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灾害等级法、多项式拟合、距平分析、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清代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及其致灾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看,洪涝灾害可划分为5个阶段,1644—1690,1801—1840及1881—1912年为洪涝灾害高频期,1691—1800和1841—1880年为洪涝灾害低频期,研究区清代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灾害等级以中度洪涝和大洪涝为主,洪涝灾害发生存在3,8,17以及61 a左右的准周期;从空间分布看,洪涝灾害发生频次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清涧河流域中下游与延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县市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研究区大洪涝及特大洪涝在气候转型期发生频次相对较高,在气候偏湿条件下,降水量明显增加也会增加大洪涝及特大洪涝的发生频次;交叉小波变化显示,洪涝灾害等级序列在2~5,9~12及56~70 a周期尺度上与厄尔尼诺事件序列存在显著相关性,在8~14 a周期尺度上与太阳黑子数序列相关性明显。3个洪涝灾害高频期受夏季风的影响,1881—1912年研究区洪灾频次显著增加与该阶段夏季风活动加强有关,使得研究区降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8~2015年8月NINO综合指数和金华逐日降水量、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金华气候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968年以来共发生12次厄尔尼诺事件和10次拉尼娜事件;金华年平均气温以0.033 ℃·a-1的速度上升,尤其是1985年至今呈明显波动增暖趋势,年降水量平均以1.14 mm·a-1的速度增加,且时段性分布特征明显;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年份,金华年降水量偏多的概率大,在长期预测中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厄尔尼诺结束次年年降水量无明显规律可循;拉尼娜事件与年降水量对应关系的规律性不明显,受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的年份和结束次年年平均温度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关系;1997~1998年、2014~2015年2次都是强厄尔尼诺事件,金华降水明显偏多,但持续时间不同,发展特点也有很大区别,后者将成为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厄尔尼诺事件;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4~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2015年金华年降水量偏多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3.
近50年鄱阳湖流域降水时空特征及其对水文过程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鄱阳湖流域79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1961~2010年),基于BCC-CSM全球气候系统模式预估数据(2014~2050年),对鄱阳湖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选取赣江外洲站1961~2010年逐日径流量和1960~2010年年代径流量、输沙量数据,利用HBV水文模型、SPSS统计软件对赣江流域面雨量及径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降水特征对水文过程的驱动性。结果表明:1961~2010年间鄱阳湖流域降水量总体略呈上升趋势,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增加、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性更加明显,旱涝等极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年内变化特征为分布不均匀,以4~6月为汛期,其中6月降水量最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东部降水大于西部,丘陵地区降水大于平原地区;降水变化为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等水文响应的主要驱动力,赣江流域面雨量及径流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9。未来37年降水呈现略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若鄱阳湖流域长期存在高能源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则洪涝灾害发生将更为频繁。研究为预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0~1999年共10年浙江及其邻近地区梅汛期降水113个典型个例的多要素客观分析场和物理量诊断场与不同区域日降水量场分别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从过程发生前24 h到发生期间4个不同时刻的动力热力因子与分片日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重点揭示浙北梅汛期暴雨前期气象信号及其时间演变特征,并分析比较浙北与浙南区域暴雨前期信号的异同,为改进梅汛期暴雨分片预报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1×1资料和实况雨量资料,对2012年梅雨期首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特大暴雨与典型梅雨的环流形势不同,是西风槽和台风“古超”、“泰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纬度西风槽提供了有利于暴雨发展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而“古超”东侧的东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向低涡及切变线输送,为暴雨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2)强降水过程的不同阶段,水汽来源也不同.前期水汽来源于东海和南海,由低空偏南风和东南风急流向暴雨区输送水汽,降水集中期水汽由台风“古超”东部环流与副高之间的东南风从西太平洋和东海向暴雨区输送,“泰利”的作用较小,后期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由西南风急流提供.(3)降水前期为锋前暖区降水,大气层结较为稳定,后期有弱冷空气侵入,迫使暖湿空气抬升,加剧了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并加强了低层辐合和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抬升机制,使暴雨增幅.(4)弱冷空气侵入前,强降水发生在MPV1 2个负值区之间的正值区和MPV2的负值区内,随着弱冷空气的侵入和“古超”外围环流的推进,大气层结变得不稳定,斜压性增强,强降水主要发生在MPV1的负值区和MPV2的正值区内.  相似文献   

6.
试论湖北省洪涝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几个典型洪涝年的同期环流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与湖北严重洪涝灾害密切联系的几种大气环流系统,并进行了分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客观分析资料和梅汛期降水量实况,对2005~2013年浙北地区梅汛期降水进行分型,对比分析不同年型大尺度环流及结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00 hPa 上多雨年南亚高压要强于少雨年,当南亚高压主体偏西时,浙北地区降水偏多.500 hPa上多雨年较少雨年588脊线位置明显偏南,少雨年588线的西伸脊点伸展到菲律宾一带,多雨年588线西伸脊点则明显偏东.850 hPa切变线及低空西南急流位置偏南,导致西南急流携带的水汽集聚在浙北地区上空,急流左侧上升运动强,为强降水创造了有利条件.梅汛期水汽通量呈狭长带状分布,梯度明显.梅汛期暴雨时期浙北地区低层为正涡度大值区,动力抬升条件明显,对应负散度大值区,低层辐合利于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8.
灾害预测是世界难题,选取1966年以来巴基斯坦Mw≥5.8地震数据,基于可公度理论和对称性原理,采用蝴蝶结构图和灾害统计方法分析了巴基斯坦Mw≥5.8地震的时空对称性,对下一次发生地震的位置进行趋势判断,并结合可能触发地震的主要天文因素,从地震触发机理上验证了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1)巴基斯坦Mw≥5.8历史地震可公度性良好,2018、2019年发震信号较强;(2)巴基斯坦Mw≥5.8地震在空间上呈三边形对称结构,震中空间变化具有两点线空间迁移规律和空间旋转规律,且在70.9 °E~77.7 °E,31.5 °N~37 °N发生Mw≥5.8地震的可能性较大;(3)巴基斯坦Mw≥5.8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下降段,这也进一步佐证了2018、2019年该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该研究对完善统计方法,验证统计案例有重大意义,对巴基斯坦防灾减灾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湖州市中尺度自动站资料、风廓线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17日和2012年7月17日湖州地区发生的2次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和动力抬升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次“7.17”特大暴雨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1)副高位置偏高,其西南侧热带气旋活跃,提供强盛偏东气流,与槽前的西南气流汇合,在副高边缘形成有利于强降水发生的天气背景.(2)偏东气流的加强对于特大暴雨的触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夏季特大暴雨爆发时段的一个关键信号.(3)三面环山的喇叭口地形导致气流强烈辐合,为暴雨的维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抬升机制,地形增幅作用明显.(4)冷空气侵入到中层和完全控制整层可以分别作为判断强降水开始和趋于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1998年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发生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分析认为低空急流在7月20日10Z突然加强,在四川盆地东北侧引起低层强辐合是西南低涡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低空急流加强引起的低层强辐合产生的潜热释放,导致中层位涡的增加,使得低涡十分深厚,低空急流在21-23日的另两次加强在西南低涡的南部引起的低层强辐合,弥补了低涡由于低层摩擦引起的旋转减弱,使低涡长期稳定维持。  相似文献   

11.
晶体与建筑     
简述了矿物晶体与建筑的相似性,重点地阐述了晶体形态在建筑物外部体形设计中的应用,如水晶式建筑、绿柱石式建筑、电气石式建筑、晶簇式建筑、双品式建筑、浮生式建筑、平行连生式建筑和镶嵌式建筑。晶体式建筑具有天然美的造型,合理的力学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较好的采光、通风,占地少,节省建筑材料,宜于建筑的高层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及实现ActiveX DLL,介绍了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从Microsoft Access 97数据库中获取位图并在Web页中显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专著《几何不等式新进展》的补遗(Ⅰ)(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专著 AGI 出版后几何不等式的最新进展,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1987—1990年间的有关文献,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数学家的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氯氰菊酯在苯乙酮作用下的光解动力学规律以及探针性物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2,3,4-四氢萘对苯乙酮敏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乙酮浓度的升高,氯氰菊酯的光解速率常数略呈上升趋势,而且氯氰菊酯的光解速率与自身浓度变化无关;溶剂分子的偶极矩越大,与溶液中自由基的作用越强,氯氰菊酯光解速率就越小;在苯乙酮敏化体系中,与ROO·相比,RO·的浓度很低,ROO·的稳态浓度约为10-8mol·L-1,这个浓度也比单线态氧的稳态浓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15.
确定带有电极的石英晶体板的厚剪共振频率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设计和加工过程中有着实际意义,特别是目前频率的不断增高使得谐振器的厚度已经减小到不得不考虑电极效应的程度.由于电极的相对刚度不可忽视,只考虑电极质量效应的频率计算方法则需要进行修正.基于一个熟知的无限大晶体板的厚度频率的确定方法,得到了晶体板及考虑到压电效应的用弹性常数和密度表达的频率方程.根据谐振器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来求解频率方程,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精确确定设计参数,从而减少修正次数.由于这些方程和结果对大多数材料都是适用的,保证了这一方法可以相对容易的与现有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和设计和制造过程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构件的检索过程中,由于用户对于构件的描述形式或者机制不是很理解,因此很难把自己的需求以专业的术语或者表达形式表示出来,从而影响了检索的效率。引入了刻面权重的定义,将用户的需求有效的具象化,并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构件检索方法,利用一定的聚类准则将构件库里的构件集合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降低构件检索的规模,提高构件检索的效率,同时具有较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SiO2、Al2O3和HZSM-5、Re-HY分子筛为载体,以Zn为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了不同类型载体以及不同Si/Al比的HZSM-5分子筛负载Zn催化剂的愈创木酚加氢脱氧(HD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是影响其加氢脱氧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并且愈创木酚加氢脱氧转化为环己烷、BTX(苯、甲苯、二甲苯)等完全脱氧产物的活性,与催化剂的总酸量、酸中心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共有背楣目、囊舌目软体动物30种,隶属于7科15属,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有些种类向北可以分布到达黄、渤海,部分种类仅分布于黄、渤海.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蘑菇培养料中分离获得的霉菌、放线菌和细菌进行鉴定和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对某些菌株在蘑菇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规律也作了研究.通过研究,初步认为在放线菌和霉菌中有数株菌株对蘑菇的生长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S是序幺半群,借助环模理论以及半群S-系理论方法,在序S-系范畴中研究了弱拉回平坦性质。刻画了弱拉回平坦序S-系关于直积封闭的序幺半群类以及弱拉回平坦性质与其他性质一致的序幺半群类,讨论了循环序S-系具有拉回平坦覆盖的条件,进而推广了S-系的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