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埃博拉病毒(EBOV)是导致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RNA病毒,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目前临床上对于EBOV感染以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经系统临床验证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处于研发阶段的抗EBOV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抑制剂、蛋白和核酸等三大类,其中小分子抑制剂类药物的种类最多,作用机制最为多样。本文针对EBOV的感染复制周期中的病毒及宿主靶标,总结了临床前和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烈性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率高达50%~90%。它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高于艾滋病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二者均为3级。2014年以来,EBOV在西非蔓延,已经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目前,在研的针对EBOV的防治药物包括疫苗、小分子药物和抗体等,其中抗体药物以其相对安全、靶向特异、副作用小等特点而倍受关注。国际上已经报道了16F6、KZ52等多株单抗,以及MB-003、ZMAb和ZMapp等在体内展现出优于单一抗体疗效的"鸡尾酒抗体组合"。实验性抗体ZMapp在应急条件下用于EBOV感染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在中国,类似的抗体组合MIL77也完成应急储备,可在应急条件下用于患者治疗。本文将简述抗EBOV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以往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迄今发现的凶猛烈性传染病之一。自1976年发现于非洲的扎伊尔和苏丹后,至今已有8次较大规模的人群流行,均发生在非洲,平均病死率高达67.98%。EVD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虽然其自然储存宿主尚不完全清楚,但EBOV能造成非人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猴等)感染,并具有致死性。EBOV在分类上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属(Ebolavirus),属内有5个种。各种间的毒力存在差异,以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EBOV)致病性最强,也是引起2014年西非大规模流行的元凶。EBOV呈丝状,形态多样,以长丝分枝状为常见;病毒体由核心、核衣壳和包膜3部分构成,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可编码7种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感染和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EBOV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EBOV为生物危害度最高的4级病原体,与活病毒相关的检验和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BSL-4)实验室中进行,其感染的临床诊断以检测血清中抗体、抗原和核酸为主,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阳性可作出诊断。EV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疫苗尚在研制之中,临床上以辅助性支持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丝状病毒科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人体感染后可导致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al disease,EVD)。当前EBOV广泛流行于非洲大陆,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曾造成多次大暴发,严重威胁着疫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然而目前EBOV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仅就EHF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被其体液污染的环境、物品表面而传播,参与埃博拉患者救治的医务人员存在较大的医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因此,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现结合作者在利比里亚中国政府援建的埃博拉治疗中心(Ebola treatment center,ETC)从事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实践,介绍了中国援利ETC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涉及ETC的建筑布局、隔离防护、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并在中国援利ETC成功执行6个月,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同时,总结了在强化隔离防护、手卫生管理、监控呼叫系统应用、感染防控督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ETC的建筑结构、消毒剂及其浓度选择等医院感染防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改进观点,为制定和完善ETC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病毒(EBOV)是能够导致人和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的一种高致病率及高致死率病毒。埃博拉病毒从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数次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2014年在西非地区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学、传播特点、分子病毒学、致病的分子基础、感染及致病的免疫机制及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们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埃博拉出血热,遏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扩散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及哺乳动物高致死性出血热的病原体,2013~2014年已引起了严重的西非埃博拉出血热。快速检测确证病原对于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散至关重要。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已经应用于EBOV的核酸快速检测,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及重组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有望成为EBOV新型核酸快速现场检测技术。本文对几种核酸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EBOV)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死亡率为50%~90%。 EBHF于1976年首次出现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很快以其高度传染性的暴发流行和高度致死性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1-2]。迄今为止,尚无任何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人类商用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12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已导致20206人疑似或确诊感染,其中7905人死亡。本文将主要从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对EBHF的诊治新进展做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部感染治疗新对策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肺部感染是常见疾病,抗生素是西医临床治疗必然的选择,然而抗生素治疗面临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困扰.目前一些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疗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增强机体内源性抗生素肽的产生,使黏膜天然免疫防御能力得以提高;重新重视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减少病原微生物在黏膜的黏附、定植以阻断其入侵途径以及严重感染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处理等.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发现了不少有抗微生物作用的中药,其既有直接的抗菌作用,又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潜能,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梁伶 《医学综述》1999,5(4):188-189
<正>马尔尼菲青霉病(Prnivilliodid mstneffei,PSM)系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深部真菌病。自Disalvo等于1973年报道美国首例自然感染PM患者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步加深,对这种条件致病菌感染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重视。之后全世界各国均陆续有病例报道,尤以泰国多见,其次为中国,病死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及治疗,属可治之症。本文复习了PSM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降至80%或更低,其疗效下降可能与Hp耐药株日益增多相关。含铋四联疗法、序贯疗法、伴同疗法和混合疗法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在上述方法失败后,可考虑使用含铋四联疗法(未曾使用铋剂时)或喹诺酮三联疗法的二线治疗方案。三线治疗主要根据药敏结果及经验指导治疗。总之,临床医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规范合理地进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12.
从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证基础上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其他疗法以及综合治疗等几个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策略进行了综合分析,拓展了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段。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外治法有中药熏蒸疗法、蜡疗法,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穴位注射、针刀闭合性手术、微创针刀镜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的序贯及联合使用使中医特色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内治法、外治法及其他疗法的综合运用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3.
广西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综合疗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更为有效的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以提高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水平.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过去13年来广西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应急救治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优化应急救治技术方案,探索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治新理论、新方法、关键抢救技术.结果:"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应急救治技术应用于1 13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抢救,无一例死亡;"非特异综合解毒急救疗法"抢救了7种急性化学中毒患者372例,全部获得抢救成功;"特异性解毒急救疗法"抢救3种急性化学中毒患者101例,全部获得抢救成功.结论:本研究总结出的3种应急救治疗方法应用于1 606例急性化学中毒患者的抢救,证明可有效降低化学中毒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于汇民 《循证医学》2014,14(6):333-335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又称为难治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5%~20%[1]。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复杂,患者的病程长、血压较高、心肾脑等靶器官并发症多,常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从而给高血压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近年来出现的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装置和经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RDN),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15.
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以及辩证行为疗法等。其核心方法是:第一,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第二,对当下所呈现的所有观念都不作评判。正念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it constitute a real and serious socio-medical problem, which only recently has come to the forefront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exservicemen and their dependents,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our setup. Currently available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for prevention of fragility fractures are limited in scop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to patients. Oral bisphosphonates ar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and thus poor patient compliance. Newer regimens, including intravenous (IV) formulations of bisphosphonates, have successfully come in vogue with greater patient compliance and equal or better benefits. The real need in osteoporosis treatment is for additional anabolic drugs. The only currently approved anabolic agent for treating osteoporosis is teriparatide (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which stimulates new bone formation. Considerable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develop new,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These novel drugs under trial include those primarily inhibiting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like bisphosphonates) such as inhibitors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 signalling, cathepsin K inhibitors, c-Src kinase inhibitors, integrin inhibitors, chloride channel inhibitors and the drugs with osteo-anabolic actions such as orally 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analogues, 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antagonists, PTH-related peptide analogues and agents that induce osteoblast anabolism via pathways involving key, recently identified, molecular targets (wnt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 signalling; sclerostin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及防止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近15年来所经治的32例(41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后加药物注射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最长15年无复发.结论 耳廓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是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主要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肾性水肿,限盐法是治疗的基础;发汗法适用于风水证,若外无表证,内无明显正虚者,可用利尿法;利尿无效而形气实,水湿壅塞三焦时,可以攻逐法,导水湿从肠道而出;肾性水肿因虚所致者,可辨证运用实脾法;益肾法有温肾化气和滋肾化阴之分;行瘀法适用于瘀血证,但又有活血、逐瘀、消之别;祛风法则是依据"风能胜湿"的中医学理论而使用的,其深层次机理有待进一步阐述.需强调的是,甘草能碍湿助满,关木通等含马兜铃酸中药有明确的肾毒性,以此治疗肾性水肿,实非所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56只,采用以MNNG损伤为主的综合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随机处死10只大鼠经病理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将46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各12只和胃复春组10只。实验组分别给予益气活血方、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治疗12周。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厚度显著降低(P<0.01),炎症程度显著升高(P<0.01);药物治疗后,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胃复春组大鼠胃组织炎症计分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P<0.01)。正常组大鼠未见胃黏膜萎缩发生;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高剂量组大鼠胃组织萎缩计分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胃黏膜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对本病辨证论治的临床观察文献报道颇多,试就病因病机、治法研究、特色疗法及综合治疗等方面对其辨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供临床、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