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制作为一种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管理和组织模式,对于推进通识教育和宽口径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领域。辅导员作为书院导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结合书院制改革特点和辅导员工作职责,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自治能力培养和工作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工作创新,这对于优化书院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化是中国高校辅导员的必然趋势。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离不开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高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少要做到严格准入,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3.
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在学生公寓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社区为单位,融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活、文化为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制管理模式为辅导员角色的转变和准确定位提供了契机。在这一模式下,辅导员的角色发生了从灌输管理到引导服务,从单一事务管理到多元化导师引导,从学生工作“多能手”到职业化、专业化,从经验型辅导员到研究型辅导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一要开展辅导员职业化课程训练,二要强化辅导员心理健康,三要培养学习型辅导员工作研究团队,四要建立辅导员培训素质拓展中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3):156-157
住宿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克服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本文在阐述住宿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特点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创新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有利于保障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针对目前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应从辅导员主动加强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高校健全和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机制等方面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是学生工作精细化、精准化的有效落实,是辅导员自我提升的发展需要,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应从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生工作实际出发,从明确目标和提炼特色、健全机制和加强管理、激发学习和提高效能等方面开展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书院中大力推行情感教育,是落实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及2019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书院制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更为辅导员在书院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基于此,就书院制下辅导员实施情感教育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锋 《林区教学》2022,(2):42-45
高校辅导员担任学生管理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着力提升与时代相适应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通过辅导员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等内在方式,另一方面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培训、晋升等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队伍也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壮大。目前,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人数已经超过12万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优势作用并未完全展现,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不够、职业能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的全面推进。2014年,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标准的颁发,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将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的新阶段,同时也对辅导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标准出发,分析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困境与不足之处,并对其提出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的第一战线,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大学生教育的层次,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等方式提高辅导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对提升当代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书院制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由于其在制度设计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符合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政治职责,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处于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和辅导的前沿。辅导员工作的效能固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为研究个案,探索这种新型管理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辅导员由于受到缺乏危机的实践教育和模拟演习、恢复机制不完善和心理辅导工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园危机应对策略。近些年来,书院制管理模式在我国一些高校中陆续实行,例如:社区化管理、丰富的博雅教育课程和完善的导师制等。作为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可以充分发挥书院制模式的优势,建立新的、更加完善的高校校园危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需求,有效解决了传统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同时给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因此如何在书院制建设下实现辅导员职业化的良好发展,是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对书院制建设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可行性问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书院制实际发展需求,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职业能力可以从辅导员完成工作的量为依据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从教育部出台的纸质平面通知中走出来,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含义,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他们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全面发展的指引者,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因此,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定位是否清晰以及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确定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身份定位以及与其身份定位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均是在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时应特别予以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建国以来先后颁发的高校辅导员的政策文本为主线,全面梳理新中国高等教育60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及其职业能力概念的不同定义,并依次将其划分为"混沌摸索期、初步形成期、充分发展期和全面提升期"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努力尝试为今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做一些有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和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扮演好辅导员这一角色,需要积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练就精准“绣花”之功、善于“十个指头弹琴”、牵住“牛鼻子”,重点抓住这三项措施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只有满足辅导员职责的根本要求、社会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继承性和借鉴性以及职业能力的结构化要求等客观依据,才能确定职业能力的内容和范围。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18):173-17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客观环境条件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辅导员工作的学生群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辅导员工作的媒体工具和方式方法有了深刻的变革,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辅导员的综合实力,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方法,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