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硒方式对叶用莴苣产量、含硒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施硒0.2 g · m~(-2)添加外源硒,4个叶用莴苣品种含硒量为:芳妮罗莎绿奶油红橡叶红。以芳妮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施硒(0、0.02、0.2、2、20 g · m~(-2))、叶面施硒(0、50、100、200 mg · kg~(-1))和硒浸种(0、50、100 mg · kg~(-1))3种方式添加外源硒,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叶用莴苣产量、品质、含硒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叶用莴苣的产量先升后降,总硒含量则显著增加,硒转化率也表现为先升后降,但均在80%以上;综合比较土壤施硒、叶面施硒和硒浸种对叶用莴苣产量、含硒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推荐叶面喷施硒100 mg · kg~(-1)为叶用莴苣最佳的添加外源硒方式和施硒量。  相似文献   

2.
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强、株型美观等特点,是锰矿废弃地污染治理的重要备选植物。以野胡萝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锰浓度(0~2 000 mg·kg~(-1))条件下野胡萝卜幼苗的生长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野胡萝卜幼苗生长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100~500 mg·kg~(-1)锰胁迫可有效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当锰浓度高于1 500 mg·kg~(-1)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其株高、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均较对照降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野胡萝卜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500 mg·kg~(-1)锰胁迫下达到最大值;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野胡萝卜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浓度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应对锰胁迫,从而在较高浓度锰胁迫下维持植株正常生长,表现出较强的耐锰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和鸢尾(I. tectorum)2种耐性不同的鸢尾属植物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10、120 mg/L Cd胁迫下2种鸢尾幼苗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以及根系生长等的生理耐性差异.结果表明:10 mg/L低Cd胁迫和120 mg/L高Cd胁迫均导致2种鸢尾幼苗叶片膜透性(CMP)增加;马蔺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在低浓度Cd胁迫下增加,高浓度Cd胁迫下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增加;鸢尾根系活力在低浓度和高浓度Cd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随Cd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富硒载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红色纳米硒对黑木耳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黑木耳的富硒能力。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硒浓度为10 mg·kg~(-1)~50 mg·kg~(-1)时,黑木耳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中的总硒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并于硒浓度为50 mg·kg~(-1)时子实体产量达到最大;当硒浓度高于50 mg·kg~(-1)时,子实体产量降低。黑木耳子实体中硒含量分析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强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且子实体中硒含量与硒加入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天祥  顾欣  孙权 《北方园艺》2016,(20):44-49
针对设施黄瓜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以"津春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以灭菌石英砂为基质,施加不同浓度的酚酸进行砂培试验,探讨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生物量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kg~(-1)苯丙烯酸对叶绿素含量和茎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00~1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增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2种酚酸浓度为30~50mg·kg~(-1)时,促进地上部鲜质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酚酸浓度升高对地上部鲜质量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mg·kg~(-1)苯丙烯酸显著促进根冠比增加且有利于根系生长。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对幼苗地下部鲜质量、主根长和根体积抑制作用显著。50~150mg·kg~(-1)酚酸处理显著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2种酚酸浓度为30~150mg·kg~(-1)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相似效应,大于200mg·kg~(-1)对POD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之升高。由此可见,砂培条件下,低浓度(30~50mg·kg~(-1))酚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g·kg~(-1))酚酸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酚酸对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螯合剂对草坪植物高羊茅发育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思予  多立安  赵树兰 《园艺学报》2017,44(11):2186-2194
以盆栽高羊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3、6、9、12和15 mmol·kg~(-1))生物可降解螯合剂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utamic acid N,N-diacetic acid tetra sodium salt,GLDA)和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盐(Iminodisuccinic acid sodium salt,IDS)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GLDA和IDS处理对高羊茅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高浓度的抑制作用更强。对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6 mmol·kg~(-1)处理生物量达到最大;而所有螯合剂处理均显著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螯合剂(3、6和9 mmol·kg~(-1))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含量。螯合剂对SOD和CA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则随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表明添加螯合剂对高羊茅构成了逆境胁迫。鉴于此,在两种螯合剂应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时,以低浓度(6 mmol·kg~(-1))施加为宜,并且可以考虑在植物收获前几天施加或分次加入。  相似文献   

7.
以二月兰为试材,研究不同β-氨基丁酸(BABA)浓度(0.25、0.50、1.00、2.00 mmol·L~(-1))对NaCl胁迫下二月兰幼苗生长指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随着BABA处理浓度的增加,二月兰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物量、根系生长指标、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在0.25 mmol·L~(-1)时降幅达最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0.50 mmol·L~(-1)时增幅达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0.25 mmol·L~(-1)变化最显著,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表明0.25、0.50 mmol·L~(-1)浓度的BABA处理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硒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白"黄瓜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方式,研究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蛋氨酸硒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40mg·L~(-1)的蛋氨酸硒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其中,20mg·L~(-1)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增加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SOD、POD、APX)活性、抗氧化物质(GSH、AsA)含量,说明适宜浓度蛋氨酸硒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毒害具有保护作用,且20mg·L~(-1)的蛋氨酸硒缓解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水培苦苣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花叶苦苣品种为材料,以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为基本营养液,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0、0.05、0.10、0.50、1.00、2.00、4.00mg·L~(-1))对苦苣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苦苣的叶长、叶宽、单叶鲜样质量,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当营养液中亚硒酸钠浓度为1.00mg·L~(-1)时,苦苣生长良好,营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春季栽培模式下,以‘香9608’、‘庆元9015’和‘香908’为供试品种,在培养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当培养料中硒含量为30 mg·kg~(-1)时,‘香9608’的富硒能力明显高于‘庆元9015’和‘香908’。以‘香9608’为供试品种进行实验,当培养料中硒添加量为0~60 mg·kg~(-1)时,随培养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菌盖中总硒含量也增加;当培养料中硒添加量≤8 mg·kg~(-1)时,菌盖中总硒含量与培养料中硒含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1),且子实体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子实体各个部位的总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当培养料中硒添加量为0~1 mg·kg~(-1)时,随培养料中硒含量增加,菌盖和菌柄中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降低;当培养料中硒添加量为1~4 mg·kg~(-1)时,菌盖和菌柄中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分别保持在57.48%~62.73%和40.63%~46.10%。用富硒米糠替代常规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香9608’,菌盖和菌柄中总硒含量随着富硒米糠添加比例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富硒能力高的豇豆,以12份豇豆材料为试材,在高质量分数硒(10 mg·kg-1)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豇豆各器官生物量和硒含量。结果表明,在幼苗试验中,15282-1根系、茎秆、叶片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最高;17300的根系硒含量最高;3F回-14-4红籽的茎秆硒含量最高;Fy-1的叶片和地上部分硒含量最高。在成株试验中,15282-1根系和叶片生物量最高;15279的茎秆生物量最高;17F11Z-红-1-1-红的果荚生物量最高;FHG-3-1-1-2的根系和果荚硒含量最高;HF1013-25-2-1-1的茎秆和叶片硒含量最高。综上所述,豇豆不同器官对硒的富集能力不同,其中豇豆根系对硒的富集能力较强。15282-1的幼苗硒富集能力较强,FHG-3-1-1-2、HF1013-25-2-1-1和3F回-14-4红籽的成株硒富集能力均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油菜为胁迫试材,采用水培的试验方法,设置了4个镉水平(0、1、5、10 mg·L~(-1))处理,研究了Cd胁迫对油菜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亚细胞Cd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以期为蔬菜的重金属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增加,油菜根系活力、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体积均先升高后降低,油菜根部和叶部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呈现逐渐减小趋势。油菜富集Cd的比例分配趋势表现为细胞液细胞器细胞壁,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大,油菜各个亚细胞组分Cd含量增加,与1 mg·L~(-1)相比,5 mg·L~(-1)和10 mg·L~(-1)处理下油菜根部和叶部细胞壁和细胞器Cd所占比例增加。油菜各化学形态Cd含量趋势为F_(NaCl)F_(HAC)F_(H_2O)F_(eth)F_(HCl)F_(res),且其含量均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油菜根部和叶部氯化钠提取态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吸附Cd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硒对菠菜抗氧化系统及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硒对菠菜的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过氧化氢酶(CAT)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等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 、过氧化氢(H2O2)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硒( ≤0. 1 mg·L-1) 促进了菠菜的生长, 而高浓度硒(1. 0 mg·L-1) 抑制生长; 低浓度硒提高了SOD、CAT及GSH2PX活性, 而APX和DHAR 活性则随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AsA 含量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H2O2 含量先随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但在高硒浓度时又上升。总之, 适量的硒处理能增强菠菜的抗氧化能力,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中蔬4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Se)对75mmol·L-1 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010mmol·L-1的外源硒通过提高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和伤害;0.200mmol·L-1的高浓度硒处理显著降低了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从而加剧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而过高的外源硒浓度(0.500mmol·L-1)则直接导致了番茄幼苗植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园土壤和树体的硼素营养状况及其与果实粒化的关系。【方法】采集平和县314个蜜柚园土壤、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硼素营养和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蜜柚园土壤有效硼含量(w,后同)范围为0·05~4·61 mg?kg~(-1),平均值为0·77 mg?kg~(-1),土壤有效硼低量(0·5 mg?kg~(-1))、适宜(0·5~1 mg?kg~(-1))和高量(1mg?kg~(-1))的比例分别为43·57%、33·54%和22·89%,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硼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明显的表聚特征。蜜柚叶片硼含量范围为9·61~252·02 mg?kg~(-1),平均值为72·47 mg?kg~(-1),叶片硼含量属于低量(15 mg?kg~(-1))、适宜(15~50 mg?kg~(-1))和高量(50 mg?kg~(-1))的比例分别为0·32%、24·84%和74·84%。叶片硼高量的比例显著高于土壤有效硼高量的比例,说明含硼叶面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叶片硼含量高的主要原因。蜜柚果实硼含量范围为1·13~57·50mg?kg~(-1),平均值为14·07 mg?kg~(-1),果实硼含量8~16 mg?kg~(-1)和高于16 mg?kg~(-1)样品汁胞严重粒化(粒化率40%)的比例分别较硼含量低于8 mg?kg~(-1)的样品提高了31·87%和31·8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硼含量与果实Ca/B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y=304·81x-0·63,r=0·77**),果实汁胞严重粒化(粒化率40%)的比例随Ca/B比值的提高而降低。【结论】平和县蜜柚园土壤和叶片均存在硼过量的问题,硼过量可能会增加蜜柚果实汁胞粒化的风险,施用含钙肥料、提高果实Ca/B比值,可缓解果实汁胞粒化的程度。平和县蜜柚生产应限制含硼叶面肥的过量使用,增加含钙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九粒白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与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九粒白"的实生幼苗为试材,采用砂培法研究了15、30、60、90、150和200mmol/L的NaCl胁迫下,植株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性生理(脯氨酸、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胁迫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SOD、POD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于30、150、90mmol/L时达到最大值,是对照的112%、198%和219%。叶绿素a、b含量随Na+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MDA、脯氨酸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丰盛骄王’茄子为接穗,以"190-1-8""RS-2""RS-5"‘亲情’"野生番茄"为砧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硒富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促进茄子硒富集的砧木。结果表明:5种砧木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茄子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野生番茄"的增加效果最佳。不同砧木也提高了茄子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砧木对茄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RS-2"和"野生番茄"增加了茄子接穗的硒含量和硒富集量,且以"野生番茄"的增加幅度最大。因此,"RS-2"和"野生番茄"作为砧木既能促进茄子的生长,还能促进茄子对土壤硒的吸收与富集,有利于富硒茄子的生产,其中"野生番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生物炭缓解铜胁迫对盘菜幼苗伤害的调节作用机制,以温州盘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3%、5%)对铜胁迫(300mg·kg~(-1))下盘菜种子萌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生长性状、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缓解由铜胁迫造成的盘菜种子萌发抑制;铜胁迫下盘菜幼苗生长缓慢,以及生长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所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酶(SOD、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活性氧清除系统酶(SOD、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综上可见,生物炭可以提高铜胁迫下盘菜苗期的抗氧化能力和对铜胁迫的耐受性,缓解铜污染对盘菜幼苗的伤害,利于调节盘菜幼苗的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甘氨酸态氮对普通白菜幼苗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在水培条件下比较了2个普通白菜品种(华王和五月慢)4个甘氨酸(Gly)浓度水平下(0、2.5、5.0、10.0、20.0mmol·L~()-1))全株干质量、总氮含量、总碳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普通白菜品种幼苗干质量、总氮含量、总碳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均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2.5~10.0mmol·L~()-1)处理下2个普通白菜品种幼苗干质量、总氮含量、总碳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谷草转氨酶活性、根系谷丙转氨酶活性大多显著高于对照;20.0mmol·L~()-1)处理下2个普通白菜品种幼苗干质量、总碳含量、总氮含量及大部分酶活性基本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五月慢幼苗干质量、地上部总氮含量、地上部和根系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综上,适宜浓度的甘氨酸态氮处理下植株较高的GS、GOGA活性及根系NR、GOT、GPT活性有利于普通白菜对甘氨酸的同化利用,从而促进普通白菜的生长和碳氮积累。  相似文献   

20.
硼对平邑甜茶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芬  田歌  刘晶晶  于波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7):1244-1250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运用~(15)N同位素示踪和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不同供硼(硼酸0、1.0、2.0、3.0、4.0、5.0和6.0 mg·L~(-1))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硼酸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幼苗的全氮量及~(15)N吸收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4%和75.0%。随供硼水平的增加,植株氮素利用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 mg·L~(-1)硼酸处理时最大,为14.8%,是对照的1.8倍。施硼处理对幼苗的~(15)N分配率有一定的影响,3.0 mg·L~(-1)硼酸处理的根系~(15)N分配率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非损伤微测结果显示,3.0 mg·L~(-1)硼酸处理时,平邑甜茶根系对NO_3~-有强烈吸收且内流速度达到最大,在缺硼和高硼(硼酸0和6.0 mg·L~(-1))处理时有明显外排趋势。因此,3.0 mg·L~(-1)硼酸处理最有利于平邑甜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的提高和氮素的吸收利用,而低硼和过量供硼均会抑制根系生长及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