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52-154
目的探讨血清PCT联合CRP对重症感染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ICU入住的感染患者68例,按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37例,局部感染组31例。选取同期入住ICU未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入住ICU时,抽取外周静脉血20m L,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C反应(CRP)。PCT≥0.5ng/L定义为阳性,CRP≥10mg/L定义为阳性。结果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PCT和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CRP阳性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敏感性为81.96%,特异性75.16%;CRP敏感性为60.54%,特异性49.25%;联合应用PCT和CRP检测,敏感性为87.25%,特异性81.56%。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检测,有助于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效果优于单一PCT或CRP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5例HFR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CRP、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检测,比较两组CRP、BUN、Cr、β_2-M水平,研究组不同分型CRP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研究组不同病期CRP检出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在发热、多尿、少尿与低血压期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CRP、BUN、β_2-M水平在低血压期显著高于其他病期(P<0.05);研究组危重型患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型(P<0.05),随病情加重,CRP水平逐级上升;研究组在低血压期、少尿期与发热期CRP检出阳性率较多尿期、恢复期显著高(P<0.05)。结论 HFRS患者采取CRP测定可有效反映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恢复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清β-HCG、hsCRP及CRP检测对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以及同期40例正常足月产妇(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结合10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情况将其分为2组,其中宫内感染组45例,非宫内感染组5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β-HCG、hsCRP及CRP检测,研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β-HCG、hsCRP及CRP检测结果。结果 10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β-HCG、hsCRP及CRP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宫内感染组患者血清β-HCG、hs CRP及CRP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患者实施血清β-HCG、hs RP及CRP检测具有较显著的诊断意义,可为临床医师诊断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病情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合并感染者28例,非感染者18例,同时选取同期非酮症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收集患者尿液检测尿酮体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CRP水平。结果 DKA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KA非感染组相比,DKA感染组IL-6、TNF-α、CRP水平也有明显升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合并感染患者空腹血糖与IL-6、TNF-α、CRP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534、0.652、0.493,均P<0.01),而DKA合并感染患者CRP与IL-6、TNF-α亦成正相关(r分别为0.678、0.624,均P<0.01)。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CT与CRP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感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45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人员血清的PCT和CRP,比对分析其结果。结果 PCT和CRP与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源和疾病程度不同时,PCT与CRP水平则不同。PCT相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组PCT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CRP相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CT和CRP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检测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以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RP联合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2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以上各组的CRP及WBC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的WBC、CRP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与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与CRP可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患者肾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SLE患者MIF水平,同时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健康体检者(15名)为对照,比较分析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异常组、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间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SLE肾功能异常组MIF、尿m-Alb及SCr水平显著高于SLE肾功能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SLE各组CRP水平无差异,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LE活动组MIF和CRP水平均高于SLE非活动组。SLE肾功能正常组内MIF与CRP呈正相关,SLE肾功能异常组内MIF与CRP、m-Alb、β2-MG均呈正相关;m-Alb与β2-MG呈正相关,BUN与SCr呈正相关。结论 MIF水平变化与患者血清CRP及肾功能恶化程度一致,其参与SLE患者肾损害过程,MIF的监测对判断SLE肾损害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8,(1):49-5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单核细胞(Mon)计数的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1月住院的感染性疾病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采用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PCT检测,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进行CRP检测,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WBC及Mon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CRP、WBC及Mon水平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但不及细菌感染组升高明显;病毒感染组PCT、WBC及Mon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WBC及Mon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科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可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SAP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H2受体阻滞剂和胰酶抑制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解痉止痛、营养支持、补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 L,iv gtt,qd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两组患者腹痛消失、腹胀缓解、血清淀粉酶(AMS)恢复及平均住院时间,检测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腹胀缓解、AMS恢复及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d后两组CRP、IL-6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NF-α显著下降(P<0.05),IL-10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IL-10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变均更为显著(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SAP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可通过改善炎性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首都医药》2008,15(22):27-28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治疗前和感染控制后检测CRP水平,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敏感性高于体温、白细胞计数、分类、血沉(P<0.05)。结论CRP可做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指导治疗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脓毒血症中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血症104例,局部感染116例,并随即抽取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值与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及病情转归有相关性,血清PCT与CRP联合测定,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为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治疗与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活动期患者30例(活动组)、非活动期患者30例(非活动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名(对照组),均给予研究对象实施免疫学联合检测,分析评价检测结果。结果 SLE活动组的Ig M、Ig A、Ig G、C3和C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 <0.05),非活动组Ig M、Ig A、Ig 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但C3和C4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 0.05),SLE组的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通过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准确诊断病情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指导临床诊治,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因子中胎盘生长因子(P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PIGF、bFGF、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常规检测血沉、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和补体C3等。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结果 SLE组PIGF、bFGF、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PIGF、bFGF、VEGF及缓解期组PIGF、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PIGF、bFGF、VEGF水平与缓解期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LE组的PIGF与VEGF、bFGF和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IGF、VEGF水平与血沉、SLEDAI评分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IGF、bFGF、VEGF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4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清CRP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TC、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他汀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5.47±9.83)mg/L,(20.31±7.15)mg/L,P<0.05],LVEF较对照组明显上升[(45.70±7.01)%,(38.34±5.31)%,P<0.05];血清CR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5,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改善CHF患者的预后;血清CRP水平可作为治疗CHF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感染患者10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PCT、hs CRP及WBC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PCT、hs CRP及WBC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PCT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P0.05),而53例血培养阳性的患者,PCT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PCT诊断危重症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hs CRP、WBC(P0.05)。PCT水平在三组患者中随着感染程度加重呈现出递增趋势(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作为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T联合hs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的临床观察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新生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患儿均进行PCT和hs CRP的测定;同时选取56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的PCT和hs 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P<0.01),hs 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PCT和hs CRP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联合hs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测可为新生儿败血症检测与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章甘竹仔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71-1973
目的:探究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肛周切开挂线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原素(PCT)表达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感染患者11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肛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后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CRP水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肛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缓解了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杨颜茹  郭强  刘曦  汪占华  祁瑞芳 《中国医药》2011,6(9):1094-1095
目的 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和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特点,探讨对疾病活动和感染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情活动未合并感染者(未感染组28例)和合并感染者(感染组18例及同期门诊SLE稳定期患者对照组30例)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同时分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24h尿蛋白定量、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自身抗体等的变化.结果 SLE合并感染组患者的CRP与PCT均明显高于SLE未合并感染组及对照组[(52±15)mg/L比(17±6)、(7±2)mg/L;(1.80±1.16)μg/L比(0.26±0.24)、(0.11±0.08)μg/L,均P<0.01].SLE合并感染组IgG、IgA、IgM、C3、C4补体、24 h尿蛋白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与SLE未合并感染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RP、PCT在SLE合并感染时明显升高.在SLE活动时CRP大多正常或略高,但少数患者,尤其合并浆膜炎者的CRP水平可较高.CRP、PCT对于鉴别SLE活动与合并感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曾旺  路明 《安徽医药》2019,23(11):2245-2247
目的探讨 α1?酸性糖蛋白( AAG)检测在儿童川崎病( 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4年 8月至 2017年 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川崎病病人为 KD组( n=51),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同期年龄相仿的正常体检儿童及住院的感染性疾病病人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 n=50)及感染组( n=50)。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的血清 AAG、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和前白蛋白( PA)浓度。结果 ① KD组血清 AAG、hs?CRP浓度分别为( 239.43±61.57)mg/dL和( 92.22±59.25)mg/ L,与健康对照组[(83.35±17.00)mg/dL,1.86±0.84 mg/L]及感染组[(155.56±42.31)mg/dL,15.65±11.65 mg/L]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KD组血清 PA浓度( 0.11±0.05)g/L较对照组( 0.18±0.04)g/L及感染组( 0.15±0.04)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②感染组血清 hs?CRP、AAG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血清 PA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AG与 hs?CRP、PA一样与川崎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一定程度上协助川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