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信微格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外治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医学专业研究生60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采用微信微格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P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60名学生统一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操作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微格联合PBL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中医外科外治法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评价以学生为中心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99名,将学生分为试验组(49名),对照组(50名)进行研究,其中研究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最后以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满意度和调查问卷评分上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试验组期末总评成绩为(76.97±16.18)分,及格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中研究试验组对教学满意度为100%,其中非常满意占51.02%,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的各项评分中有5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seminar教学模式研究试验组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临证的思辨能力,这说明Seminar教学模式结合中医经典医案引入中医方剂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徐军  秦嫣 《中医药导报》2019,25(23):138-141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特色技术以Seminar模式在中药制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校中药制剂专业学生12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卷调查评分及群众凝聚力。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80~89(分)分值区间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70~79(分)区间人数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平均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考试80~89(分)分值区间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70~79(分)区间人数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学生动手操作考试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药剂课兴趣、课堂气氛、自学能力、自我表达沟通能力、师生互动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凝聚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制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药剂课兴趣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CBL、PBL和SP的三维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的学生3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试验组采用CBL、PBL和SP联合教学法,出科前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综合考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馈。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病案质量、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0.05);试验组学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采用CBL、PBL和SP联合的三维教学模式可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适用于临床教学实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优化本科中医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某中医学院60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分为2组实施教学,即采用传统灌输教学的对照组(30名)与采用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观察组(30名)。并对2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统计观察组学生对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86.32±5.43分vs75.40±5.21分),P0.05;观察组学生大多认为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提高团结合作能力与增强临床操作技能学习主动性。结论在本科中医护理中采用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利于学生掌握中医护理操作等能力,具有较高教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总结以往的中医教学方法,创新性地提出理论、临床、科研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其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以中医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三维一体"创新型教学方法,重视中西医专业理论、临床操作技能、科学研究思维等的培养及建立,以考核和反馈的双向评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在以上三个方面,以及在综合成绩评价中,试验组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反馈调查结果良好,学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结论"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中可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多点效应,人才培养一体三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复合临床路径导向法在中医骨伤科实践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实习的6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复合临床路径导向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出科时分别进行中医骨伤科理论知识测评、病例分析测评(包括病史采集、查体和病历书写)和实践技能测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三项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引入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规范临床教学流程,提高实习生对常见骨科疾病的中医诊治能力,实现学用一体化,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Seminar联合小型私人网络课程(Small prirate online course,SPOC)SPOC模式教学法在助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66名助产士作为实验组,采用Seminar联合SPOC模式教学法。选择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64名助产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习前后对2组助产士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并对得分情况进行比较。针对助产士必备技能进行考核,比较2组成绩。调查2组助产士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助产士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技能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eminar联合SPOC教学模式对助产士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中医本科实习生随机分组,试验组40人,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中医外科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95.5±3.24)分及实践成绩(91.6±5.87)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88.6±6.86)分及实践成绩(81.2±7.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90%的学生能够适应"三明治"教学法。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BL结合CBL、PBL整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级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6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2015级同专业实习生69人作为实验组,采用TBL结合CBL、PBL整合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技能成绩,并进行教学方法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学生对加强小组协作、学习解决问题技巧及激发探索学习兴趣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关于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增长临床处置经验及推动理论实践结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BL结合CBL、PBL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单用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名2016级中医骨伤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人,采用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23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及调查问卷系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阶段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我校120例中医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日常授课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临床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临床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教学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用于中医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理论及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改善教学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eminar联合MDT教学法在心脏外科专科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主动脉弓杂交手术的护理为培训内容,选取2019年一期和二期心脏外科专科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一期31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二期30名学员为观察组应用Seminar联合MDT教学模式。教学后,比较两组学员的教学效果及对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专业成绩、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联合MDT教学法在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中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急危重症学科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中日医院急诊科或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轮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3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通过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反馈和学习效果评定等形式评估。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包括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在教学效果反馈中,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及带教老师对其学习效果评定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急危重症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并且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临床教学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涂雅丹  刘曦  任毅 《光明中医》2023,(20):4060-4062
目的 探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先后轮科实习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实习结束出科时,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案总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规范、更具经典特色的中医经典临床带教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全面提高中医学生临床经典辨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见习的90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组,试验组45名,对照组45名。试验组在护理见习过程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理论考试成绩及对讲课效果的评价。结果理论成绩采取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理论成绩(64.98±11.798),高于对照组(52.31±14.0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P0.05);对讲课效果的评价中,试验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团队参与式教学对于提升介入手术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赤峰市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5月采用团队参与式教学模式,将21名护理人员纳入试验组,2020年1月~2020年8月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将19名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护理人员应用团队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两组护理人员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参与式教学可使介入手术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教学满意度,同时还可使患者享受到更加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可使其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理论-实训-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等本科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对照组(n=58),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3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试验组(n=85),采用"理论-实训-临床"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本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试卷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及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试验组学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理论-实训-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康复方法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骨干提升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届和2019届中医护理骨干提升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学员均为西医临床护士。观察组为2018届共89名学员,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为2019届共90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专业成绩和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专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积极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骨干提升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员掌握新知识,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护理学教学中,评价其教学效果,为在护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4级护理本科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82),试验组采用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采用课程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和自行设计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的课程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总体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专业其他课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