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钱塘江河口段动力沉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钱塘江河口水动力和沉积物分析成果,探讨钱塘江河口动力沉积特性,作者认为,钱塘江河口以潮动力作用为主,但洪季流对河口段动力沉积有重要影响,钱塘江河口沉积物以跃移质为主,仅河口上段发育流影响下沉积的推移质量和县移质。  相似文献   

2.
以群岛海域典型峡道--龟山水道为例,在验证良好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阻力法概化发电机组的近区影响,对不同潮流能提取功率系数条件下的区域远场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从水位、流速时空变化及平均潮流能功率密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峡道潮流能提取对周围海域远场水动力的影响.模拟计算显示,发电机功率系数取0.5时影响比0.3时大,但影响基本局限在5 km范围内;2种情况下,周围海域水位的变化都在5 cm以内;潮周期内,急流时刻流速影响最大;机群内部及上下游流速都减小,而机群两侧及邻近水道流速会增大;平均功率密度的减小沿机群周围分布,且偏向于优势流方向,同时机群两侧和邻近水道平均功率密度会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群岛海域典型峡道——龟山水道为例,在验证良好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阻力法概化发电机组的近区影响,对不同潮流能提取功率系数条件下的区域远场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从水位、流速时空变化及平均潮流能功率密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峡道潮流能提取对周围海域远场水动力的影响.模拟计算显示,发电机功率系数取0.5时影响比0.3时大,但影响基本局限在5km范围内;2种情况下,周围海域水位的变化都在5cm以内;潮周期内,急流时刻流速影响最大;机群内部及上下游流速都减小,而机群两侧及邻近水道流速会增大;平均功率密度的减小沿机群周围分布,且偏向于优势流方向,同时机群两侧和邻近水道平均功率密度会增大.  相似文献   

4.
近代洞庭湖沉积与孕灾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洞庭湖区不同沉积部位的22个钻孔取样和^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分析,洞庭湖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可达2.33cm/a,不同的沉积部位沉积速率也有较大的差异。由于19世纪以来四口分流形成,大量长江的泥沙进入洞庭湖,近50年的水文资料表明,洞庭湖83%的泥沙淤积来源于长江。由于人类围垦、上游森林砍伐和洲滩堤坝的逐年加高,洞庭湖水面减少了2/3,洞庭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已迅速减弱。洞庭湖的演变变化过程直接影响到长江中游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金塘水道位于舟山本岛西南面,甬江口的东侧(图2),是一个在一定的区域地质发育的背景上,由潮流的长期冲蚀作用而形成的潮流峡道(或称潮流深槽).这类潮流峡道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多岛屿地区,如浙江的舟山,福建的厦门等地,常常是天然优良港址所在.从1976年春开始,我们先后在金塘水道南北岸进行了两年的勘测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沿岸和水道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与地形交通等.1978年又进一步开展详细的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底曹娥江河口大闸建成并开始试运行,大闸的兴建阻挡了钱塘江潮流的上朔.平时大闸关闸挡潮,阻挡外海泥沙进入上游江道;洪水期开闸放水,逐步带出建闸前淤积在河床上的泥沙.闸上江道的冲淤特性由建闸前的“洪冲枯淤”转变为建闸后的“单向冲刷”,泥沙运动规律的改变将会加剧水流对两岸防洪堤的冲刷,也会对沿江涉水工程(如跨江大桥)的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用二维动床泥沙数学模型,考虑曹娥江大闸调度原则,并按水文年(1962~2005年)重演方式,对建闸后闸上江道冲淤演变情况进行了长系列反演计算,同时对堤防可能的险工险段及河床最大冲深进行了预测,可供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北仑港区的风、浪特征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用多种方法推算了该港区的设计波要素,并给定了经验关系式.还对推算没计波要素的重现期组合问题和波浪与水流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推算设计波要素时不宜采用风速、潮位、波浪的同须率组合法,在峡道地区还必须研究波浪与水流共存引起的和互作用问题.木港区波浪与水流以斜向顺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杭州湾南岸HZW1907长84 m及甬江口YJ19-02长9 m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沉积物粒度变化、黏土矿物特征,探讨杭州湾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源区风化程度、水动力条件变化、物质来源及环境演变情况。根据岩性粒度特征及黏土矿物变化规律,将HZW1907柱状样划分为4个沉积阶段:阶段1(0~26 m)、阶段2(26~49 m)、阶段3(49~70 m)、阶段4(70~84 m)。阶段4和3处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沉积物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为主,处于湖泊河床相、泛滥平原相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强。阶段4黏土矿物组合较复杂,高岭石、蒙皂石占比异常高,阶段3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组合类型为主,2个阶段沉积物受钱塘江物质输入影响巨大,同时部分受长江物质影响,气候环境由温暖湿润转为温凉偏湿,源区经历较强风化过程。阶段2和1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粒度较细,水动力条件较弱,处于近岸潮坪相及河口湾相沉积,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均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为主,指示全新世(约10.8 ka BP)以来杭州湾沉积物主要受长江物质输入影响,经历温凉偏湿—冷凉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程度较弱。甬江口YJ19-02柱状样沉积物类型为粉砂及砂质粉砂,水动力条件较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沉积物主要由长江物质输入,处于相对稳定、偏寒冷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过程较弱。柱状沉积物粒度、黏土矿物在垂向上的变化及组合特征为研究区及邻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古环境状况提供了有效指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半圆形粗糙元壁面对颗粒沉积的影响,分别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求解流场与颗粒运动轨迹,并结合临界速度判别颗粒沉积的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半圆形粗糙元参数(e/D,p/e)的通风管道计算域,研究了1~10 μm颗粒沉积速度变化及沿气流方向颗粒的沉积趋势,分析了流场所引起的湍流变化对颗粒沉积的影响,与相同参数下的方形粗糙元壁面颗粒沉积特性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粗糙元参数对颗粒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半圆形壁面颗粒沉积速度小于同参数下的方形壁面颗粒沉积速度,这是由于半圆形壁面的回流区相对方形粗糙元更小,捕捉颗粒能力差,半圆形粗糙元流体附壁效应导致半圆形粗糙元拦截效率较低。当e/D=0.02,p/e=3时,颗粒沉积速度变化较大,但在其余参数下变化并不大。半圆形粗糙元壁面的迎风面是颗粒沉积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超细(7~15nm)、理想化学剂量(N/Si=1.314)、无团聚的非晶纳米氮化硅粉体.为了提高粉体的纯度,在传统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加一束正交的紫外光束.以促进NH3分子光解,从而减少游离硅的存在,提高N/Si原子数比.观察到了红外吸收光谱中的“蓝移”和“宽化”现象.并认为这些现象是由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造成的.同时,红外吸收光谱的反常现象也验证了粉体的纳米特性.  相似文献   

11.
离散型连接件构成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中存在反应气体容易产生涡流和较小压降等问题, 影响电池的输出功率. 本文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 建立离散型连接件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 考虑其气体流量、组成、质量以及电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离散型连接件电池阳极和阴极内反应气体的流速、流道阻力和浓度对电池工作性能的影响, 并与相同工况下的平直流道型连接件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维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离散型连接件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流道内的气体流速较大, 气体浓度下降较慢, 有较强的流道传质能力, 与平直流道型连接件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比, 离散型连接件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提升了61.27%.  相似文献   

12.
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技术中, 雷诺修正系数相关的研究对于提高计量精度有重要作用. 为研究矩形流道的雷诺修正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对矩形流道在常温常压流量较小情况下进行仿真, 结果发现: 矩形流道层流状态下的雷诺修正系数与雷诺数呈线性相关. 保持压强、体积流量不变,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仿真及拟合, 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雷诺修正系数与雷诺数的线性关系依然满足.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 对矩形流道湍流状态下的雷诺修正系数与雷诺数关系进行研究, 通过改变温度、压强和体积流量进行仿真及拟合发现, 矩形流道湍流状态下雷诺修正系数与雷诺数呈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明尼苏达泛函2006(M06)和明尼苏达泛函2015(MN15)方法,结合自洽场理论的溶质全电子密度溶剂化(solvation model based on desity,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锰配合物(Mn(Ⅱ))的旋光异构。研究结果表明,S-Ala·Mn2+S-Mn(Ⅱ))可在a、b、c和d 4个通道旋光异构,a通道H以O为桥迁移,b通道H以O和N顺次为桥迁移,c通道H以N为桥迁移,d通道H以Mn(Ⅱ)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c通道最具优势,决速步能垒为220.8 kJ·mol-1;a和b通道同为亚优势通道,决速步能垒为254.8 kJ·mol-1;d通道为劣势通道,决速步能垒为293.3 kJ·mol-1。在水分子(簇)作用下,c通道决速步能垒降至155.1 kJ·mol-1;a和b通道决速步能垒降至165.8 kJ·mol-1;d通道仍为劣势通道,且S-A·Mn无法在该通道旋光异构。水液相下S-A·Mn很难消旋,Mn(Ⅱ)用于生命体补充二价锰和α-丙氨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流体经过弯管易产生二次流、涡流等扰流情况,使流道内流速分布不均匀,会对流量计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为研究扰流对流量计的影响,利用建模与模拟仿真方式,对G16型号单流道流量计在入口管道为双弯管及半月双弯管情况下的计量效果展开研究,计算两种情况下相对于入口管道为直管时的流量误差度,以此表明单流道流量计在安装弯管时,扰流给测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NaSch模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旨在反映雨雪天气时道路湿滑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司机驾驶车辆更加谨慎的特点. 考虑谨慎司机的不同比例,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一组基本图, 发现含有不同比例的谨慎司机对交通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并通过车辆的时空演化图, 从微观的角度对恶劣天气时交通流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揭示了在雨雪等恶劣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的机理, 与实际交通特征相吻合. 因此模型能够部分地反映恶劣天气时交通流的微观特性, 同时也证明了司机的驾驶行为对交通拥堵的形成确实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湖北网湖^137Cs、^210Pb计年与沉积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性核素^137Cs和^210Pb计年法测定百年来湖北网湖沉积物的年代,据此计算出网湖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2种计年方法测得的沉积速率基本一致,以1954年和1963年为时标,^137Cs测得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594cm·a^-1和0.557cm·a^-1。^210Pb计年法CIC模式计算得到网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56cm·a^-1.CRS模式得到百年来网湖沉积速率变化较大,20世纪50年代以前,平均沉积速率为0.2cm·a^-1左右;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平均沉积速率上了一个台阶,约为0.4cm·a^-1;80年代中期以后平均沉积速率攀升至约0.6cm·a^-1,网湖沉积速率变化与湖区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复杂,人们至今对此所知甚少.本文试图基于实测水流与沉积筑料,系统地探讨既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通过该河口沉积物中推移组分计算,结合悬移质粒度分析认为,推移质是既江河口主槽的主要造床物质,水下沙洲及拦门沙等堆积地貌亦系推移质造床的产物.文章进一步根据作者新近提出的方法,获得全年逐时推移质输沙率及逐潮输沙量,藉以初步揭示不同皿潮流组合下推移质运动的时变特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具有超耗散(-Δ)5/4的Navier-Stokes方程是适定的.许多学者研究了具有弱超耗散的问题.去除Navier-Stokes方程中一些不同方向的超耗散分量,在一些额外的条件下,可以证明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本文推导出从u2和u3的方程中去除沿x3方向的超耗散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从所有方程中去除沿x3方向的超耗散,则本方法无法获得此问题的适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