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敏核不育水稻61kD特异性蛋白质的纯化和N—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台  童哲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10):772-776
用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制备型等电聚焦纯化了曾报道的光敏核不育水稻 (Oryza sativa)农垦 58S叶绿体的特异性蛋白质 P2 ,得到 SDS- PAGE和等电聚焦 (IEF )纯的 P2。经 SDS- PAGE和 IEF测定 ,该纯蛋白质的分子量是 61 k D,等电点是 5.8。现称 P2为 P6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P61的 N-端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和大麦叶绿体 ATPaseβ亚基的 N-端氨基酸序列同源。  相似文献   

2.
在线的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 ,作为一种二维的分离系统 ,对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亚型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系统通过使用中性的涂层毛细管 (80cm长 )、动态的毛细管位置调整方法和鞘流液接口得以建立。蛋白质首先在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根据它们等电点的差异得到分离 ,然后被电喷雾质谱鉴定。已聚焦好的蛋白质区带通过结合阴极移动和重力移动的方法从毛细管中流出而进入质谱仪。由于在此特定情况下这种方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 ,有三种血红蛋白A和镰刀型血红蛋白的亚型 (具有几乎相同的电荷分布和分子质量 ,但它们的等电点差异在 0 .0 4到 0 .0 8之间 )和两种乳球蛋白A的亚型 (等电点差异为 0 .6 )被检测到。这些蛋白质亚型的等电点、相对含量和分子质量都通过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同时得到了确定。  相似文献   

3.
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分析技术对武汉地区生长的主要过敏原———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花粉的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析。应用三氯乙酸法提取葎草花粉总蛋白质,通过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获得了完整的葎草花粉全蛋白质图谱。应用专业分析软件(Im ageM aster 2D)对电泳图谱分析表明:通过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PAGE电泳,有122个不同的蛋白质组分被检测出来,并进一步确定每个蛋白质相应的分子量、等电点和相对含量。研究中获得的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是我国葎草花粉变应原蛋白质第一张完整的蛋白质图谱,将为今后葎草花粉中致敏蛋白质的检测、分离、基因克隆和变应原的标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建立了大肠癌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实验条件,对样品的处理、水化、等电聚焦、凝胶平衡等步骤进行了优化,成功地获得了大肠癌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癌组织样品经3次重复实验共获得蛋白质斑点数1 186±46个,蛋白质斑点位置在IEF方向平均偏差为1.67±0.29 mm,在SDS-PAGE方向为1.41±0.16 mm,蛋白质表达量的相对标准差为6.67 %±2.25 %.经ImageMaster 2D Elite软件初步分析后发现了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薄层等电聚焦分析电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等电聚焦是利用两性载体电解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pH梯度,使得蛋白质、酶及多肽按其各自不同的等电点聚焦在相应的pH位置上,以便达到分离的目的。薄层等电聚焦分析电泳可以在一块薄层胶片上分析多个样品,操作方便、分辨率高,所以被人们广泛地采用。本文介绍一种简便的薄层等电聚焦分析电泳装置,它适用于我们现有的一般实验室条件,勿需进口成套贵重设备,同样能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1.电泳装置的配备我们自制了简易的电极架(图1)。上架用  相似文献   

6.
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麦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A型、E型、T型)及其相应同核保持系萌动胚及动幼芽可溶性蛋白。发现雄性可育系等电点(pI)为4.90的蛋白质成数量高于相应的不育系;pI为6.85的蛋白质可能是T型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pI为7.6的蛋白质可能为津丰A不育系特有的区带。表明细胞质来源不同的不育类型,其萌动胚及动芽可溶性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差异明显,有可能作为鉴别它们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山黧豆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蛋白质的不同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于样品制备。对IPG胶条的选择,第一向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泳程序及参数、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裂解液中加入Tris-base作为蛋白酶抑制剂,等电聚焦电泳时延长低电压的电泳时间(30V、12h,500V、1h,1000V、2h)以促进盐离子泳出的方法对山黧豆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考马斯亮蓝和银染复合染色法进行凝胶染色,能够获得蛋白点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说明用优化后的方法建立起的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样品制备质量好,电泳分辨率高,完全适合于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离散量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基于蛋白质的结构类型决定了它的二级结构序列的概念,用二级结构序列参数Nα,Nβ,Nβaβ,N(βαβ)构成离散源,并计算离散量D(Xα),D(Xβ),D(Xα+β),利用离散增量预测蛋白质的结构类型,它是由这个蛋白质的离散量D(Xn)与四个标准离散D(Xα),D(Xβ),D(Xα/β),D(Xα+β)之间离散增量的最小值所决定的,预测结果表明,准确率分别达到84.8%(标准集)和83.3%(检验集)。  相似文献   

9.
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3 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A 型、E型、T型)及其相应同核保持系萌动胚及幼芽可溶性蛋白. 发现雄性可育系等电点(pI)为4.90 的蛋白质合成数量高于相应的不育系;pI为6.85 的蛋白质可能是T 型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pI为7.6 的蛋白质可能为津丰A 不育系特有的区带.表明细胞质来源不同的不育类型,其萌动胚及幼芽可溶性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差异明显,有可能作为鉴别它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今后更好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后粘虫Mythimna separata中肠蛋白表达差异,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IPG胶条、二硫苏糖醇(DTT)浓度和等电聚焦条件,建立了适用于粘虫中肠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采用Tris-饱和酚法提取蛋白质,选取p H为5-8的线性IPG胶条进行第一向等电点分离,按照DTT浓度I和等电聚焦程序II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蛋白质点数多、背景清晰、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油松雌性不育系雌球果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第一向采用固定pH值梯度(IPG)胶条在IPGphorTM等电聚焦仪上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在恒功率且恒温条件下于Ettan-DALTTMⅡ高通量电泳仪上进行SDS-PAGE电泳,以银染和考马斯亮蓝两种方法染色。通过对全蛋白的提取、胶条pH值和胶条肿胀等技术环节的优化和比较,得到了重复性很高,分离效果良好的蛋白质双向图谱。  相似文献   

12.
等电聚焦是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它两性电解质分子的等电点不同,在一个连续、稳定、线性的pH梯度中进行蛋白质分析分离的技术。薄层凝胶等电聚焦具有高分辨率,但上样量小,聚焦后样品分析处理不便,仅局限于分析。循环自由流液相等电聚焦以液体循环流动代替固相载体,上样量大,聚焦后样品分析处理方便,有较大的制造潜力。Bier等已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应用到遗传工程上可对干扰素等进行精制纯化[3]。本实验应用循环自由流等电聚焦仪(Recycling free-flow isoelectric fo-cusing,RIEF)进行了pH梯度的建立、模型化合物的分离、相关参数的比较,并被步应用于生物活性蛋白的精制和活性回收,旨在为遗传工程产品下游工艺提供一种新型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小鼠垂体蛋白质为材料,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和SDS-PAGE获得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图谱。以已知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外标和内标做为参照物,经过PDQU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计算机分析,获得了小鼠垂体蛋白质组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含量等参数。  相似文献   

14.
油松雌性不育系球果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建立了油松雌性不育系雌球果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第一向采用固定pH值梯度(IPG)胶条在IPGphorTM等电聚焦仪上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在恒功率且恒温条件下于Ettan-DALTTMⅡ高通量电泳仪上进行SDS-PAGE电泳,以银染和考马斯亮蓝两种方法染色.通过对全蛋白的提取、胶条pH值和胶条肿胀等技术环节的优化和比较,得到了重复性很高,分离效果良好的蛋白质双向图谱.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生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为研究材料,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等点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影响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生菜叶片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方法: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进行总蛋白质提取,用24cm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8000V×8h结合12%的SDS-PAGE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应用Image-Master-Elite软件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的图谱进行分析表明:每张凝胶上都检测到超过1000个的蛋白质,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的匹配律达到98%,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初步分析了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发现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以5.0~5.5之间最多而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60kD之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 2 - D PAGE及质谱技术对α粒子照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比较蛋白组分析与鉴定 .2 - D电泳后在分子量 1 4.4~ 94k D,等电点 3~ 1 0范围内分离出约 1 1 0 0个不同蛋白质斑点 .对等电点约 7,分子量约 40 k D的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分析 .鉴定出分子量为38.58k D、等电点 6.64的蛋白质 ANX1 - human(脂皮质蛋白 ,lipocortin ) ,并且发现该蛋白质在BEP2 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表达 .提示蛋白质 ANX1 - human参与了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与细胞恶性转化相关 .  相似文献   

17.
山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山茶低温诱导蛋白研究中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采用固相pH胶条在IPGphor TM等电聚焦系统上进行等电聚焦,在Ettan TM Dalt Ⅱ高通量电泳仪上进行SDS-PAGE电泳,以银染法染色,得到了分离效果良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讨论了蛋白沉降方法、蛋白提取液的组成及其他技术环节对蛋白图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果实由于富含糖、多酚、单宁和有机酸等物质,蛋白质的提取比其它植物组织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果实蛋白质的提取、等电聚焦系统和凝胶染色技术,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桃、樱桃、苹果、芒果和冬枣等多种果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匀浆法和酚抽提法提取果实的蛋白质,裂解缓冲液2溶解蛋白质,并用固相pH梯度进行等电聚焦,可以获得背景清晰和分辨率高的凝胶图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果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固相干胶条与IEF管胶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而不同的染色方法,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果实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果实由于富含糖、多酚、单宁和有机酸等物质,蛋白质的提取比其它植物组织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果实蛋白质的提取、等电聚焦系统和凝胶染色技术,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桃、樱桃、苹果、芒果和冬枣等多种果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匀浆法和酚抽提法提取果实的蛋白质,裂解缓冲液2溶解蛋白质,并用固相pH梯度进行等电聚焦,可以获得背景清晰和分辨率高的凝胶图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果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固相干胶条与IEF管胶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而不同的染色方法,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铁蛋白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蛋白是含铁蛋白质,1943年Cranick用硫酸铵沉淀、超滤、硫酸镉重结晶、凝胶层析等技术,获得铁蛋白,经免疫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鉴定,血清铁蛋白由含铁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