的邻接矩阵, 进一步提取路网的空间特征; 最后, 将DWT分解的各组分量数据分别作为GCN模型的输入进行预测, 并对各组预测结果进行重构, 得到最终预测值. 利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PeMS数据库实测交通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该模型相比于ARIMA、WNN、GCN, 平均绝对误差平均降低57%,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降低59%, 是一种有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型机与应用》2016,(10):46-49
短时交通流的准确高效预测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十分关键,但较强的非线性和噪声干扰使其对模型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且还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讨论了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该模型具有比单棵树更强的泛化能力,参数调节方便,计算高效,且稳定性好。观察交通流数据在较长时间跨度上的变化后,提取出主要特征变量构造输入空间,对模型进行训练后,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约为94%。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森林预测不仅准确率稍好于支持向量机,而且在效率、易用性及未来应用的扩展上都要优于支持向量机。  相似文献   

6.
包银鑫  曹阳  施佺 《计算机应用》2022,42(1):258-264
城市路网交通流预测受到历史交通流和相邻路口交通流的影响,具有复杂的时空关联性.针对传统时空残差模型缺乏对交通流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捕获微小变化而容易忽略长期时间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城市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原始交通流数据转化成交通栅格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对...  相似文献   

7.
代亮  梅洋  钱超  孟芸  汪贵平 《控制与决策》2021,36(12):2937-2945
对大规模路网交通流进行准确预测,能够应用于区域交通协同控制与管理,提高路网运行效率.针对如何高精度地拟合大规模路网交通流时空分布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提出基于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的大规模路网交通流预测算法.根据大规模路网交通流数据特点,为了增加模型对时间相关性和远距离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抽象能力,采用残差U型网络作为生成器来增加网络深度;采用多重判别器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特征来对生成数据进行判别,从而提高判别器的判别能力.所提算法能够解决判别型深度学习模型仅能针对路网整体误差最小化,而忽略各交通流观测点预测误差最小化原则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实交通场景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学习路网交通流数据内部多因素耦合特性,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刘赏  陈浩  陈小玉  贺娇娇 《信息与控制》2023,(3):391-404+416
针对目前交通流预测中未充分考虑到交通流量与密度、交通流量与速度之间的关联性特征信息,以及忽略多尺度时间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交通流预测的双分支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首先,依据交通数据的周期性,将交通数据划分为近期与周期两种时间粒度的数据输入;其次,在每个输入分支中,先通过关联性门控线性单元(AGLU)提取流量与密度、流量与速度之间的关联性特征信息;然后,通过图卷积层和多尺度时间卷积层提取关联性特征中的空间与时间上下文信息,并采用预测卷积层输出近期、周期双分支预测结果;最后,通过门控机制融合预测结果,从而实现交通流量的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交通流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方面整体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交通流速度预测模型使用唯一数据集且模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时间序列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时间序列分别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建模预测,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调整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将预测误差控制在7%以内,且能够对不同输入参数下的短时交通流速度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时间序列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海军  宫晓燕 《信息与控制》2003,32(Z1):644-648
短时交通流预测在交通控制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本文利用模糊时间序列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并且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算法.此算法和以往算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处理历史数据是语言变量的预测问题.最后通过北京紫竹桥的实测数据和其它预测算法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精准短时客流预测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快速、更优质的出行服务.通常短时客流预测的客流量数据规律性较弱、随机误差干扰较强,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能对因变量产生的推迟量、产生随机误差的滞后值及当前值进行预测.为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运算大的问题,在充分挖掘交通大数据的时空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与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相结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KNN算法筛选与预测路段时空相关性高的K个路段,将选取路段的交通流数据作为BLS模型的输入分别进行预测,对选取不同路段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以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最小时对应K值的结果作为最终的预测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PeMs交通数据库实测的交通流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相比于ARIMA、WNN、LSTM、KNN-LSTM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46.56%,运算效率明显提高,是一种有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在智慧交通系统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被广泛地应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中,但由其结构特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从而影响预测精度.鉴于宽度学习系统(BLS)能够解决过拟合的问题,本文将深度学习与宽度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地,为减少噪声对车流量数据的干扰,引入变分模态分解(VMD)进...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量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岩  何鹏 《计算机仿真》2012,(6):140-144
研究网络优化管理问题,网络流量具有趋势性、周期性和非线性,传统预测模型只能反映网络流量变化的片段信息,难以获得高精度的网络流量预测结果。为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结果,提出一种非线性组合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单一模型ARIMA、ARMA、GM(1,1)对网络流量各特征进行预测,然后将三种预测结果输入到支持向量机进行融合,得到网络流量的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相比,改进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网络流量的复杂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后,电能供给量增加,短期电量负荷情况难以预测,无法制定准确的电能分配策略,由此,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短期电量负荷精准预测方法研究。深入分析短期电量负荷预测影响因素(气象、时间、电价与随机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模型输入变量(历史电量负荷数据、温度数据与日类型),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短期电量负荷预测模型,并重复确定相似日的选取规则,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预测模型参数最佳值,将样本集输入至模型中,获得精准的短期电量负荷预测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当输入变量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短期电量负荷预测时延稳定在0.55s左右,短期电量负荷预测误差几乎为0,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应用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因节点失效而造成的业务流性能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Ad hoc网络状态预测算法TAP。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减弱实际业务流的长相关特性,并结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Kalman滤波建立状态预测方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ARMA和FARIMA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TAP算法业务流性能较优,其残差为18.23%。  相似文献   

17.
交通流预测在智能交通领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交通流数据受多种因素影响,平稳性差、随机性强,呈现出高度非线性的特征,使得交通流预测极为困难。针对短时交通流预测准确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模型通过CEEMD信号分解减少噪声对交通流数据预测的影响,采用CNN、LSTM充分挖掘数据的时空特征,使得模型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在真实交通流数据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交通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风浪数据的随机性, 复杂性, 影响因素多, 多为时间序列的特点, 造成了传统预测模型预测难度大, 精确率低, 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海浪预测模型. 该模型对输入进行优化, 可以使用过去和未来的数据信息进行预测, 提高了海浪波高的预测精度. 该模型利用随机森林对输入变量筛选优化, 降低网络复杂度, 然后将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预测模型, 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 和BP, LSTM, BiLSTM模型比较, RF-Bi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拟合程度更好, 在海浪数值的预测预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