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改善,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I指数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未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和79.1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强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1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2组病人在康复护理干预前和14 d时分别进行NIHSS卒中量表和简式Fugl - Meye肢体运动功能量化评分(FMA).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发病时间和发病后卒中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Fugl-Meye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14 d后的脑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和简式Fugl - Meye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改善,但常规护理组治疗前后统计学对照无明显差异,康复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康复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采用6级肌力评分法,于入院和出院前各自评定肢体运动功能,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早期给予康复护理。结果:入院3天内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结果。两组治疗后用MBI(改良Ba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用Brunnstrom评分法来评定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常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有所提高。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患者,MBI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和常规性护理,干预组早期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偏瘫肢体的按摩功能训练,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结果:干预90天后,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2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发掘其中的潜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景 《吉林医学》2015,(10):218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规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干涉组,每组53例,干涉组患者在通例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通例的神经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涉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探析其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肌力均一定程度恢复,观察组恢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恢复,观察组Fugl-Meyer和Barthe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3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按摩、床边康复训练、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等,每日1次,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4周后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43例中35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了明显提高(肌力在3级以上),较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得到正规康复,能够充分挖掘恢复潜能,为以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改善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有较好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疗效评价采用Fugl-Meyer积分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MA值及B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促进其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近期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12周后,采用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量表)、运动功能状态(Fugl-Meyer积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thel指数)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Ashworth、Fugl-Meye、Ba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肌体恢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效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良肢体位包房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5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实施良肢体位摆放。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患侧肌肉痉挛得到有效防治,还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3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肌力进行重新评估,观察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及肌力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对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的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并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能力,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以及治疗30d后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0d后在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周口永兴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A组(40例)和B组(45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3、6个月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6个月,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护理。结果经过15-30d的康复治疗护理,患者肢体功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疗效显著。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6. 23%(51/53)比对照组的81. 13%(43/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