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根据目前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结合沿海各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广西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是《海洋环境保护法》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之一。本文着重研究了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背景,分析了国内建设现状,指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面临机制不全、软硬件设施不足、标准各异、共享缺失、系统独立等系列问题,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协调性,将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开启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法律与标准管理、经济与生态管控、陆地与海洋防治、督查与调度督导、科研监测支撑、企业与公众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角度,提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数十亿年前孕育出了最原始的生命,同时又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仅造成了大气、河流、土壤等的污染,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生态环境保护也十分的重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李锡铭部长就三月一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具体实施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问:请谈一下《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答:这要认我国海洋状况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谈。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总长度有三万二千多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一万八千多公里,沿岸有很多优良港口,海洋航运条件很好。我国沿岸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档案的现状为基础,论述了其特点,文中以事实为依据,阐明了在海洋开发、环境保护事业中,海洋环境保护档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就怎样管好、用好海洋环境保护档案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分类与编码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重要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多来源、多层次、多时态、多格式和多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业务及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需求,研究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的原则和方法,确定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基本类型框架和五级分类体系及与其对应的类型编码方法,并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所属学科和安全级别的扩展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82年颁布至今,已施行了38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海洋污染防治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本文在梳理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的1次"大修"和3次"修补"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了各次修法的时代背景、主要目的和修改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必须进行第二次"大修"。本文分析了再次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必要性,研究提出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同时建议将《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9.
各个海洋行政机关之间权限不清、职权交叉重叠已成为当前阻碍海洋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梳理和回顾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海洋行政主体以及职责,阐述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多个海洋行政主体共同管理海洋的现象。多个海洋行政主体决定了我国目前以分散的行业管理为主、集中协调为辅的海洋管理体制。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分工不明确,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管理的权威又未形成,由此带来了诸如工作相互推诿、重复执法、缺乏协调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项修改建议,以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就海洋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大力普及和提高全民的海洋生态意识乃是我国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当务之急。作者还就如何加强海洋生态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文化是海洋文化和环境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建设状况对海洋环境保护影响甚大.本文从引入海洋环境文化的概念入手,探析其内涵及重要性,分析了海洋环境文化与海洋经济的辩证关系,并就海洋环境问题,从海洋环境文化层面剖析原因,提出了海洋环境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公益事业单位,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从事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3.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资源予以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确保可持续战略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新时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加强海洋保护与治理,分析了海洋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公海极地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参与海洋世界遗产工作及全球海洋治理的建议,为我国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洋污染问题、防治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亮 《环境保护》2016,(5):65-68
海洋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也是影响气候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我国海洋环境不容乐观,海洋污染亟需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海洋污染成因,总结分析国际上治理海洋环境的经验,为深化我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战略与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苏联环境质量及自然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 3.海洋水环境过去,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只是渔业和航运。现在,人们已知海洋蕴藏着石油、天然气、多种珍贵金属等巨大资源,并且是产生蛋白质源泉。现代科学技术为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人类越来越感知到海洋的巨大意义与作用。可以说,海洋是自然界生物生命的摇篮。是自然资源的源泉,也是地球保持生态平衡的调节器。海洋环境保护是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张灿  曹可  赵建华 《环境保护》2020,48(7):8-13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要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家机构改革打通"陆地和海洋"后体制机制改变带来的机遇,分析了一段时期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及能力短板,从完善制度体系和能力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环保知识     
海洋环境保护指进行海洋污染的调查和监测,了解海洋环境状况,研究海洋污染,海洋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展防治海洋污染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等保护海洋环境的活动。1982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工作定位、体制机制建设、政策导向和工作格局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琪 《环境》2024,(1):58-60
<正>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2013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三次修正。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四次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