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镀镍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镀镍(EN)工艺所获得的非晶态Ni-P合金,具有高耐磨性和耐蚀性。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迅速发展和应用。本文着重讨论了化学镀(Ni-P)镀层的性能,溶液组成及其作用、工艺条件和主要反应,并提供了化学镀(Ni-B)合金以及多元化学镀镍、低温和超低温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pH值对中温化学镀镍-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化学镀镍-磷技术作为表面强化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为了研究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温化学镀镍工艺,以醋酸钠为缓冲剂,以乳酸为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沉积速度、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镀速的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镀速逐渐增加,镀层磷含量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硬度和腐蚀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为5.1时,镀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合金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于通常工艺条件下形成的化学镀镍层,实际上是非晶态Ni-P合金层。这说明非晶态合金镀层早巳在不知不觉中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了。由于在水溶液中通过化学镀和电镀可以形成品种繁多的非晶态台金镀层,而且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将具有高耐蚀性的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过渡层应用于镁合金酸性化学镀镍过程。通过SEM和XRD对比研究传统碱性化学镀Ni-P过渡层与新型Ni-Sn-P过渡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并测试过渡层与AZ31镁合金之间的结合力。采用孔隙率、过渡层在p H=4.5的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以及10%HCl浸泡实验研究过渡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过渡层对于直接在镁合金表面进行酸性化学镀Ni-P合金是必不可少的。在相同厚度(~6μm)条件下,与传统化学镀Ni-P过渡层相比,化学镀Ni-Sn-P过渡层的非晶化程度更高,表面平整致密,镀层无孔隙,结合力强,耐蚀性更高。最重要的是,以化学镀Ni-Sn-P为过渡层可以成功地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低温、高速、高稳定性化学镀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P非晶态合金镀层作为一种功能镀层,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静电防护性能以及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在酸性镀液中进行的化学镀沉积Ni-P非晶态合金镀层,温度一般较高,使化学镀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对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金属化.因此,低温、高速化学镀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同时,镀液的稳定性是化学镀能否顺利施镀以及降低化学镀成本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对国内外低温、高沉积速度化学镀镍及镀液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了化学镀镍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孙中子  孙瑞峰 《表面技术》1992,21(5):212-215
研究了黄铜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工艺。对镀层的成分、结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采用酸性镀液施镀,可得到结合力强,磷含量大于12%,非晶态结构的Ni-P合金镀层;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镁锆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张振忠  陆春华  崔升  沈晓冬 《表面技术》2005,34(6):48-50,53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直接化学镀镍比预浸锌后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案,更利于提高镀速、降低镀层孔隙率;3)采用所推荐的化学镀工艺,获得了与基体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Ni-P非晶镀层,其平均镀速为11.44 μm/h,镀层硬度比合金基体提高10.7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化学镀液pH值、温度及施镀时间对Mg-12Li-2Al-2Zn合金表面镀镍层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锂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参数是:pH=7±0.2,温度(80±2)℃,施镀时间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获镀层厚度13~15μm,显微硬度435 HV左右,镀层结构为Ni-P非晶态.  相似文献   

9.
《表面工程资讯》2005,5(5):47-48
电沉积复合镀层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甲基磺酸盐电镀锡银合金工艺的研究;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P合金工艺的研究;中温化学镀镍磷复合加速剂的研究;化学复合镀(Ni-P)-CeO2工艺及性能的研究;镀锌植酸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化学镀镍镀层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其产生原电池腐蚀的趋势,提高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锡酸盐化学转化膜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锡酸盐转化膜层,然后通过直接化学镀镍技术在该膜层上沉积Ni-P镀层。利用SEM、EDS、浸泡析氢、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耐蚀性。结果锡酸盐转化膜由细小均匀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颗粒之间存在空隙,为直接化学镀镍时镍磷的初始沉积提供了可能。化学转化膜表面沉积的化学镀镍层均匀致密,形成典型的胞状结构。基体-化学转化膜-化学镀Ni-P合金层三者之间的结合良好,保证了复合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结论化学镀Ni-P层能够在不经过钯活化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在锡酸盐转化膜上沉积,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了Ni-P阴极性镀层与阳极性镁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Ni-P镀层局部缺陷对整体防护效果的影响,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涡流测厚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盐雾腐蚀试验箱、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以微弧氧化为预处理,以硫酸镍为主盐的镁合金"无氟酸性"化学镀工艺及其镀层性能。获得Mg-Al-Zn合金耐蚀性较强的微弧氧化层,并确定了微弧氧化工艺,即:起始电压为265 V,占空比为12,频率为500 Hz,电流0.75 A,正脉冲数48,时间20 min。在微弧氧化层上进行了化学镀镍,获得了Mg-Al-Zn合金微弧氧化-化学镀镍复合镀层。结果表明:镀镍层为低磷镍镀层,其中含镍89.42%,含磷2.51%;复合镀层明显提高了Mg-Al-Zn镁合金的腐蚀电位,提高了Mg-Al-Zn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电镀/化学镀双层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龙  熊英  程涛 《表面技术》2010,39(6):16-17,62
在45学镀Ni-P合金层进行对比,采用中性盐水、酸性盐水和浓盐酸浸泡实验考查了镀层的耐蚀性能,采用热震实验和锉刀实验考查了镀层的结合强度,并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硬度.结果表明:电镀/化学镀双层镍在较薄时就具有与单层Ni-P合金镀镍层相当的耐蚀性能,且与钢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加入硫酸铜和光亮剂,成功研制了一种钢铁件的全光亮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检测了镀液和镀层性能,探讨了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i-Cu-P合金镀层结晶细致、光泽高,具有较高的装饰性,镀层耐蚀性、耐磨性和镀液稳定性优于酸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化学镀镍磷已形成了完善的工艺,获得镍磷合金的化学镀镍槽液,一般又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由碱性槽液中获得的镍磷镀层其含磷量均小于7%,一般介于2~5%之间,均在较低温度下操作(35~60℃),用于塑料和其他非金属基体上沉积镍层。酸性槽液中获得的镍磷  相似文献   

15.
熊林利  黎学明  王涛  徐珂 《表面技术》2020,49(1):180-186
目的探究尼龙66化学镀最佳粗化工艺,优化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工艺,比较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镍-铜及化学镀铜-镍工艺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过稀盐酸/乙酸水溶液以及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后的尼龙66织物化学镀镍,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效果,对比两种粗化方案,用化学镀铜沉积速率及质量损失率反映化学镀镀覆效果,探索出次亚磷酸钠的最佳镀铜配方,确定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法兰同轴测试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及经过化学镀镍后镀铜和化学镀铜后镀镍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稀盐酸/乙酸水溶液粗化后,织物镀层易脱落;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后,镀层覆着力强。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最佳镀铜工艺为:硫酸铜20 g/L,硫酸镍8 g/L,次亚磷酸钠70 g/L,硼酸35 g/L,p H10.2~10.6,时间20min,温度75℃。化学镀铜后化学镀镍得到的织物屏蔽效能达70d B。结论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效果最佳,比使用稀盐酸/乙酸水溶液处理的镀层更均匀致密。化学镀镍所得镀层为非晶态物质,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所得镀层为晶态物质。化学镀铜后镀镍织物镀层更为致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铜-镍的质量增加率大于化学镀镍-铜,屏蔽效果优于化学镀铜、化学镀镍-铜。  相似文献   

16.
低磷化学镀镍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化学镀镍磷合金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获得低磷含量的镍磷合金镀层的工艺参数,研究了镀液中的络合剂A、络合剂B、pH值等对镀层磷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了较低磷含量的镍磷合金镀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以船用铜合金镍铝青铜为基体,采用酸性化学镀溶液体系制备镍磷合金镀层,对该镍磷镀层的界面结合情况及其强度、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组成、硬度、耐海水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镀层为高磷非晶镀层,组织均匀致密,无孔隙等明显缺陷,界面结合强度高,同时硬度较高(646 HV),耐海水腐蚀性能明显优化。可见采用化学镀镍磷合金对镍铝青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保护基体材料,延长其在海水中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与油气田防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单介绍了镍磷化学镀的特性、影响因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以及工艺原理,采用Ni-P镀层及Ni-Fe-P镀层在油气田防腐过程中的应用,说明镍磷镀层的防腐机理及作用.结果表明,镍磷化学镀层具有优良的抗CO2及应力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艺条件对碳钢表面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碳钢在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耐腐蚀性能欠佳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化学镀就是提高碳钢耐腐蚀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以碳钢为基底进行酸性化学镀镍磷工艺的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温度、pH值对碳钢化学镀镍层沉积速率及腐蚀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镀层的形貌及成分作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碳钢化学镀镍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5~5.2,温度在70℃左右。在该工艺条件下对碳钢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可获得光亮、细致、均匀、附着力强、耐蚀性好的镀层。由镀层成分分析可知,镀层中Ni质量分数为87.53%,P为9.26%。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强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零部件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