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张美君 《北方论丛》2014,(3):121-125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是否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鲍德里亚思想研究中的一个节点。虽然马克思与鲍德里亚都以商品为切入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二者面对"庞大的商品"时的思考却是不同的。马克思思考的是"庞大的商品"是如何产生的,其答案是资本的无限逐利推动无限生产,而无限生产需要无限消费才能实现剩余价值。鲍德里亚思考的是人为何需要如此多的商品,他的解答是社会区分的原则推动了人对商品的无限需求,无限的需求推动着无限的消费。鲍德里亚的分析不依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也没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产品的日渐丰富,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经的发展阶段。为探索人类未来社会合理的发展态势,众多学者围绕着消费社会的历史缘起、运作机制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展开了诸多探讨。对中外消费社会理论作系统的梳理,有助于对消费社会这一历史图景的理解和批判,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国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4.
闫方洁 《北方论丛》2012,(4):137-140
早期的鲍德里亚认为,符号法则构成了消费社会的首要法则。符号建筑在差异原则基础上,同时具有超强的意指性和永久的流动性,这使它顺利成为社会权利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平台上的所有物品都幻化成了符号,符号与消费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谋,符号消费为人们制造了平等、晋升和关切的幻觉,成为一种更加稳定的、无意识的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通过符号学的解读,鲍德里亚触碰到了消费社会权力再生产的隐蔽机制,同时他也显示出强烈的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精神创造者的鲍德里亚是近年来西方学界热烈讨论的重要思想家之一.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异化所具有的符号特征以及在西方发达的消费社会中消费异化所内在包含的唯心逻辑和强制性格.  相似文献   

6.
李娟 《江淮论坛》2013,(2):142-145
作为法国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鲍德里亚不仅对以消费主义为特质的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作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对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哲学上的批判性考察。虽然他的这种媒介批判理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是由于这种否定性批判割裂了符号逻辑与生产逻辑的内在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合理吸收,因而走向了马尔库塞式的大拒绝思路。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景观,符号消费及商业广告显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受众也不是一击就倒、毫无辨别力的"靶子",相反,今天的受众对传媒的负面信息具有很强的地域能力,文章从这个视角出发,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在建构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时,只把消费社会当作一个客观的事实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拘泥于非历史性的社会学方法,无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准确地把握批判和超越消费社会的路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时期由于撇开了对生产过程的正面分析而直接进入到对财富分配领域的批判性研究,因而还不具备历史地分析消费过程的思想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界定了生产过程对消费过程的决定性,但对消费过程本身有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19世纪50年代初期的思想过渡,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不仅从资本统治模式的复杂性的角度,深刻地指出了消费过程对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性,而且最终还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发展性的角度,阐释了由消费过程所滋生的观念拜物教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谢菡菡 《南方论刊》2013,(7):63-64,50
社会思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变得日益活跃,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面对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我们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待,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有指导性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在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尊重差异,对各种社会思潮科学加以批判和吸收,尽可能的求同存异,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李楠 《南方论刊》2022,(11):22-23+42
资本主义在当代呈现出的诸多新变化可从多种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本文以消费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回溯当代消费社会问题形成的历史脉络、阐释消费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分析过度消费对社会产生的负面作用和总结西方消费社会问题对中国现状的启示,以期管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鲍德里亚认为,物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从而使消费预期使用价值相分离乃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在古代(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贵族社会)物品也同样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只不过那是政治权力的产物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上去"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消费社会较之任何一种物品都确证着使用者政治身份的古代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处处离不开金钱的消费社会,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中国生活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中国国家生活主题的变迁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也是解析中国当代生活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的立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百年中国国家生活主题变迁的理论提升.由此,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生活第一性"原则,杜绝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抽象化、超历史、超民族化的错误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哲学中,对自由首先应当作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或价值论的理解和把握。属于自由的最内在本质诚然是以某种根本的必然性为前提的,但自由的获得是一个历史(时间)过程,而客观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生产、制度以及来自空间等等方面的因素)只是人们能够追求自由生活的前提,而不是自由生活本身的开始。对于高扬自由与物质生活、个性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两者不可兼顾的论点,需要认真省思和批判,但现在,这种省思和批判所具有的政治哲学的含义还未得到应有的估价。  相似文献   

13.
就其本质而言,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的要义是探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真正永恒的和持久的因素或关涉何谓最好的政治秩序的问题。然而,在人们习惯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称为时代的精神之后,对当前社会生活的特定“趋向”及其历史起源问题的思考,几乎取代了对永恒和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似乎也难以发现还有机会提出政治方面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真正属于当代,这个问题只有从思想上超越了现时代的那个本质性维度去领会才有可能。马克思对哲学的贡献可以说是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澄清了那些解决人类社会生活的最为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消费社会的叙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功胜 《江淮论坛》2009,(6):161-167
消费社会是当下文学所面对的文化语境。在现代文化工业的整合下,传统的小说叙事开始转型,面向市场写作成为文学边缘化时代的价值反拨,转型后的小说叙事以日常性和平面化为叙事特征,以欲望与趣味作为迎合消费阅读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世界大局、社会主义大局处于关键性时刻对关键性时代课题作出的关键性回答 ,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不朽之作。“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 ;又是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唯物史观。“南方谈话”不仅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更重要的是在坚持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是在新的时代历史条件下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把马克思主义 ,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等都有其创新性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直以来是我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要从社会主义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新大众哲学》在继承《大众哲学》以往优秀品格的基础上,从内容的更新、理论的更新、问题的更新三个方面,又一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新大众哲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新大众哲学》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以此为起点,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大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河北省难以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技术进步,因而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两者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文章试图在分析河北省利用外资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此关系的客观理解对促进河北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9.
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必须正确和充分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当代西方哲学这两种思想资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来看 ,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 ,不能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 ,作非此即彼的选择 ;努力寻找两者的共同点 ,以提供启示和借鉴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引领、主导作用 ,充分认识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我们要构建的当代中国新哲学。  相似文献   

20.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当代人的眼光去诠释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历史形态,从理论层面探讨解决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