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常见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MRI资料,与常规T1WI、T2WI、T2-FLAIR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各种脑血管性疾病在SWI上的影像学表现,评价SWI在诊断脑血管性疾病中的优势。结果海绵状血管瘤8例,常规MRI检出病灶11处,SWI共发现病灶37处,病灶在SWI图上以低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动静脉畸形2例,SWI对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能够清晰显示,但对其供血动脉显示欠佳;静脉畸形3例,常规MRI仅显示较粗大的流空血管,SWI清晰显示周围小畸形血管。脑梗死10例,SWI显示2例急性期脑梗死灶内的微小出血灶,常规MRI无异常发现。脑血管淀粉样变性3例,SWI对其引起的微小出血灶及血肿能清晰显示。结论 SWI能够清晰显示低血流量畸形血管及微小出血灶,为MRI诊断脑血管疾病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诊断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随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部疾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MRI检查包括T1WI、T2WI、T2-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SWI。分析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评价SWI在诊断脑部疾病中的优劣。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9例,SWI检出19例,检出率100%;T1WI序列检出8例,检出率42%。动静脉畸形出血12例,SWI序列、T2-FLAIR及T2WI序列检出12例,检出率均为100%,T1WI序列检出10例,检出率83%,SWI与其他序列对比无明显差别。静脉窦血栓检出3例,SWI除检出静脉窦血栓外,还可以显示周围引流静脉。急性脑梗死6例,其中3例SWI显示有出血,常规T1WI检查序列仅1例显示。脑肿瘤5例,其中3例SWI较T1WI、T2WI更好地显示其内出血和周围引流静脉。结论SWI能够清晰显示血流缓慢的静脉血管及微小出血灶,在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能发现常规MRI不能显示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脊髓出血性病变患者(病变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二维扰相梯度回波T2*加权(2D-MERGE T2*WI)、FSE T1WI及FSE T2WI扫描。32例病例均经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包括脊髓挫裂伤20例、脊髓动静脉畸形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4例。比较分析SWI及2D-MERGE T2*WI、常规FSE T2WI对脊髓出血性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2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常规FSE T2WI均显示水肿征象,其中4例脊髓挫裂伤在SWI、2D-MERGET2*WI、常规FSE T1WI及FSE T2WI均未见出血征象,8例脊髓挫裂伤仅在SWI显示出血征象,另外8例脊髓挫裂伤、6例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在SWI显示低信号出血征象较2D-MERGET2*WI及常规FSE T2WI更敏感。结论:3.0T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脊髓出血性病变比常规MRI更敏感,可作为脊髓出血性病变MRI检查重要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脊髓出血性病变患者(病变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二维扰相梯度回波T2*加权(2D-MERGE T2*WI)、FSE T1WI及FSE T2WI扫描.32例病例均经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包括脊髓挫裂伤20例、脊髓动静脉畸形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4例.比较分析SWI及2D-MERGE T2*WI、常规FSE T2WI对脊髓出血性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2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常规FSE T2WI均显示水肿征象,其中4例脊髓挫裂伤在SWI、2D-MERGE T2*WI、常规FSE T1 WI及FSE T2WI均未见出血征象,8例脊髓挫裂伤仅在SWI显示出血征象,另外8例脊髓挫裂伤、6例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在SWI显示低信号出血征象较2D-MERGET2*WI及常规FSE T2WI更敏感.结论:3.0T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脊髓出血性病变比常规MRI更敏感.可作为脊髓出血性病变MRI检查重要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诊断脑血管畸形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畸形及静脉血管畸形)患者行1.5T MRI检查,包括SE序列,SWI序列,部分还包括MRI增强、DWI、T2*WI、MRA和MRV.SWI所得到图像资料经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SWI磁化率加权图、SWI MinIP图和SWI相位图.将所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SWI相对于常规序列在脑血管畸形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SWI的磁化率加权图像特点表现为完全低信号6个,另24个表现为低信号中伴点状、斑状等或高信号,周围环绕较宽低信号,出现明显的"铁环征".病变范围的显示较常规序列范围大.在14例动静脉血管畸形中,SWI较常规序列多发现7例动静脉血管畸形(AVM),有10例同时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在14例静脉血管畸形中,SWI较常规序列多发现病变8处,并能同时显示更多细小髓静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SWI能够较常规扫描序列更好的对脑血管畸形,尤其是不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血管畸形、脑出血以及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63例血管畸形、脑出血以及脑肿瘤患者,行T1WI、T2WI及SWI扫描.22例脑肿瘤中17例同时行增强扫描,动静脉畸形和烟雾病者同时行MRA检查.结果 20例血管畸形,SWI均能清楚显示病变边界及形态异常血管;21例慢性脑出血,SWI表现为低信号或混杂少量高信号,显示出血范围广于T1加权图、T2加权图;22例脑肿瘤中18例脑肿瘤(81.8%)SWI表现为低信号,4例(18.2%)为等信号,瘤周水肿SWI显示为高信号,17例(77.3%)SWI对病灶边界显示清楚,5例(22.7%)显示不清,16例(72.7%)SWI可显示瘤内静脉及血液降解产物.结论 SWI对血管畸形及微小脑出血灶均可清楚显示,并且有助于描述脑肿瘤特征,是常规序列的有用补充.  相似文献   

7.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胶母细胞瘤13例、间变性脑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4例、恶性生殖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全部病例行T1WI、T2WI、增强T1WI及SWI序列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病灶内见散在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灶,无法鉴别坏死或出血,11例病灶内等信号,全部病灶增强T1WI强化不均.SWI序列病灶内可见较T1WI、T2WI异常信号范围更大的低信号出血灶,无异常信号的病灶内出现低信号出血灶,有14例显示低信号肿瘤引流静脉.结论:SWI序列可以显示肿瘤内常规MRI序列无法判断性质或不能显示的出血及肿瘤静脉血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至9月间对11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11例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脑动静脉畸形,2例为静脉畸形.SWI所得图像应用10 mm厚度的最小密度投影重组.与手术所见和DSA对比,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 结果 SWI对11例血管畸形患者的病灶均显示清楚.其中6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规MR序列发现10个海绵状血管瘤,而SWI发现了15个;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2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SWI发现了DSA所见的4支引流静脉中的3支,而常规MR序列仅可以显示1支,且更易与动脉区分,常规序列和SWI均可发现2支供血动脉,SWI还可以显示其中1例动静脉畸形的钙化; 2例静脉畸形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 结论 SWI应作为脑血管畸形尤其慢流速血管畸形诊断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敏感成像(HR-SWI)在脑部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脑血管畸形的患者行常规MR序列和HRSWI扫描。其中8例同时行MRA检查,31例行增强检查。结果:45例患者均在HR-SWI上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6例,动静脉畸形5例,静脉瘤11例,Sturge-Weber综合征3例。结论:SWI显示血管畸形更清晰,明显优于常规序列,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并有助于脑血管畸形的确诊。  相似文献   

10.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MR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脑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3例脑血管性病变患者,其中海绵状血管瘤7例,静脉血管畸形4例,小动静脉畸形(AVM)3例,Sturge-Weber综合征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及陈旧性脑梗死6例。行T1WI、T2WI、SWI序列及增强T1WI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计算病灶与正常对照区的校正相位值(CP),评价SWI与其他序列及MRA在显示血管性病变细节的优越性。结果病灶与正常对照区的CP值分别为-0.112±0.032及-0.013±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P〈0.05)。7例海绵状血管瘤,SWI能鉴别出血与血管瘤体,发现更多的小出血灶。4例静脉血管畸形,SWI能发现更多细小的髓静脉向粗大的引流静脉集中。3例小AVM,SWI较MRA更好地显示小供血动脉。1例Sturge-Weber综合征,SWI可清晰显示钙化及脑表面异常的静脉血管网。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SWI可清晰地显示深部引流静脉及脑表面静脉网广泛增粗扩张迂曲,其中1例能发现早期脑出血灶。6例陈旧性脑梗死,SWI可更好地显示病变内陈旧性出血。结论SWI对低流量血管畸形及血管瘤、多发细小出血的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后深部静脉的扩张及早期并发出血以及脑梗死并发出血等具有常规MRI及MRA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能提供病变与正常组织的相位对比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3D-TOF MRA及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高场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 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通过分析SW I和3D-TOF-MRA技术对脑血管畸形的显示情况,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等。结果:3D-TOF 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等;海绵状血管瘤MRA检查均未见异常供血动脉,病灶内无异常流空信号。SWI可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SWI只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3D-TOF MRA技术对于AVM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小血管或低流速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30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可早期发现脑梗死中的出血灶,明显优于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3.
磁敏感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丽  杨春  李绍东  徐凯   《放射学实践》2010,25(2):146-149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对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后处理图像及常规T1 WI、T2WI及增强T1WI图像。结果:23例脑血管畸形中海绵状血管瘤18例、静脉畸形5例。常规MRI和磁敏感成像均显示1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灶,磁敏感成像上14例呈“铁环”征,常规MRI仅9例见此征象,磁敏感成像显示出血范围较常规MRI大;5例静脉畸形磁敏感成像均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条状低信号,髓静脉呈特征性的“海蛇头”状分布,常规MRI仅2例显示此征。结论:磁敏感成像能敏感地显示出血、微出血及细小静脉,与常规MRI结合可显著提高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刘建滨  谢安  刘晓云  李艳春   《放射学实践》2011,26(2):143-146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在3.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表现多样性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患者.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4例(2例合并毛细血管扩张症),动静脉畸形(AVM)5例,发育性静脉畸形(DVA)3例,Galen静脉血管畸形合并永存镰状窦1例,毛细血管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采用3.0T超高场磁共振的SWI及常规MR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_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_2加权像)诊断为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24例患者,对SWI及常规MR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4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中发生于额叶白质11例,顶叶白质6例,颞叶2例,小脑半球5例.MR平扫显示DVA病灶11例,其中表现为条状流空信号者4例,表现为T_2WI放射状高信号者7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强化特征.SWI检查清晰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低信号影.结论 SWI对小静脉病变较敏感,能取代MR增强检查用于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中的低信号血管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11例,发病时间3~48 h,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8~85岁,行MRI.序列:T_1WI,T_2WI,T_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_2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S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T_1WQI增强扫描.由3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学医师采用盲法分析MRI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均可见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缺血病灶.SWI显示MCA内低信号与MRA显示的颈内动脉(ICA)、MCA血管阻塞有较好的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ps=0.7698,P=0.0056),其预测ICA、MCA血管阻塞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66.7%.SWI示11例中4例缺血区内可见异常的静脉血管影,PWI显示病灶体积与缺血区内出现走行僵直的静脉血管影这一征象有较好的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ps=0.8367,P=0.0013);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IT)与缺血区内出现走行僵直的静脉血管影这一征象也有较好的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ps=0.7188,P=0.0127).T_1WI增强扫描示1例可见MCA管壁强化.结论 AIS患者SWI中的低信号血管影与血栓形成及血流速度减慢有关,即其病理机制与去氧血红蛋白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