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鳞片石墨和Mg粉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添加Mg粉的Al2O3-C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埋炭处理后(600~1 400℃)Mg粉对不烧Al2O3-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Mg活性高,Mg在600℃即可与O2、CO或CO2反应生成MgO陶瓷相,保护树脂碳不被氧化,且原位形成的MgO陶瓷相形成了紧密结合,产生强化作用,使不烧Al2O3-C材料的中低温强度提高;在1 000~1400℃,MgO和Al2O3生成MgAl2O4,且MgAl2O4的晶粒尺寸和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对材料有增强作用;但1 400℃烧后试样的强度明显下降,这是由于生成MgAl2O4  相似文献   

2.
望伊涛  刘国威  徐威  张普杰 《耐火材料》2022,(3):235-240+246
以三级矾土(5~0.088、≤0.088 mm)、特级矾土(1~0.088、≤0.088 mm)、碳化硅(≤0.074 mm)为主要原料,以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加入适量的α-Al2O3微粉、SiO2微粉和减水剂制备了Al2O3-SiO2浇注料。对经1 400℃空气气氛保温24 h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SiC加入量(w)分别为3%、6%、8%、10%时SiC的惰性氧化对试样线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SiC惰性氧化产物SiO2可以填充气孔,降低显气孔率,但SiO2生成后并不会立即与Al2O3发生反应形成莫来石;2)二次莫来石化是试样线变化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过量SiC抑制了自身的惰性氧化,氧化产物SiO2相对减少,不利于试样的烧结以及二次莫来石化的持续进行;3)全组分试样中SiC加入量(w)为6%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分析纯化学试剂MgO、CaO、SiO2、Y2O3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添加Y2O3对CaO-MgO-SiO2体系中钙镁橄榄石(CMS)的生成和转化的影响,以及转化生成物Ca4Y6O(SiO4)6的耐火度。结果表明:1)Y2O3的添加不仅能够显著减少CaO-MgO-SiO2体系中低熔点相CMS的生成量,而且能够从CMS中捕获CaO和SiO2使CMS转化为高熔点相Ca4Y6O(SiO4)6、MgO和Y2Si2O7,有利于提高镁质材料的高温性能。2)Ca4Y6O(...  相似文献   

4.
以光敏丙烯酸树脂与分散剂SP-710为液相,以d50=2.38μm的Al2O3粉和添加剂TiO2粉为固相,制备了固含量为78%(w)的Al2O3陶瓷浆料。采用数字光固化成型技术(DLP)打印Al2O3陶瓷素坯,经1 450、1 500、1 550、1 600℃保温4 h烧后,分析TiO2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5%)对Al2O3陶瓷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可促进Al2O3陶瓷的烧结,显著提高致密性,降低烧结温度,并确定TiO2最优掺量为3%(w),烧结温度最优为1 600℃,此时试样在x轴、y轴、z轴的收缩率分别为15.7%、15.8%与23.8%,显气孔率为2.41%,体积密度为3.74 g·cm-3,...  相似文献   

5.
首先将质量分数为5%的ZrO2溶胶、7%的Al2O3溶胶、3%的SiO2溶胶作为浸渍试剂对核桃壳粉(WSP)浸渍处理。然后以α-Al2O3微粉为主原料,以处理后的WSP为造孔剂,制备了Al2O3多孔材料。研究了溶胶浸渍处理后WSP对多孔材料孔结构、热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2O3多孔材料的孔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WSP的形变,这是优化陶瓷孔结构的重要因素。通过使用质量分数为3%的SiO2溶胶浸渍处理的WSP,可以获得低热导率(200℃,0.297 W·m-1·K-1)和高耐压强度(43.5 MPa)的Al2O3多孔材料,并在孔中发现了莫来石的交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刚玉-Ti2O3共存物相是通过调整低钛铁的冶炼工艺得到的一种冶金副产品,其中Al2O3和Ti2O3两相独立存在,可以作为耐火材料原料使用。通过热重–差热结合热力学分析得知原料中的Ti2O3在700℃左右开始氧化反应,Al2O3和TiO2在1 263℃左右开始反应,将原料在不同温度空气气氛下保温3 h烧成,由XRD结合SEM结果可知在800℃左右Ti2O3完成氧化反应,在1 300℃受钛酸铝分解反应的影响,只有部分TiO2和Al2O3在刚玉交界处反应生成片状Al2Ti O5。随着烧成温度升高至1 400℃和1 500℃,Al2O3和TiO2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烧失法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的气孔率和隔热性能,以SiO2微粉和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分别以固含量为3%(w)的SiO2溶胶、固含量为5%(w)的ZrO2溶胶、固含量为7%(w)的Al2O3溶胶浸渍的核桃壳粉为造孔剂,以PVA为结合剂,经球磨混合、压制成型、自然干燥、1 500℃保温3 h热处理制成多孔莫来石材料,检测了材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热导率,并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与以未浸渍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相比,以SiO2溶胶、ZrO2溶胶或Al2O3溶胶浸渍的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来石材料的烧后线收缩率显著减小,显气孔率显著增大,热导率显著减小;常温耐压强度虽然显著减小,但均超过30 MPa。2)比较发现,以SiO2溶胶浸渍核桃壳粉为造孔剂制备的多孔莫...  相似文献   

8.
采用3种不同添加方式制备La2O3改性的Al2O3材料La-Al2O3。La-Al2O3分别经500 ℃、1 000 ℃和1 200 ℃焙烧,采用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高温处理的La-Al2O3进行比表面积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La2O3的添加能有效抑制Al2O3在高温条件下向热力学稳定态α-Al2O3转变,同时提高高温处理后La-Al2O3比表面积,使Al2O3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在3种La2O3添加方式中,La(NO3)3浸渍法效果最为显著,制得的La-Al2O3(N)材料经1 200 ℃焙烧4 h的比表面积为30 m2·g-1,是未经改性的Al2O3样品经同等温度焙烧比表面积的2.2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烧结法制备MgO-Al2O3-SiO2(MAS)微晶玻璃,研究不同Al2O3/SiO2质量比对MAS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基础玻璃与微晶玻璃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微晶玻璃的密度、力学性能、耐蚀性、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l2O3/SiO2质量比从0.52增大至0.64,基础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析晶峰值温度Tp减小,促使样品析出α-堇青石晶相;样品密度在2.52~2.60 g/cm3波动,介电常数εr由1.73增加到4.51,热膨胀系数由4.46×10-6-1降低到2.38×10-6-1,介电损耗tan...  相似文献   

10.
坩埚耐火材料对钛合金熔炼的质量非常重要,为开发高性能新型坩埚材料,以工业Y2O3和Al2O3–MgO–CaO系粉末(AMC)为原料,制备出Y2O3–Al2O3–MgO–CaO系复合耐火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1 500℃、1 600℃)和AMC含量(0、25%、50%、75%和100%,质量分数)对所制备耐火材料的物相组成、烧结性能(线收缩率、体积收缩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Y2O3和AMC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均有所提高;提高烧结温度,其性能更佳;且随着AMC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线收缩率、体积收缩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随之增大,显气孔率降低;当AMC的质量含量为75%时,1 500℃烧结3 h制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显气孔率为4.37%,常温耐压强度为274.99 MPa,3次水冷热震后残余强度为16...  相似文献   

11.
以预处理后的河南巩义煤矸石及高铝矾土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制备莫来石陶瓷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莫来石生成量逐渐增加,1500℃时二次莫来石大量生成,莫来石化程度增大;改变高铝矾土的用量,随着高铝矾土掺量的降低,合成的莫来石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配合料中Al2O3与SiO2等摩尔比时,刚玉相的衍射峰强度有所降低,莫来石化的程度最大,说明掺入适量的高铝矾土可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保证承烧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匣钵用β-SiAlON-SiC材料抗碱性的前提下,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Al粉、α-Al2O3微粉等为原料,采用高温氮化法制备β-SiAlON-SiC材料,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对β-SiAlON-SiC材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物相组成、抗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β-SiAlON-SiC材料中添加SiO2微粉可以降低其显气孔率,显著提高其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2)添加SiO2微粉不会影响Si粉和Al粉的氮化效果,但会影响Al2O3在Si3N4中的固溶度和β-SiAlON的生成量;3)SiO2微粉的最优添加量为1%(w),所得试样的抗碱性明显优于未添加SiO2微粉试样的。  相似文献   

13.
林聪毅  陶宏磊  李蔚 《硅酸盐通报》2023,(10):3764-3768
作为重要微波介质材料之一,Al2O3陶瓷介电性能优良,在微波电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较高,制备工序需消耗大量能源。低成本降低烧结温度对Al2O3陶瓷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MnO2-CuO-TiO2掺杂实现了Al2O3陶瓷的低温烧结,并对其烧结行为和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O2、CuO、T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0.5%、0.8%时,复合掺杂可以大幅降低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所获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在烧结温度为1 250℃时,Al2O3陶瓷的密度可达3.92 g/cm3,介电常数εr=10.02,品质因子与谐振频率的乘积Q×f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铝硼硅酸盐玻璃。通过改变玻璃组成中Al2O3/SiO2比,研究了玻璃组成对玻璃性能的影响。通过光电子能谱(XP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了玻璃的结构。结果显示,在Al离子多的玻璃中,Al离子主要形成[AlO4]结构和少量五配位[AlO5]、六配位铝[AlO6]结构,Si离子主要形成Q4结构;在Si离子多的玻璃中,Al离子主要形成[AlO4]结构,Si离子主要形成Q4和Q3结构。随着Al2O3/SiO2比的增大,玻璃中桥氧(BO)数减少,形成[BO4]和[BO3]构成的硼氧环结构。这些玻璃结构的变化导致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玻璃转变温度和玻璃软化温度随着Al2O3/SiO2比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镁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电熔镁砂在低密度高强钢精炼用CaO–Al2O3–SiO2系熔渣中的溶解是影响炉衬使用寿命及钢质量的重要因素。本工作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观测系统研究了1 600℃下镁砂在该熔渣中的溶解行为,探究了镁砂颗粒的形状、质量及熔渣CaO和SiO2质量分数比(即C/S)对其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砂主要形状对其溶解速率影响较小;溶解速率随质量增大呈近线性下降,随C/S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加;镁砂颗粒的溶解曲线受质量影响更大,其溶解模型n值分别对应1/2、2/3、3/5,这为深入理解镁质耐火材料的渣蚀行为和提质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微晶玻璃是制造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重要材料。本文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了CaO-B2O3-SiO2(CBS)微晶玻璃,重点研究了m(CaO)/m(SiO2)质量比、B2O3含量对CBS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微晶玻璃的主要晶相有Ca3Si3O9、Ca2B2O5、CaB2O4、SiO2和Ca2SiO4。随着m(CaO)/m(SiO2)质量比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先降低后增加;硅灰石相的增多使介电损耗从2.87×10-3降到1.36×10-3,介电损耗随着SiO2、Ca2B...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高水热稳定的负载Ni催化剂,延长催化剂在含水液相体系中的使用寿命,以不同温度焙烧的SiO2-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SiO2-Al2O3催化剂,通过吡啶-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进行表征,以水相1,4-丁炔二醇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载体焙烧温度对Ni/SiO2-Al2O3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及含水体系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800) ℃,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组分Ni存在状态及催化剂加氢活性变化较小,但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载体表面SiO2聚集,暴露的Al3+增加,载体水合程度增大。载体焙烧温度400 ℃时,Ni/S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烧结镁砂性能,以菱镁矿经900℃煅烧后的轻烧氧化镁粉为主要原料,引入Sc2O3作为添加剂,经1 600℃煅烧3 h得到烧结镁砂试样。研究Sc2O3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4%)对试样致密度、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c2O3会固溶进入MgO晶粒并引起MgO晶格畸变,起到了活化晶格促进烧结的作用;同时Sc2O3会与镁砂中杂质成分CaO发生反应,在方镁石晶间生成高熔点的CaSc2O4相。因此,添加Sc2O3提高了试样致密度,当加入3%(w)时,致密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过程中,在灰中Si/Al基质的作用,NaCl可以将不易挥发的PbO转化为易挥发的PbCl2,从而显著增加烟气中的Pb排放。使用管式炉加热NaCl/Si/Al基质/PbO反应物体系,通过分析升温过程Cl和Pb的释放过程,从间接氯化和直接氯化角度,探索了高温氯化规律与机制。试验发现,间接氯化时氧气中有水蒸气比无水蒸气更有利于反应,Al2O3比SiO2更有利于反应,初始氯化温度通常为700~800℃,NaCl以气态形式参与反应;通过SiO2直接氯化时,约500℃时PbO与SiO2反应生成硅酸盐,然后与NaCl蒸气反应,初始氯化温度约650℃;通过Al2O3直接氯化时,700~800℃时PbO与Al2O3反应生成铝酸盐,然后与NaCl蒸气反应;向SiO2中添加Al2O3会阻碍PbO与SiO2的反应,氯释放特征由SiO2基质型向Al2O3基质型转变,初始氯化温度升高至700~800℃。  相似文献   

20.
张创  宋仪杰 《耐火材料》2022,(2):141-145
以Y2O3/Al2O3、Al2O3/MgO和Y2O3/Al2O3/MgO等为复合烧结助剂,研究烧结助剂类别及烧结温度(1 750、1 800、1 850℃)对气压烧结Si3N4陶瓷致密化、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Y2O3/Al2O3为烧结助剂所制备样品的抗折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优于其他两种复合助剂制备试样的;Y2O3/Al2O3复合助剂有利于显微结构中高长径比β-Si3N4晶粒的形成。当烧结温度为1 800℃时,以Y2O3/A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