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溴甲酚绿(BC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最适合的pH范围为5.5-9.0,λmax=614nm,在86μgCPB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在0-80μg/10ml和0-7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9×104和3.1×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了河水和生活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对标准偏差<3.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3%。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Cu(Ⅱ)、吡啶与间苯二酚的显色反应,发现在pH=9.0NH3-NH4Cl缓冲溶液中,Cu(Ⅱ)、吡啶能与间苯二酚形成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为Cu(Ⅱ):吡啶:间苯二酚=1:2:1,间苯二酚浓度在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间苯二酚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海带生物吸附含铜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带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对含Cu^2+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0.2g颗粒直径为0.18~0.42mm的海带粉末,在100mL Cu^2+浓度为100mg/L、pH为3.0~6.0溶液,吸附容量Qmax为41.5~60.0mg/g,Cu^2+的去除率为83.9%~89.3%。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3.0~6.0。  相似文献   

4.
非活性黑根霉菌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屠娟  张利  赵力  俞耀庭 《环境科学》1995,16(1):12-15
为探讨发酵工业中废弃的菌丝体黑根霉菌(Rhizopusnigricans)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考察pH、浓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吸附试验,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由Langmuir曲线和Freundlich曲线求出相应参数。对化学改性前后的黑根霉进行了吸附对比。初步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黑根霉在pH=3—6.5范围内,对Pb2+、Cu2+、Mn2+、Cr(VI)几种主要重金属离子都有吸附作用,其中吸附Pb2+能力最高,饱和吸附量可达88mg/g。经化学改性的黑根霉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吸附能力。用0.5mol/LHCI和NaoH可以洗脱和再生。  相似文献   

5.
用双硫腙-醋酸丁酯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h、Cd.试验选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介质(pH8-10)中,能同时定量萃取Cu、Pb、Cd.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92%-102%,检出限(μg/L)分别为Cu0.06,Pb0.14,Cd0.002.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已应用于海水中Cu、Pb、Cd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溴甲酚绿(BC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适合的PH范围为5.5-9.0,λmax=614nm,在86μgCPB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碘酸钠(S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在0-80μg/10ml和0-7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9×10^4和3.1×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了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镉铬镍元素的累积及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对重金属元素Cd、Cr、Ni的累积及动态,结果表明;该林区表层土壤(0-30cm)深Cd、Cr、Ni元素的储量分别为21.60、1092.63和3903.90mg/m^2,秋茄植物体各部位Cd、Cr、Ni一的范围分别为0.0444-0.0912、0.085-0.275和0.326-1.000μg/g,该群落现存生物量中,Cd、Cr、Ni元素的储量分别为1166.85、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铬(Ⅵ)-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的显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5.2~7.0范围内,铬与DCIPF及CTMAB形成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5l·mol(-1)·cm(-1),铬(Ⅵ)含量在0~9.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Cr(Ⅵ):DCIPF=1:2。拟定方法用于水中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管理厌氧消化器在进水pH3.44~4.38,COD14187.5mg/L,处理水量为200t/d,有机负荷经7.09kgCOD/(m^3.d)条件下,出水pH7.0~7.5,COD去除率为81.1%,产气率为0.43m^3/kgCOD,兼氧-好氧处理进水pH3.2~4.6,COD1929mg/L,处理水量1080t/d,停留时间为兼氧6h,好氧13h,出水p  相似文献   

10.
非活性菌丝体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琰  张利  俞耀庭 《环境科学》1998,19(3):62-65,74
从发酵工业选取9种废弃的菌丝体,考察其对水中Pb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其中半数菌丝体为Pb的最大吸附量接近或超过100mg/g干重,对林可链霉菌的吸附等温线和pH值、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影响Pb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该菌丝体对Pb的吸附量随pH降低而升高,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共存Cu^2+使Pb的吸附量降低,而共存Zn^2+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脆弱性研究进展评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弱性问题研究已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脆弱性问题已从局限于地学、环境科学的单一领域逐步拓展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脆弱性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其评价运用手段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从研究方向上打破了原有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在具体操作手段上提供了多学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同时,通过对比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差异。同时具备以下共同点:一是在脆弱性理论与区域发展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拓展性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多种选择,二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视野不断丰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2.
LAS、AE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合成洗涤剂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为菌种来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培养,从中分离出5株降解LAS、AE能力强的菌株。根据各菌株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分别对5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在不同的温度、pH值和供氧的情况下对5株菌株进行培养,研究菌株生长所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根据LAS、AE对水绵伤害实验,以生物监测的方法对菌株降解LAS、AE的效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Fe3 和CaO联用能有效提高污泥的机械脱水程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是,分散作用使污泥絮体结构分散解体,释放出原絮体内部的结合水;增溶作用可溶解有高度水合作用的ECP,减少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对于压滤脱水,当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1.5mg·L-1时,脱水污泥的体积比不加表面活性剂的降低6%左右;  相似文献   

14.
论拾荒者在我国垃圾分类收集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对照国内外有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不同方式,探讨拾荒者在垃圾分类上的环保作用,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充分发挥拾荒者深入社会是层,直接联系千家万户的特点,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垃圾进一步分类收集,扩大回收范围,积极扶持,建立相关企业将扩大回收的废物转化为资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化”提供一条省钱,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晓红  王国祥  杨飞  陈秋敏  汪丽 《环境科学》2008,29(12):3393-3399
以多花黑麦草为试材,通过水培实验方法,研究刈割强度对黑麦草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对污染水体氮、磷等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刈割显著促进黑麦草新芽再生能力,刈割后5~13 d,C2(留茬2 cm)实验组新芽再生速率达2.78 cm·d-1,远高于不刈割组(0.88 cm·d-1);刈割组株高、现存生物量以及生产量均大于不刈割组,且随刈割强度的增加,植物补偿指数显著变化,其中重度刈割(留茬高度≤5 cm)试验组新芽高度以及累积生物量分别为40.6~44.0 cm、31.6~37.2 g,均表现为超补偿作用,表明重度刈割有利于黑麦草生物量的累积;②刈割对黑麦草叶片叶绿素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其中C2组叶绿素a、叶绿素a/b 最大,为1.85 mg·g-1、 3.18, C1(不刈割)组最小,为C2组的89.29%、90.13%;③刈割对黑麦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影响,随刈割强度的增加,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ФPSⅡ)以及PSⅡ的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有所升高,其中C2组ФPSⅡ、ETR分别为C1组的1.13、1.09倍,表明刈割显著提高了叶片对光能的转化,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提高;④刈割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系统对氮、磷等的去除效果,且刈割强度越大,浮床系统对TN、NH+4-N、TP、COD的去除率越好,其中C2组对TN、NH+4-N、TP、COD的去除率比C1组高1.07、1.20、1.05、1.44倍,远高于无植物系统的去除率;⑤留茬2~5 cm为黑麦草刈割最佳高度,此结论可为浮床植物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将有效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美丽中国。本文分析了普及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面临的深入普通大众不够、基层基础薄弱、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介绍了四川省探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主要做法、形成的初步经验,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在强化统筹、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品牌、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参考路径,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浸海材料表面细菌粘膜中细菌的组成和变化情况,探讨了细菌粘膜对海洋生物附着的影响情况,得到了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然环境中砷、汞的污染来源与污染现状,探讨了砷、汞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了缓解砷、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可以添加新一代植物激素、营养元素和改良剂。分析发现,植物对不同浓度砷和汞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可利用特定植物的富集作用进行环境修复。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对砷、汞的吸收和转运生理机制,今后还需要加强对超积累植物分子基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沉积物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久效磷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和Langmuir等温式较好地描述;久效磷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表现为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共同作用,而甲基对硫磷则以分配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96 h内不同浓度Cd2+和Pb2+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了不同配比的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复合作用对目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一污染物胁迫条件下,Cd2+、Pb2+对菲律宾蛤仔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40 mg/L和31.116 mg/L,其对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677 mg/L、1.844 mg/L。Cd2+的毒性效应更强。(2)Cd2+和Pb2+的复合毒性效应表明:在所设定的不同浓度配比条件和实验时间下,Cd2+、Pb2+对目标生物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