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非发酵菌类假单胞菌属,因其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多重耐药等特性,已逐渐成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从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3株PA的分布特征、耐药状况及临床资料作了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的感染特点及主要对策,为临床综合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87)与非感染组(n=178),观察消化内科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的感染部位及经菌株分离培养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共87例,其中呼吸道感染33例、泌尿系统感染15例、消化系统感染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例。87例消化内科并发医院感染老年患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28株(32.18%),革兰阴性菌共52株(59.77%),真菌共7株(8.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性别、病程、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血红蛋白、白蛋白、留置胃管等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3.
叶熊  肖辉 《西部医学》2011,23(11):2146-2147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在老年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CA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间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PA的差别,并分析PA与CRP、白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 PA与CRP,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老年CAP患者急性感染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用于判断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研究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医院感染老年患者80例(感染组),与同时期非医院感染患者130例(非感染组),在年龄、激素应用时间、抑酸剂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感染组在年龄、激素应用时间、抑酸剂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方面均大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高龄、激素及抑酸剂的长时间应用及住院时间长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积极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5.
叶霞  鞠梅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5):4470-4476
背景 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衰退及老年疾病特点导致的超长时间住院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急症病床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在目前医疗资源紧缺的环境下,研究老年患者超长时间住院的特征,对促进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老年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有重要意义。目的 对超长时间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特征及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为制定缩短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病例的方法,选取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2016-2018年住院时间超过30 d的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共计686例的病案首页信息,分析超长时间住院老年患者的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超长时间住院老年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结果 686例超长时间住院老年患者占全院同期出院患者0.66%(686/104 068),总住院时间为32 982 d,占全院总住院时间的3.74%(32 982/881 872)。住院时间以31~39 d为主〔343例(50.0%)〕,主要分布在康复科〔293例(42.7%)〕,所患疾病首位为循环系统疾病〔247例(36.0%)〕,合并症个数平均为(7.7±3.4)个,合并症累及系统个数平均为(4.5±1.7)个,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G)评分平均为(24.8±4.0)分,慢病患病率为95.6%(656/686),慢病数目平均(5.4±2.9)个,慢病首位为高血压〔515例(75.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5.057)、抢救次数(β=2.675)、是否发生院内感染(β=4.245)和MCIRS-G评分(β=5.389)是影响住院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影响老年患者超长住院时间的因素有:年龄、抢救次数、院内感染、共病负担。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照护体系;发展多学科协作诊疗和照护模式;加强老年重点病种管理;重视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提高医院老年疾病诊治能力可缩短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6.
杨昆  王玉雪 《包头医学》2023,(2):15-16+12
目的 :探讨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足量喂养。统计不同时间点,即入组时间(T0)、第7天(T1)、第14天(T2)的TP、ALB、PA水平;临床相关指标(N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7天内胃肠道耐受性。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T0、T1、T2)TP、PA、ALB水平比较(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P、PA水平在T1、T2时间点均较T0时间点呈现上升趋势,ALB水平在T1、T2时间点均较T0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NICU住院时间(12.12±2.15)天、呼吸机支持时间(5.07±1.22)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6),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胃食管反流2次,胃潴留18次,腹泻14次,便秘22次,应激性胃炎2次;对照组中胃食管反流5次,胃潴留69...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和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基因多态性和疾病进展与抗菌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成PA组(n=36)和非PA组(n=66)。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患者SP–B基因多态性。结果 102例肺炎患者共检出PA36株(35.29%),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6例(16.67%),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感染12例(33.33%),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n–drug 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PDRPA)感染2例(5.56%),各年度PA感染率以及CRPA、MDRP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36例(100.00%)PA感染患者对氨苄西林耐药,其次为阿莫西林(97.22%)和美罗培南(63.89%),36例PA感染患者对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63.89%和61.11%;PA组SP–B 1580位点基因型TT、TC和CC的分布频数与非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T的频率明显低于非PA组,等位基因C的频率明显高于非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组SP–B 8714位点基因型GG、GC和CC的分布频数与非P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G的频率低于非P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B 158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肺功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一氧化碳弥散值(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FVC、FEV1明显低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主要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美罗培南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敏感,SP–B基因多态性与PA感染性肺炎患者肺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评估患者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健 《广州医药》2000,31(5):44-4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并发医院感染(NI)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63例老年DM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DM并NI的感染率为3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消化系统均为二重感染。致病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住院时间长,血糖控制差,长期卧床者感染率高。结论:老年DM患者为NI高危人群,积极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及加强医院管理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肺功能关系。方法选择289例老年COPD患者(病例组)和100例老年无COPD的其他患者(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查以及血清PA、RBP检测,并根据肺功能严重程度不同,将病例组分为轻度阻塞组、中度和重度以上阻塞组,分别比较两组以及轻、中、重度以上阻塞组之间肺功能与PA、RBP及BMI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间BMI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患者PA、RBP均较对照组低,其中重度以上阻塞组较轻、中度阻塞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之间PA、RBP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PD患者阻塞程度越严重,其PA、RBP水平均降低明显。通过检测PA、RBP等指标早期发现老年COPD患者潜在营养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更有利于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前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50例年龄≥65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PA和hs-CRP的含量。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依照稳定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顺序降低(P〈0.05);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依照SAP、UAP、AMI顺序显著增高(P〈0.05)。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的增加,PA含量逐渐降低(P〈0.05),hs-CRP的含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PA、hs-CR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邱雁飞 《海南医学》2014,(11):1707-1709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观察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239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者纳入感染组(n=27),未出现肺部感染者纳入非感染组(n=212),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有无意识障碍、脑卒中类型、有无侵入性操作、有无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将感染的2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3)和非干预组(n=14),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70岁以上比例、住院时间超过3周、合并意识障碍、有吸烟史、住院期间有侵入性操作、既往COPD病史以及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脑卒中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分别经护理5~14 d后,25例患者感染灶得到控制,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再次卒中或MODS难以控制而死亡。其中干预组患者显效人数显著多于非干预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7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3周、合并意识障碍、吸烟史、侵入性操作、COPD、糖尿病病史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应加强具有上述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衢州市第三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呼吸道PA感染分为非感染组(347例)和感染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经临床医生初筛认为有营养风险,并邀请该院营养科会诊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342例。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结合实验室检查,对入选的342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全面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本研究中营养科会诊的7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6.49%;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8.79%;贫血发生率为59.24%;低血清总蛋白(TP)、低血清清蛋白(ALB)、低血清前清蛋白(PA)的发生率分别为51.40%、93.18%和85.30%。结论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营养风险高,发生营养不良、贫血、低血清清蛋白血症等概率均较高,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改善疾病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51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251例住院患者中有4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好发于呼吸道、泌尿道,与住院时间、年龄、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侵入性操作(特别是留置尿管)相关。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脑血管疾病、侵入性操作有关,为了降低其发生率,应重视上述因素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卧床患者营养状况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长期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筛查营养状况,检测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同时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感染组(CPIS>6分) 22例和非感染组(CPIS≤6分) 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老年卧床患者营养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老年卧床患者中营养不良65例,营养正常35例;营养不良患者的ALB、Hb、PA、TLC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自主咳嗽能力异常、吸烟史、吞咽困难、侵袭性操作史、住院时间>30 d和ALB、Hb、PA、TLC降低及CPIS升高为老年卧床患者肺部...  相似文献   

16.
9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院内感染(大连医科大学传染科110023)吕淑兰院内感染是造成长期慢性疾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89~1991年住院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院内感染9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均系1989~1991年住院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7.
小编 多病共存是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共病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共病患者出现慢性病急性加重或合并感染等情况时,多需要住院治疗。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医疗及出院后健康管理成为老年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为需要了解老年患者共病组成情况及临床特征。闫巍作者等人调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60岁共病住院患者的共病组成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为老年共病患者的医疗工作和健康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年龄≥60岁的非重复住院共病患者761例;男465例,女296例;<80岁患者125例,≥80岁患者636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2~16个,其中31.4%(239/761)的患者患9种慢性病,19.3%(147/761)的患者患11种慢性病,18.0%(137/761)的患者患8种慢性病。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病累及系统数量为2~9个,其中27.9%(212/761)的患者累及5个系统,25.9%(197/761)的患者累及6个系统,12.2%(93/761)的患者累及4个系统。 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74.9%(562/761)患高血压,73.9%(561/761)患高脂血症,66.8%(505/761)患脑梗死,48.1%(366/761)患冠心病,38.1%(290/761)患糖尿病。 不同性别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中脑梗死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前列腺增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其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80岁患者(P<0.05)。18.7%(142/76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有系统肿瘤,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41.3%(314/761)的患者由于急性感染入院。46.5%(354/761)的患者发生感染(40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占82.8%(293/354)。≥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01)。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贫血加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压疮、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日均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P<0.05)。 本文提示 提示1:临床医师在接诊老年共病患者时,不能孤立地诊治某一独立疾病,不能机械地套用针对某一单一疾病制定的指南,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整体,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帮助老年人恢复功能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提示2:临床医师在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诊治中尤其需要关注心脑血管方面的基础疾病。 提示3:骨关节病患病率为34.0%,居第6位。老年人多病共存,住院后肌肉减少症(肌少症)、衰弱进一步加重,加之多重用药,增加了跌倒风险,严重者可导致骨折,进而使疾病更加复杂化。因此,对于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应关注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问题,住院期间加强照护,预防跌倒,防止骨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示4: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贫血发生率约为1/5。慢性贫血使各个器官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导致多种危害,如贫血与直立性低血压相关,合并贫血的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再入院及3个月内病死率均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老年患者的贫血状态,积极寻找病因,纠正贫血。 提示5: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发:生感染的老年共病患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积极抗感染及关注基础疾病以外,还应警惕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关注血红蛋白、清蛋白等指标,注意改善其营养状况。 提示6:呼吁力发展全科医学,培养老年科医师全科理念以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综合的医疗服务。 小结 老年共病患者多数患9种慢性病,慢性病可累及4~6个系统,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发。老年共病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多种急性并发症,疾病负担增高。因此,临床医师在老年患者的医疗工作中,应关注老年多病共存现象,为老年患者实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和健康管理。 文章点评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综合科一个自然年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各种慢性病诊断依据、病历资料中的出院诊断、资料真实可靠,可为老年共病研究及制定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共病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第一手数据。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属单中心研究,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综合科住院患者,病源多来自附近老年居民及国家大机关、部委老干部,且高龄患者所占比例超过80%,存在选择偏倚,研究结果尚缺乏代表性,今后还需进一步收集多中心老年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另外,目前部分关于老年共病的研究聚焦在老年综合征。本研究中共病定义为各系统慢性病,没有包括老年综合征,没有关于老年失能(包括视力下降、耳聋、大小便失禁、便秘、肢体活动障碍、肌少症、衰弱等)情况的数据。当前,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肌少症和衰弱,国内外关于上述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取得一定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9.35%;呼吸道感染最为突出(66.67%);重度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77.78%);并发症多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并发症少者(P〈0.01);发生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呼吸内科老年患者253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34例住院老年患者中有15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92%;医院感染发生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发生医院感染的医源性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吸痰、吸氧、留置尿管、患有基础性疾病和抗生素的使用等。结论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应予以重视,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戴宁  王欢  孙颖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7):3353-3356
背景 近年来,难辨梭菌感染(CDI)发生率迅速上升,严重感染者急剧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我国有关老年人CDI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治疗与防控能力。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70例发生CDI的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CDI组)的临床资料,另收集同期于本院住院的70例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对照组,住院期间未发生CDI)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与CDI组相匹配)。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结果 CDI组与对照组合并基础疾病≥3种所占比例、入院后营养方式、Barthel指数、第三/四代头孢使用率、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1个月所占比例、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所占比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率、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率、C反应蛋白(CRP)、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方式〔鼻饲营养:OR=4.528,95%CI(1.079,19.004)〕、Barthel指数〔≤40分:OR=13.812,95%CI(1.153,165.500)〕、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OR=8.358,95%CI(1.566,44.611)〕、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5.496,95%CI(1.073,28.163)〕、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OR=13.128,95%CI(2.291,75.24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OR=4.980,95%CI(1.112,22.305)〕、低清蛋白血症〔OR=5.351,95%CI(1.488,19.246)〕是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为鼻饲营养、Barthel指数≤40分、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低清蛋白血症,临床应提高对该类患者的关注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