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东地区分布有众多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具备良好的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背景。为研究这些岩体的成矿前景,以该地区的汉儿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多道能谱测量工作,分析了不同岩性放射性参数特征、放射性异常特征及与稀有金属成矿关系。研究表明,区内U、Th、总道计数异常明显,在二长花岗岩中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全区背景值的9倍、8.5倍和3.9倍,异常场异常场展布特征与二长花岗岩的地表出露形态基本一致;结合岩石地球化学、人工重砂等成果,二长花岗岩全岩稀有金属矿化较好,岩石中含有大量褐钇铌矿、独居石等含U、Th、 Hf矿物,这些矿物与Nb、Ta、Rb等稀有金属矿物存在共生关系。依据异常场分布及钍钾、钍铀、铀钾比值等参数的特征可直接圈出稀有金属矿化有利地段,指导探矿工程的布置。该方法的有效实施,为今后在花岗岩地区开展稀有金属矿勘查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廉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金成矿受岩性、构造及蚀变控制,蚀变使含矿构造破碎带与围岩出现放射性差异,因此可应用伽玛能谱测量进行金矿勘查.为了提高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外围柳树河区的金矿勘查效果,利用伽玛能谱对该异常区进行了扫面测量.通过该项研究表明了含矿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及成矿流体中低温矿化的特点;在矿化带上方钾及总道显示高值异常,而铀道显示低值异常:证明应用该方法找金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矿床伽玛能谱的特征参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稀有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近年来,通过地质调查、高精度磁法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综合找矿方法,在内蒙古北山地区的微波山稀有多金属矿区新发现了3条规模较大的铷铌钽矿化带。对微波山铷铌钽矿化带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实地勘查,认为矿化带主要分布于钠长石-白云母花岗伟晶岩脉群内,矿化带长800~3 200 m,宽5~30 m,走向为NWW向,分析显示Ta2O5品位为0.003 6%~0.021 0%,Nb2O5品位为0.009 4%~0.017 0%,Rb2O品位为0.046%~0.210%,具有中大型成矿远景特征。微波山稀有金属矿化带是在内蒙古北山地区首次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带,勘探工作指示北山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对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应加强系统勘查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漠河市782高地铌多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漠河市北偏西38 km处,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的一个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的矿床,也是至今在黑龙江省内发现的唯一的铌多稀有金属矿床。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古纳地块,漠河前陆盆地与富克山-兴华变质基底杂岩的交接部位。区域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与稀有金属有关的元素组合为U、Th、Nb、Be;区域地球物理特征表明该区处于航空放射性高场中。勘查结果表明,稀有金属矿化产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碱长花岗岩顶部,呈似层状、板状产出,矿床Nb2O5、Ta2O5、Y2O3、ZrO2平均品位分别为0.12%、0.0087%、0.108%、0.80%,最高品位分别为0.529%、0.0354%、0.309%、1.18%。主要围岩蚀变为钠长石化,铌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拉张伸展背景之下,与该时期板块裂解有关,为一处岩浆晚期自交代矿床。文章旨在分析和讨论该矿床的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额尔古纳地块相似类型的矿床的勘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乔林 《地质与勘探》2021,57(1):110-121
白头山铷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典型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研究。初步确定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通用指示元素组合为Rb、Be、Bi、Tl、Li、K 2O;北山地区勘查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粒级为-4~20目,最佳采样层位为残积层。试点测量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完整地圈定已知的铷矿化范围,迅速缩小找矿靶区,为后续异常查证等工作布署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为北山地区找寻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同时试点测量在已知矿区外围发现了新的具有找铷矿前景的靶区,有望获得新的找矿进展,为同类地区寻找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铀矿资源在我国资源类中占有较重要地位,其放射性地球物理特征明显,因此,放射性勘查作为寻找铀矿较为直接和重要的手段,在我国寻找铀矿床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地面伽玛能谱测量作为一种常用的大比例尺铀矿勘查方法,以其便捷、准确,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我国多个地区被广泛应用,通过使用RS-230型手持式能谱仪,在磨石山和奋斗地区进行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分析了两个地区地面放射性分布规律和特征,并预测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从而探究了该仪器在铀矿勘查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带,近年来稀有—稀土矿床勘查工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勘查和发现了瓦吉里塔格、波孜果儿、依兰里克、阔格塔格、且干布拉克和上户等多个稀有—稀土矿床,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稀有—稀土矿床后备基地。这些稀有—稀土矿床普遍赋存于碱性岩或碱性碳酸岩中,规模多数达到大中型,品位较高。然而,对该区的稀有—稀土矿床的研究程度普遍很低,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认识不清,缺乏综合性的总体研究。文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研究小组近3年的大量野外调研和室内的综合研究,综述了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主要稀有—稀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和矿化类型。根据碱性岩形成的不同构造环境将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划分为3种构造类型,即活动陆缘型、板边型和板内型;根据矿化类型将该区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与超基性—碱性杂岩有关的稀土矿床、碱性正长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碱性花岗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和碱性伟晶岩型稀土—铌-钽-锆矿床4个亚类。在对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之上,初步讨论了研究区碱性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动力学过程,认为该碱性岩带形成于造山拉张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指导今后该类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总结研究了中国西部几个主要的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的成矿特点,并简要对比这些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结果表明: 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较为相似,大多处于褶皱造山带中,呈现集中成带分布,稀有金属矿化均发育在岩浆岩后期的伟晶岩脉中,围岩均为一套变质砂岩、板岩、片岩类,伟晶岩脉的含矿性还与构造裂隙的交叉和相对封闭条件有关; 成矿时代集中分布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但不同地区的锂辉石矿床也表现出其特殊性,矿物组合上以可可托海最为复杂,甲基卡次之。今后勘查应以锂成矿带为重点,伟晶岩型锂矿为首要勘查对象,同时应因地制宜,以现有的典型矿床为模型,寻找最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组合,为后期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指导今后该类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总结研究了中国西部几个主要的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的成矿特点,并简要对比这些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结果表明: 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较为相似,大多处于褶皱造山带中,呈现集中成带分布,稀有金属矿化均发育在岩浆岩后期的伟晶岩脉中,围岩均为一套变质砂岩、板岩、片岩类,伟晶岩脉的含矿性还与构造裂隙的交叉和相对封闭条件有关; 成矿时代集中分布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但不同地区的锂辉石矿床也表现出其特殊性,矿物组合上以可可托海最为复杂,甲基卡次之。今后勘查应以锂成矿带为重点,伟晶岩型锂矿为首要勘查对象,同时应因地制宜,以现有的典型矿床为模型,寻找最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组合,为后期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指导今后该类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总结研究了中国西部几个主要的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的成矿特点,并简要对比这些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结果表明:中国西部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较为相似,大多处于褶皱造山带中,呈现集中成带分布,稀有金属矿化均发育在岩浆岩后期的伟晶岩脉中,围岩均为一套变质砂岩、板岩、片岩类,伟晶岩脉的含矿性还与构造裂隙的交叉和相对封闭条件有关;成矿时代集中分布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但不同地区的锂辉石矿床也表现出其特殊性,矿物组合上以可可托海最为复杂,甲基卡次之。今后勘查应以锂成矿带为重点,伟晶岩型锂矿为首要勘查对象,同时应因地制宜,以现有的典型矿床为模型,寻找最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组合,为后期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初论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振华 《地质与勘探》2016,52(4):614-626
稀有金属矿是重要的战略性储备资源,其成矿机制和成矿作用研究也一直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矿床类型特征、岩浆岩、碳酸岩体与稀有金属矿化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和成矿年代学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稀有金属矿床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为主,与稀有金属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地球化学组成可以有效指示稀有金属矿化趋势,锆石常具有特殊的化学组成特征(高Th/U比值(1~10)、Y/Ho20、Sm/Nd0.5、Nb/Y0.08和Hf2wt%)。流体不混溶作用在稀有金属矿床,尤其是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中常见,成矿多经历了从岩浆-热液多个阶段,流体成分较复杂,除B、F等外,最近还发现了较少见的碳酸盐矿物,其成矿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纽芬兰省稀有稀土矿化特征与勘查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芬兰省稀有稀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主要与侵入的过碱性长英质岩及其喷出岩有关,矿化围岩为中元古代火成岩系,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型和热液交代型,且以前者为主,典型矿床为世界级大型原生Strange Lake(Nd-Y-Zr-REE)矿床。目前,地球化学方法是区内寻找稀有稀土矿床最有效的勘探工具,拉布拉多主要勘查区为Letitia Lake、Red Wine Mountains、Flowers River和Strange Lake,纽芬兰岛主要勘查区为Fortune Bay、Clode Sound、Trinity Bay和Lost Pond。  相似文献   

13.
某碱性花岗岩稀有稀土矿床(801矿),是吉林省地质局区测队1975年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通过放射性测量发现的.该矿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类型工业矿床,矿石品位富,稀有稀土元素种类多,矿化深度大.笔者研究了矿床中稀有稀土元素矿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并运用数学方法统计了元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现简述如下.矿区及矿床地质简述矿区位于某隆起带,东西向压性断裂及两条华夏式大断裂之间.区内局部出露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及火山岩,大面积出露中生代火山碎屑岩,主要为侏罗系呼日格组、付家洼组、宝石组等一套  相似文献   

14.
黄世全  张祖林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21-525
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历史背景,大型-特大型钽、铌、锂、铷、铯矿床的发现及勘查经过和所取得的成果.提出钠长石化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今后勘查的主要类型、指出矿化花岗岩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江西九岭地区三稀调查发现磷锂铝石等锂铍锡钽矿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江西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铌钽铍锂稀有金属成矿区之一,该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产有闻名全国的宜春414、同安等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及众多含锂瓷石矿床[1],且矿床类型较多。赣西北地区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主要集中于两个地区[2-4]:(1)武功山成矿带,414特大型稀有金属矿床就产于其中,该成矿带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雅山花岗岩有关,岩体位于武功山复背斜的北东端南东翼;(2)九岭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化发生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16.
徐仕琪  涂其军 《地质论评》2016,62(S1):415-416
稀有金属是新疆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曾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已知新疆有稀有金属矿床(点)69处,其中超大型矿床1处(可可托海),中型矿床4处(柯鲁木特、库卡拉盖、阿斯喀尔特和大红柳滩)。区内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是花岗伟晶岩、花岗岩型和碱性花岗岩型。本文通过对新疆69处稀有金属矿床(点)的统计分析,从成矿时间、空间、成因类型等几方面全面总结稀有金属成矿规律,归纳稀有金属主要控矿条件,指出新疆稀有金属矿地质勘查有利地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低硫化物浅成热液金矿床是全世界许多矿业公司的勘探对象。它们往往产在一组石英脉中并以此为中心形成蚀变包壳 ,成矿温度 15 0℃2 5 0℃。矿化作用及有关蚀变使主岩中的磁铁矿被破坏产生退磁作用 ,并形成诸如冰长石、伊利石、明矾石等含钾矿物。蚀变带分布面积有时达数平方公里 ,可利用高分辨率航空磁测及放射性测量探测到。一些典型的低硫化物浅成热液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物理特征 ,且这些特征与成矿后覆盖层及矿化带的侵蚀程度有关 ,因此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是勘查此类矿床(特别是隐伏半隐伏矿床 )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赣西北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主要集中于武功山隆起和九岭隆起,其中的武功山隆起产有我国最大的岩体型稀有金属矿床414矿,在九岭隆起是否也能找到类似于414的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华南稀有稀散和稀土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开展过程中,查明了赣西北九岭地区的狮子岭岩体也存在类似的稀有金属矿化,矿化主要赋存于黑磷云母—含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和黄玉锂云母碱长花岗岩三类岩石中,三类岩石的分带特点与武功山隆起雅山含矿岩体从Ⅴ带的二云母碱长花岗岩到Ⅱ带的黄玉—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演变趋势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同时,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表明,狮子岭岩体稀有金属矿化特征与414矿也存在一定差异,如狮子岭黄玉—锂云母碱长花岗岩中磷锂铝石超常富集,含量可到4%~5%,已成为矿石中锂的主要载体之一;岩体中绿柱石、富钽锡石、铌钽铁矿、钽铌铁矿等工业稀有金属矿物也普遍存在,这些发现为该地区Li、Be、Ta及Sn的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文章对九岭地区锂矿资源的成矿潜力、成矿机制以及华南地区岩体型锂矿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深化了稀有元素在花岗岩类中成矿作用的认识,对华南地区稀有金属的找矿工作可能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新发现的张宝山铷矿床是近年东天山地区典型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为研究花岗岩成矿作用、指导东天山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工作,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矿床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体高硅、富碱,且Na2O>K2O、高F(>2%)、高Rb,∑REE含量介于21.4×10-6~190.4×10-6之间,具强烈的负Eu异常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M”型四分组效应。微量元素以富含Li、Rb、Cs、W、Sn、Nb、Hf、Th、Ga等稀有、稀散元素为特征,为稀有金属矿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演化不同相带中F含量高,且寄主于云母中,F与稀有金属元素形成络合物迁移到岩体中。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铷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在造岩矿物钾长石及白云母中,且矿脉中Rb的品位与这2种矿物含量呈正比,含铷岩体先后侵入淡色花岗岩、含天河石花岗岩、天河石花岗岩、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黄玉钠长石花岗岩、含天河石花岗伟晶岩脉。越演化到晚期,Rb品位越高。综合分析认为,张宝山铷矿经历了多阶...  相似文献   

20.
湖南崇阳坪地区沙溪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溪钨矿床是近年来在崇阳坪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产于中华山岩体接触带内的矿床,其资源量有望达大型规模。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资料,在现有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矿区钨矿化具有分段富集的现象,富集部位与含脉密度增大、云英岩化增强等部位吻合,且从地表浅部向深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细脉变多、矿化加强的趋势,已发现矿体深部很有可能存在厚大的钨矿体,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