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TTM)构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普及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以TTM构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入组前及随访结束后行为改变阶段评估情况,2组入组前、出院时及随访期间的第1、3、6个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中文版(EHFSc B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 HFe)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时行为阶段均分较入组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时EHFSc BS及Li HFe量表评分低于入组前,自出院1个月起EHFSc BS及Li HFe量表评分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同一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TTM构建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CHF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认知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随访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健康行为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及12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201例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包括知识指导、康复训练、随访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进行不定期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增强COPD患者肺康复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T℃M为依据,对40例COPD出院患者进行4个月的护理干预.出院前3d及干预后4个月,采用COPD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问卷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COPD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TCM为COPD出院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2个月时,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和总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总分较出院时显著下降(P0.05),2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亲情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40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维度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TURP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术后遵医行为,降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66-1168
观察和评估协同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99.02±13.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0±10.32)分(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后3个月,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育模式在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出院后予以互动式教育进行干预。在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HAMD-17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30例COPD稳定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期间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提升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血液透析知识、透析态度、自我护理技能、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按照住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追踪随访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1、3个月到专科门诊随访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话随访、短信提示等方式进行追踪教育和健康指导;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3个月后采用COPD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圣乔治呼吸问卷(SGQR)评测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CSES中负面影响、情绪激发、体力消耗、天气/环境、行为危险因素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对照组体力消耗评分明显高于出院前(P 0. 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对照组自护责任感和总分明显高于出院前(P 0. 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GQR中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出院前和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结论:追踪随访教育可以提高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5E康复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VE1%)、峰值流速(PEF)、肺活量(FVC)、健康行为测定量表(HPL)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总分及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5E康复模式应用于COPD缓解期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利于其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背景下延续护理在骨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患者216例,根据所在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养结合背景下延续护理模式,包括医院护理部分、医养互换部分及出院后延续护理部分,为期6个月,评价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时间效应和分组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1),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医养结合背景下延续护理能够利用三级综合医院、家庭及社区的优势,明显提升骨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丰富延续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的PaO2、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在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与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方法成立COPD延续护理小组,制订康复方案并按康复方案实施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的12项一般健康问卷,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的ESCA、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呼吸内科2014 年1月~2015 年 1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授权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授权简化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授权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授权能力、自我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授权能力、自我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医生-护士-患者合作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授权教育可提高COPD患者的授权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出院后采用CCM进行干预。出院1个月、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评估表(SAQ)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ESCA及SA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ESCA及SAQ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