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礼鸿先生所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一书,初版于一九五九年三月,至一九六二年六月,即出了三版。近年来蒋先生对这部书又不断地进行修订补充,于一九八一年四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加以重版,是为第四版。四版比三版增加了一百余条词目,在篇幅上,比过去增加了一倍(三版凡十五万九千字,四版三十一万五千字)。肄习之余,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谨提出来向蒋先生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2.
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一部用途广泛的语文工具书,然而其中引文多有不确之处,笔者对勘敦煌文献真迹图录本,对其不确引文做了订补。  相似文献   

3.
王锳同志的《诗词曲语辞例释》,是继张相先生《诗词曲语辞汇释》之后,新出的一本解释诗词曲语的专书,颇多创见。但也有个别训释可以再斟酌,现提出两条向大家请教。拿(81页)王书释为“犹云对付,动词”,并举了六条例证。其根据除在六例中似可解通外,主要是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奈”可释为“对付、处分”,而王锳同志认为“拿”与“奈”或即一声之  相似文献   

4.
日本画坛巨擘东山魁夷先生的风景艺术,早已蜚声世界,中国读者于近几年也得以一睹其风采。他的优美散文《与风景的对话》(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9月版)和《东山魁夷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中译本的陆续出版,使广大读者更充分地领略了东山魁夷之美。 东山魁夷之美,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美,与中国美有许多共同之处,从而使我们倍感亲切。首先是对待大自然的和谐态度。东山先生的风景画,以其与自然真挚的亲昵,生动体现出这一东方美特征。他曾指出:“西欧人为征服自然而奋斗,而日本人则一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对话》74页)。他在《秋日大和路》一文中,曾为山乡桧前村“同自然环境保持了高度的和谐”而“受到深深的感动”(《散文选》157页)。他还说,他从小就“没有把自然当成人的对立面”,自然与他“成天价都在亲切地交谈着”(《散文选》244、245页)。他的画和文,不就都是“与风景的对话”吗?其次,相对于西方艺术的写实性,东山风景还有鲜明的抒情性。他曾说,自然美景就是他“自身的反映”,自然“也就是我自己的心灵”(《散文选》176页)、“我自身心灵的表象”(《对话》99页)。因而他作画,就特别重视“包含在画面中的作者的内心的鲜明感”  相似文献   

5.
丑女不愁嫁     
近来流行丑女,《丑女贝蒂》、《我叫金三顺》、《丑女大翻身》等美剧、韩剧拥有一大批粉丝。趁着这股丑女热,隆重推出我国古代丑女。横亘在丑女面前的最大人生问题,大抵应是嫁人吧。但中国古代的著名丑女们却似乎都没有陷入出嫁难的困境,甚至还一个个都轻松自如地钓上了金龟婿,嫁得随心所欲,嫁得心满意足。这在没有整容技术的时代,真让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六十、原文:洎发之,乃表也,……译文:将信打开,原来是一份奏表,……(卷二十二《谬误·丁谓上奏》,页296)商榷:似应译为:等到将信打开,原来是一份奏表。———按:“洎”,《辞源》注读音及涵义:“极肆切,音暨(j尙)、韵”。此处释义应为“及也”。下引张衡《赋》:“百僚师师,於斯胥洎”,“言百官相连及而来朝贺也。”又如,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檄》:“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此处之“洎”,亦是“及”意,现代汉语可译作“等到”或“直等到”。漏译此字,将失去沈括原句之语气、神情,削弱文中应有之感染力。六十一、原文: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  相似文献   

7.
李元阳,字仁甫,号中溪,晚年又号灵鹫山人,逸民。“世为太和(今大理市)人”(《李中溪先生全集》卷十,第15页。以下引用此集,视情况标注卷次及页码,或仅标注卷次),“世居苍洱之间”(卷七,34页),“土著”(卷八,46页,51页),元阳自述为大理“土著”亦见于《鹤庆军民府城记》(杨金铠《鹤庆县志》卷二),为白族。生于明弘治丁已(公元1497年)卒于万历已丑(公元1589年)。嘉靖丙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分宜、江阴县令,监察御史,荆州知府等职。李元阳为官清廉,敢于同朝廷奸党作斗争,对皇帝亦诤言直谏,极力捍卫国家利益,关心民间疾苦,“格君惠民卓然有经世才”(卷一·行状)。40岁时,愤于朝政昏暗,毅然辞官归里。著作有《心性图说》、《中溪漫稿》、《艳雪台诗》等,由后人编入《中溪家传汇稿》,重刊时,编为《李中  相似文献   

8.
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以下简称《奥》)的主题是什么,迄今学术界仍无一致的意见。笔者不揣谫陋,仅就管见所及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一 关于《奥》的主题,一种较通行的看法是歌颂人战胜自然的斗争。如杨宪益先生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文中讲到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时说:“《奥德赛》歌颂航海的冒险行为,歌颂人对自然的斗争,……” (见《世界文学》1959年第12期149页)石璞先生认为“它主要是写希腊英雄对自然作斗争的生活。” (见四川人民出版社版《欧美文学史》上册39页)牛庸懋先生写道:“《奥德赛》则主要是歌颂航海的冒险行为,是歌颂人对自然的斗争的史诗。” (见贵州人民出版社版《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册29页)三位先生都没有使用“主题”一词,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上引  相似文献   

9.
一、八排瑶称谓学者对八排瑶的调查报告或论著,对排瑶的“排”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说法,如: 胡耐安谓:“八排的村落称为排”。(1966年台北华冈书局《边境论文集》第1册第569页《说瑶》) (民)凌锡华《连山县志》卷5谓:“排者,派也;冲者,种也。”“排瑶得名于他们居住的村寨——排。,(1988年民族出版社《瑶族研究论文集》第131页)  相似文献   

10.
一、如何准确地表述事物发展的源泉、 根本原因和动力? 全国通用的中学政治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对于事物发展的源泉、根本原因和动力有这样几种表述: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本第53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第46页)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49页)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87页,纠正王季思先生把“兔胡”释为“猎鹰”的错误,这是很对的。但“兔胡”到底是什么东西,还嫌语焉不详。元关汉卿的家乡,今天的河北安国县仍说“兔胡”,指一种用多层布缝制的宽腰带,扎在腰间干活行动利索有力,有的地方叫“腰里硬”。老乡俗话说“上扎兔胡,下穿衩裤”。“衩裤”是一种只有裤腿,没有裤腰的夹、棉裤筒,劳动人民穿着千活方便。从活的方言中,可以看到“兔胡”只是记音,意指腰带无疑。用这种解释可以通释元曲中所有的“兔胡”。  相似文献   

12.
举报一:吉林省气象台汪秀清、马树庆、袭祝香和中国气科院的王石立发表在《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第3期第42页到第45页的论文“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与该作者发表在《灾害学》2005年第1期第36页到第39页的论文“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内容完全相同。举报二: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刘江波、李波、孙黎丽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的李军强发表在《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6页到第88页(转73页)的论文“峡谷地区小水电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研究——以泸水县为例”,与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刘江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释今天闽南话里所见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吐鲁番出土文书》简称《吐》、《敦煌变文集》简称《变文》、《敦煌资料第一辑》简称《敦资一》)里的俗语词,以供读者参考。文中注的音,系笔者家乡闽南诗山方音。声调问题,详见邵文(邵荣芬先生已考定唐五代西北方音平上去可互通。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  相似文献   

14.
俄语中一词以及同一词根的等,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曾多次出现,尤以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用到的地方最多。在1965年前,这一词汇一般都译为“教条主义”。如列宁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一句(《列宁全集》俄文第9版第31卷第82页),在1950年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列宁文选》(两卷集)以及1958年我国编译局翻释的《列宁全集》31卷中均译为“不仅右倾教条主义是一种错误,左倾教条主义也是一种错误”。(全集本第84页)又如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  相似文献   

15.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伟大的十月(俄历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民从克伦斯基政府手中夺取了政权。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鲁迅后来说:“因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反宣传,对于十月革命还有些冷淡,并且怀疑(《6》,18页)。但是,他当时就热情歌颂这革命使我们“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1》、356页)。 1917年,我国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前夜。《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人民粉碎了张勋、康有为  相似文献   

16.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是柳永歌咏杭州西湖的词章《望海潮》(东南形胜)里的名句。对“桂子”一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唐宋词选》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宋词一百首》都径直注之为:“桂花”。其实不确。“桂子”一词,最早似出自唐、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联。《南部新书》里有段话与“桂子”的含义有关,兹引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浙江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汉语大词典》副主编、杭州大学汉语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蒋礼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5年5月9日逝世,享年80岁。蒋孔鸿教授率云从,生于]916年2月10日,浙江嘉兴市人。蒋先生精通文字、训达、音韵、目录、校勘之学,擅长俗语词研究、古书校释和辞书编纂。蒋先生治学严谨,重视第一手材料,强调无微不信,做实不诬;旁收兼蓄,精益求精。蒋先生著述宏富,代表作《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行世36年,誉满学林。其他论著尚有《义府经貂》、《商君书雄指》、《怀任斋文集》、《蒋孔鸿语…  相似文献   

18.
敦煌遗书《刘子》残卷,笔者曾有《校证》之文,刊出二十五条。兹再迻录二十二条刊布之,纰谬浅陋之处,伏祈识者正之。 1.周鸡断尾,获免于牺;山狙见巧,终必招害。(伯3562《韬光》) “获免于牺”,罗本、吉府本“牺”后有“牲”字,余本并作“获免牺牲”,《集校》:“法藏敦煌(甲)本夺‘牲’字。” 按:牺犹牲也。《说文》:“牺,宗庙之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牺双觡抵之兽。”《集解》引《汉书音义》:“牺,牲也。”《淮南子·说山》:“生子而牺。”高注:“牺者,牲也。”《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宋公肉袒执牺。”高注:“牺,牲也。”是皆牺、牲义同之证。《国语·周语下》:“宾孟适郊,见雄鸡白断其尾。问之,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代表署一年一度的《国别贸易壁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于4月2日发布了。作为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逆差来源地,中国继续“享受”特殊待遇:《报告》全文650页,总共指责了63个贸易伙伴的“不公正贸易行为”,其中关于中国(不包括香港特区和台湾省)的分报告就占了69页,远远超过欧、日等美国主要  相似文献   

20.
“浑(扌追)自撲”“举身自撲”二语词屡见于《敦煌变文集》,是唐五代的俗语词。这两个语词,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引起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刊登陈治文先生《“浑(扌追)自撲”校释》一文,把这两个语词都解释为“全身自己覆倒”。此后的有关研究变文语词的论文多承此说。笔者以为这个解释尚有可议之处,因此,不揣浅陋提出来就教于陈先生及诸方家。先议“浑(扌追)自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