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外来器械清洗质量,以便加强质量管理。方法采用隐血试验和蛋白清洗棒检测方法,对某医院租赁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作出评价。结果本次共检测外来手术器械120件,检出残留蛋白污染率为42.50%,隐血试验阳性率为47.50%,ATP荧光法检测RLU超标率为62.50%。共检测该医院消毒供应室处理的手术器械105件,残留蛋白污染率14.29%,隐血试验未检出阳性,ATP荧光法检测全部合格。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差,必须加强外来器械的监督监测与管理,杜绝引入不合格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清洗方法对泌尿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两组清洗方法清洗泌尿手术器械效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目测法检测实验组泌尿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泌尿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67.5%。隐血试验法检测,实验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1.67%,对照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10.0%。结论手工刷洗后,用全自动超声清洗机清洗泌尿科手术器械可取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模式,确保手术器械质量安全。方法规范外来器械进入程序,全方位实施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登记和检查验收制度。结果通过贯彻实施本医院制定的管理规程,实现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专职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率均为100%。骨科手术感染率为0.48%。结论经过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使得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供应室标准操作程序(SOP)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328件骨科手术外来器械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件,对照组手术器械在供应室给予常规清洗消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OP管理,比较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在影响手术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因素中,主要为清洗流程不够具体化、清洗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分别占比65.88%、27.06%;干预后观察组手术器械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应用SOP管理在骨科手术外来器械清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方法应用隐血试验试纸法对3种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结果3组器械清洗质量阳性不合格率分别为酶洗组(实验组1)2.5%,酸化水洗组(实验组2)11.5%,肥皂水洗组(对照组)45.5%。结论安必洁多酶浸泡清洗手术器械是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措施;隐血试验试纸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简便,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有效控制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乡镇医院清洗待灭菌的手术器械65件(签约前),进行隐血试验;随机抽取在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待灭菌手术器械60件(签约后),进行隐血试验。[结果]签约前后手术器械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2.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纳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可保证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从而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效控制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乡镇医院清洗待灭菌的手术器械65件(签约前),进行隐血试验;随机抽取在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待灭菌手术器械60件(签约后),进行隐血试验。[结果]签约前后手术器械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2.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纳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可保证乡镇医院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从而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体化管理对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12 1836件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28 5905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将自行清洗的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直接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按清单核对器械数量、名称,查看器械的质量、清洁程度,并登记在专用登记本上,由器械公司业务员包装后灭菌.观察组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与护士进行交接,纳入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管理,从接收、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及监测、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持续记录与质量控制.观察实施一体化管理前后器械处理不合格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外来骨科手术器械不合格率从7.1%下降到2.6%,灭菌的植入性器械100%落实生物监测.结论 重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质量安全,将其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有效控制外来骨科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外来器械160例,分成机械清洗组和手工清洗组各80例,在规范清洗的前后进行隐血试验.结果 机械清洗组的清洗前阳性率为87.5%,清洗后阳性率为2.5%;手工清洗组的清洗前阳性率为87.5%,清洗后阳性率为12.5%;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清洗方法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当前外来骨科器械的清洗质量差,医院必须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通过规范流程及加强监测跟踪来保证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管理方法,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中,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监测,比较标准化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灭菌效果。结果标准化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目测法的4.89%下降到1.09%,蛋白残留监测法由12%降低到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为0.006%,与普通手术器械湿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过程生物监测及灭菌器械细菌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器械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器械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种清洗方法对内镜热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方法通过放大镜下目测法、白纱布检测法、吹气检测法、潜血试验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三组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内镜热活检钳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放大镜下目测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63.8%9、6.3%、98.8%。白纱布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56.3%、95.0%、98.8%。吹气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6.3%、96.3%、98.8%。潜血试验法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70.0%、100%1、00%。细菌检验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0.0%、70.0%、96.7%。结论通过5种检测方法检测一致证明,C组方法即以多酶洗剂+超声波清洗+消毒液浸泡法清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运用六西格玛五步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关键点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通过贯彻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使台州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整改前的29.0%提高到89.0%。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运用于医务人员卫生质量管理中,可明显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在完善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的流程中的作用。 方法 成立FMEA小组,运用FMEA对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可能的失效原因,针对性进行改进。通过目测和试纸法残留血检测对清洗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器械清洗流程改进后器械目测洁净率为100%,试纸法残留血阳性率由改进前的11.3%下降到改进后的3.33%(χ2=5.00,P<0.05)。 结论 FMEA用于管腔类金属器械的清洗流程中,能前瞻性地分析和发现清洗过程中影响清洗质量的环节,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研究医疗器械清洗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试纸法隐血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现场检测。结果用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合格率为91.60%;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9.47%;用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44%。检测表明,用多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对带有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为89.47%;用含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用酶洗剂加超声波清洗污染医疗器械效果较好;用过氧化氢浸泡加清洗机清洗对带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方法对超声刀清洗效果。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3种清洗方法清洗后超声刀进行了评价。结果目测法与隐血试验法检测清洗后超声刀洁净质量以C组方法清洗质量合格率最高,均达到98.68%。使用后带血的超声刀单独用多酶洗剂浸泡或过氧化氢浸泡都不足以达到彻底清洗干净。结论使用后的超声刀经过预清洗,用浓度为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5 m in,再用碱性复合酶稀释液浸泡5 m in,进行手工清洗可以获得满意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床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4组清洗方法清洗宫腔吸引管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以A组清洗方法效果最差,清洗效果合格率波动在36%~60%;B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合格率为50%~90%。C组和D组清洗方法的效果接近,明显好于A组和B组,合格率达到90%~100%。结论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用刷洗+超声波酶洗剂清洗法清洗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Beckman Coulter L H750检测系统的性能。方法根据CLSI EP9确定分析仪的真实度,根据CLSI EP5确定分析仪的精密度,通过六西格玛度量方法计算血细胞分析仪各项目的性能并进行评估。结果 L H750白细胞计数(WBC )的六西格玛水平在5.5~11.1,红细胞计数(RBC)在5.5~9.4,血红蛋白含量(Hb)在6.0~14.6,血小板计数(PLT )在4.1~10.0,红细胞压积(HCT)的六西格玛值低于了3.0。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系统基本满足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要求, HCT这个项目还需要进行质量改进。六西格玛质量理论可以反映检测过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对软式内镜消毒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124个软式内镜和2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取常规方式消毒处理的软式内镜设为对照组( n=62);将2019年2月—2020年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作并探讨环形清洗架在髓腔扩大器清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一种环形清洗架用于髓腔扩大器的清洗装载。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珠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80件骨科手术使用后的髓腔扩大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件。实验组清洗过程包括流动水冲洗、环形清洗架装载、超声清洗15 min、蒸汽清洗机清洗、减压沸腾清洗机机械清洗;对照组清洗过程包括流动水冲洗、超声清洗15 min、蒸汽清洗机清洗、减压沸腾清洗机机械清洗。采用目测法、潜血试验和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两组的清洗质量,并比较两组预处理平均耗时。结果 实验组目测法、潜血试验和残留蛋白检测法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7.5%、97.5%、90.0%,对照组为80.0%、72.5%、6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处理平均耗时为19.75 min,对照组为51.50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环形清洗架能固定髓腔扩大器,最大限度暴露其管腔夹层缝隙,缩短预处理的时间,显著提升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人流吸管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后的人流吸管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多酶浸泡 人工刷洗和多酶浸泡 人工刷洗 超声清洗,采用隐血试验方法比较两组清洗效果。结果 隐血试验检测,清洗后人流吸管质量以多酶浸泡 人工刷洗 超声清洗合格率高,阳性率为0.25%。使用后的人流吸管用多酶浸泡 人工刷洗,不足以彻底清洗干净。结论 使用后的人流吸管用多酶浸泡 人工刷洗 超声清洗可以获得满意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