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有效地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对瓦斯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至关重要。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瓦斯爆炸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其次,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以20起典型瓦斯爆炸事故案例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瓦斯爆炸事故影响因素的组态与路径。结果显示: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组织制度、安全管理和安全规范三者的变化组合分别在不同组态路径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瓦斯爆炸事故的形成存在6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外因主导型、内因主导型以及内外联动型3种类型,3种组态类型遵循“殊途同归”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2001—2016年间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煤矿事故直接致因及间接致因,选取群体压力、管理者态度、设备设施、复杂环境、组织管理等5个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明晰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系数,计算各潜在变量间的直接效应值、间接效应值及总效应值,甄别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作用效应值最大的影响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共同耦合作用下,设备设施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群体压力是首要外因。因此,煤矿企业亟待强化员工抗压能力,减少甚至遏制客观因素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小平  金珠 《煤炭学报》2009,34(5):678-682
详细分析了煤矿安全人因事故中的主导因素,应用蚁群聚类算法从职工素质、组织管理、心理及生理因素和工作环境4个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对煤矿生产中影响较大的人因事故主导因素分类模式,仿真实验表明,管理因素是煤矿人因事故中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矿环境复杂,近年来煤矿事故率以及死亡人数虽然逐年降低,但每年仍会有较多重大事故发生,2016年发生煤矿事故249起。据统计在导致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事故所占比率高达97.67%,因此研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对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然后通过总结CNKI统计出的2136篇国内文献以及诸多国外文献,从个体因素、工作因素、组织因素、管理因素四个层面整理出29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筛选2000年以后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总结不安全行为的具体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从人因视角探索煤矿机电事故致因内在联系,提出一种融合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和复杂网络的机电事故致因分析方法。首先运用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识别事故致因和致因链,构建出事故致因网络;其次将各指标标准化后识别关键致因,并引入致灾率和脆弱度识别关键致因链;最后构建出不安全行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煤矿机电事故致因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事故致因间连锁效应明显;事故关键致因为组织安全监督不充分和机电管理混乱,关键致因链为安全教育不足导致的个体安全意识差,组织因素是矿工不安全行为演化路径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探讨了造成煤矿事故的人因风险因素,认为人因风险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潜在性、环境驱使性和可恢复性4个特点,分别从心理、生理、素质、环境、文化、管理6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人因风险因素的产生原因,以期为科学研究煤矿人因事故形成机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构型,通过搜集众多案例,筛选出事故原因明确的19起典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了各类事故的发生频数和平均死亡人数。采用24Model分析模型,从不安全物态、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行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5个内部因素及组织外部因素共6个层面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进行事故组态分析。研究表明:利用24Model和CSQCA分析结果能够有效地探究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的致因因素组态构型;各致因因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5种典型的路径,不同路径触发矿山安全事故的覆盖率也不尽相同。研究初步剖析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机制,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不仅可减少甚至消除矿山生产事故,而且还能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祁丽霞  杨雪 《煤矿安全》2012,43(3):190-192
现有的生产系统事故致因机理一般涉及人、机械、环境、管理4种因素,但这4种因素对事故影响作用在不同的事故致因机理中却有不同的阐述。针对煤矿这一特定而复杂的生产系统,研究了4大因素对其安全性的影响机理。人机环是煤矿组成生产系统的必要因素,而管理则是生产系统的控制因素。基于此理念,建立了生产系统事故致因模型。采用逻辑运算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模型能比较好的揭示复杂生产系统的事故发生机理。根据此模型,提出了生产系统的事故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大量煤矿典型事故,探求发生煤矿事故的内在原因,认为安全管理的缺失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内在原因,从而提出了影响煤矿安全的7大子系统,并分析了7大子系统的复杂层级关系,构建了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6,(7):254-256
为有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研究和探讨复杂环境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预警机制迫在眉睫。通过对部分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获取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提取适当子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明晰了员工个人、作业环境、企业组织管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路径系数。结果表明:复杂的环境因素对煤矿员工安全行为能力影响最大,主要包括瓦斯浓度,矿井温度、湿度,噪声分贝,水质指标,粉尘浓度等。据此,应用AT89C51主控制器对温湿度传感器、噪声检测仪器等输出的相应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和逻辑判断,并控制LCD和蜂鸣器进行动态显示及报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因风险预警是控制煤矿企业人因风险的前提和关键。选取我国河南省裴沟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煤矿企业的人因风险指数为25.81,其中在个人因素控制和安全管理流程控制两个方面存在问题最为严重。人因事故致因分析表明,未遂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为个人因素,已发事故的致因涉及安全管理流程、个人因素、团队因素、组织因素和事故案例警示作用等多个方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点煤矿的人因风险指数(R)与实际人因风险水平(RL)进行关系拟合,得到关系曲线,利用该关系模型能够识别与判定煤矿企业人因风险预防与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地质条件的多变性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加强安全监管,有效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落实安全监管奖惩制度,才能发挥好安全管理作用,调动积极性,当好安全卫士。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事故调查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安全行为能力的不足则是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根源因素,对煤矿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预防人因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将煤矿企业职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力的概念,对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能力进行了定义,并提出煤矿企业人因事故模型;通过分析职工安全行为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煤矿企业职工安全行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煤矿企业有效评价人的安全性,预防人因事故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技术发展、地质条件、管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其中,透水事故是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类事故。因此,针对煤矿透水事故进行分析以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透水事故发生规律,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现场的一些实际情况,对透水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鱼刺图分析法"为基础,绘制了贴近实际的煤矿透水事故鱼刺图。通过对鱼刺图中的各个因素的分析,从人、物、环境、安全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煤矿透水事故的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小对井下作业的影响,维护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秩序。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煤矿的事故特点,建立了煤矿生产系统人因事故形成逻辑关系图和煤矿人因事故发生原因的FTA逻辑模型图,阐述了煤矿人因事故的形成机理;阐明了管理与人为触发因素是煤矿人因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提出了煤矿人因事故的基础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2010—2014年5年时间138起煤矿事故的基础上,对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一个更适合煤矿行业的改进的HFACS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造成煤矿事故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各自的关联度,确定了煤矿事故致因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因素排序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不力、安全教育培训欠缺等,并得出在造成煤矿事故的人因中,企业管理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矿山人因事故的构成要素及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矿山井下复杂的环境中 ,人因事故已成了矿山事故的主流。文章讨论了人因事故的概念、形成及主要构成因素 ,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FTA原理 ,建立了矿山人因事故发生的逻辑模型。为便于矿山对人因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对矿山人因事故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8.
在矿山井下复杂的环境中,人因事故已成为矿山事故的主流。文章讨论了人因事故的概念、形成及主要构成因素,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FTA原理,建立了矿山人因事故发生的逻辑模型。为便于矿山对人因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矿山人因事故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因是煤矿事故的主要致因,辨识和控制人因风险要素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关键。研究提出了人因风险因素辨识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开展深度现场调研从安全管理流程、人员结构、事故案例3个层面甄别人因风险因素,构建了人因风险因素数据库,进行了人因风险评价。对样本煤矿进行风险评价的结论显示,员工个体风险因素的控制应是煤矿人因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频发现象,综合分析得到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5个一级指标下13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计算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分级。结果表明: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重要的为自身因素、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设备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则较小,为企业预防事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