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正> 免疫酶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酶和抗体借共价而形成标记抗体,或利用酶与抗酶抗体形成复合物作为指示剂,进行抗原和抗体的示踪。它是借酶对物的作用,使共氢体产生可溶性产物。可用比色方法测定抗体或抗原。我县根据文献报导(省站扬天英等用该方法对流脑抗原和抗体检测研究的报导方法)。测定流脑患者抗体水平,结果比较理想,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分析(ELISA)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它利用酶作为抗原或抗体的标记物,在固相载体上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测定。由于酶的催化效率极高,再结合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使本法兼有灵敏与特  相似文献   

3.
免疫标记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酶标记技术、放射免疫析技术,是目前医学、生物学中最常用的种检测方法。其原理都是将抗原(或抗)联接上标记物(荧光、酶或同位素),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然后借用仪器位观察或测定分析相应抗原(或抗体),具有特异、敏感和快速的优点。因此,如把这三种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职业病医学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酶标记抗体技术不但兼有放射免疫和萤光抗体技术的优点,而且标本可长期保存,并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被广泛用于抗原的组织内定位,随后Engvall和PerLmann以及Von Weemon和Schurs在此基础上建立酶联接免疫吸附试验(ELIS A)以测定体液中的抗原或抗体,由于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不需要特殊设备,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报告移用此法作钓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诊断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SARS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为常规的临床检验、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临床检验是SARS诊断的辅助手段,血清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为临床提供早期或确诊SARS的依据。血清学诊断是检测SARS感染后病人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反应的情况,病原学诊断是检测SARS病人体内感染病毒的情况。目前应用于检测SARS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胶体金技术和斑点酶免疫技术等;用于检测SARS的病原学方法主要有组织培养技术分离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SARS冠状病毒核酸、电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等。  相似文献   

6.
精子含有大量的潜在抗原,在男性或女性体内的自身或同种免疫应答,可能分别诱发抗特异性精子膜糖蛋白、酶(乳酸脱氢酶-C_4、顶体粒蛋白和透明质酸酶),细胞核中鱼精蛋白以及顶体、赤道部、核后帽和主尾段膜下缺乏特征成分的抗体。然而,迄今为止,只有抗膜糖蛋白的抗体与免疫性生育力低下或不育有关。当存在免疫活性细胞时,这些抗原就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如大多数输精管切除术后病人(约60%)产生抗体。在血清或精浆中,一般采用凝集或制动技术测定之。近来介绍的各种放射免疫测定试验(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的临床价值仍需查证,其中有一些与临床的关联不大并且与传统试验缺乏相关性。许多研究表明抗精子膜抗原的抗体损害生育  相似文献   

7.
标记免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记免疫技术是在免疫反应中加入标记示踪物,以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标记物有同位素、荧光素、酶、发光剂、胶体金和银等。随着标记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精密的物理化学手段引进到免疫学实验中,分光光度计、酶标比色仪、荧光光度计和发光光度等,可测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一种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或细胞因子细胞的免疫学新技术,Lalvani等首先将ELISPOT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后,相关报道日益增多。ELISPOT技术以其敏感、特异、简便的优点被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在欧美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我科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现与结核抗体检测及PPD试验作对比,探讨ELISPOT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在食品卫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在食品卫生分析中的应用赵晓联蔡建荣(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无锡214063)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的依据有三点:第一,抗原(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与其它一些方法作比较。检测方法主要根据“夹层”原理,微量滴定板的孔底预先用羊抗-HBs 复盖,待检血清或血浆中如有 HBsAg,则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入第二抗体(羊抗-HBs),该抗体系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又形成一个新的固相复合物。加入邻苯二胺为底物,如标本为阳性,酶反应呈现橘黄色。可以肉眼或光电比色计读取结果。预试  相似文献   

11.
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是瑞士Serono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MAIM)。使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在游离型标记抗体和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中具有分离完全和快速的优点。其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我室自2004年1月起采用美国SEROZYME-I系统对我院妇科、生殖中心及内分泌科的标本进行了检测,利用试剂盒中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是在酶免疫结合试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新技术。其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包被已知抗原或抗体,加入待检标本后,经滤膜的毛细管作用使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与膜上包被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再通过胶体金结合物达到检测目的。  相似文献   

13.
EUSA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简称,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  相似文献   

14.
免疫测定法在临床诊断上已应用多年,80年代以来开始研究应用到食品检测上。包括食品添加剂,肉成分,食品中的霉菌毒素,细菌污染,残留农药和激素的测定。酶联免疫法食品检测系通过应用共价结合的酶-抗体或酶-被分析物分子来测定或增大抗原-抗体反应,随后加入酶的底物测定被分析物的存在情况。在一定时间里,被转化的底物的量反映原  相似文献   

15.
正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疾病,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其中有两种抗体是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重要标志性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常见的血清抗甲状腺抗体,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目前临床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是检测血清抗甲状腺抗体主要方法,随着医疗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这个备忘录是:对病毒性感染快速诊断的实验室技术作出评价,尤其考虑到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这些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借助于免疫荧光及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病毒抗原,方法简单、可靠、快速;(2)酶免疫测定(EIA)又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可以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7.
森林脑炎是经硬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病原为黄病毒科中蜱传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死率较高, 实验室检测对此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森林脑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森林脑炎实验室检测主要为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测。森林脑炎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与其他疾病鉴别的"金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测血清和/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 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或血清补体结合试验, 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分子技术检测方法发展迅速, 代谢组学、数字PCR、基质金属蛋白酶亦应用于森林脑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酶免疫测定法又称酶连接免疫吸着测定法(ELISA),具有敏感度高、安全、稳定及容易观察的特点。其应用范围的广泛程度有可能与放射免疫测定法相同,也可能充实或替代血清学试验,如补体结合、血凝及免疫萤光法。本文介绍酶免疫测定法的原理、操作及其在医学诊断上的应用。一、原理应用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检出抗体将抗原吸附于载体上。这种致敏的载体加入含有抗体的血清进行孵育。这样,抗原将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吸附。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球蛋白,它将被吸附在载体表面的抗原  相似文献   

19.
异类Ig/Ig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独特型免疫网络的中间产物,以抗人IgM、IgG、IgA 分别为包被抗体,以异类酶标抗人Ig 为检测抗体,建立了检测由异类Ig 形成的Ig/Ig 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Two - component -determined circulating im mune complexes,Ig/Ig - TCIC) 的ELISA 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健康人群进行检测,并按年龄组和性别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同一TCIC 的年龄组含量变化趋势依包被和酶标抗体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而不同TCIC 的年龄组含量变化趋势因酶标抗体相同而基本相同;TCIC 含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提示,在检测免疫复合物的ELISA 中,所得结果与所用何种酶标抗体以及复合物的分子比有关。深入研究Ig/Ig - TCIC 对阐明免疫网络中间产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检测狂犬病抗体IgG中的应用。方法:研制狂犬病抗原片和生产荧光血清,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实际应用效果。用研制的狂犬抗原片和荧光血清,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酶标检测狂犬病抗体的效果。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IgG是特异、稳定的,变异系数CV=4.9%。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ELISA同时检测狂犬病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率为92.89%,ELISA法阳性率为40.48%。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狂犬病抗体IgG特异性、稳定性好。狂犬疫苗免疫后应用该技术检测抗体,保证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