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降胆固醇的乳酸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半选择性培养基MRS,从发酵白菜、芹菜、酸辣椒、莴笋四种蔬菜中筛选出四株细菌,鉴定为乳酸菌,在MRS-CHOL培养基中对这些菌进行体外胆固醇降解效果的研究,在38℃培养条件下,培养5d后,测定胆固醇的降解率。本研究从四种菌株不同接种量、基质中不同的胆固醇的含量对胆固醇降解量的影响,得到不同的变化趋势图;并同时研究了培养基中pH值的变化及菌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降胆固醇益生乳酸菌的体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筛选出6株降胆固醇的乳酸菌并在体外测定了降胆固醇的能力,其中菌株GL-10和LBA-11高达45%;同时测试了这些菌株的耐酸和耐胆盐性、细胞黏附、抑菌性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L-A-11,GL-11,ZPC-15能在pH值为2蒸馏水下存活1 h;GL-10,GL-A,ZPC-13能在质量分数为2%的胆盐混合液中存活12 h;GL-10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黏附性最强,达4.8个/细胞,其次是菌株GL-A,ZPC-13,GL-11为3.7个/细胞左右,所有菌株对常见致病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从中选择出乳酸菌GL-A作为今后益生菌制剂和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潜在菌种。  相似文献   

3.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道东  张德珍 《食品科学》2005,26(6):233-237
为了得到一株高效降胆固醇的乳酸菌并研究其降胆固醇的特性,本研究通过体外筛选得到一株降胆固醇能力为41.87%的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Q-12,并用该乳酸菌发酵酸奶饲喂高脂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酸(TBA)、肝脏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酸(TBA)以及体重和肝、肾、脾重量的影响。结果发现28d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TBA含量明显下降(p<0.05);粪便中TC含量升高,而TBA含量降低;肝重/体重显著降低。各组间大鼠的HDL-C、体重、肾重/体重、脾重/体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株乳杆菌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它们在MRS-CHOL培养基中对胆固醇的降解量,进而分析各菌株降胆固醇的能力。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菌株均有降解培养物中胆固醇的能力,去除率在3.84%~42.28%之间。其中有2株试验菌对培养物中胆固醇的降解率大于40%,这2株菌对胆固醇的脱除效力也较高。这2株菌WE43-1-2和WE57-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以及糖类发酵试验被鉴定为敏捷乳杆菌(Lactobacillus agilis)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casei)。  相似文献   

5.
耐胆酸盐、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乳酸发酵制品和发酵菌剂中分离纯化获得了25株菌,通过显微镜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和石蕊牛奶试验证实其中10株为乳酸菌。进一步比较了这些菌株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is,Lactobaccillus bulgaricus的胆酸盐耐受能力以及对牛奶中胆固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多数乳酸菌可耐受低质量分数(0.1%)的胆酸盐,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牛奶中的胆固醇含量;但在含有质量分数为0.3%胆酸盐时,只有少数乳酸菌对牛奶中降胆固醇的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从泡菜中筛选出了13株乳酸菌,并对其胆固醇降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3 d、接种量为5%、胆固醇浓度为1 mg/mL时胆固醇降解量最大,其中编号为HLB01具有最高的胆固醇降解量,达到了97.01μg/mL;筛选出的乳酸菌菌株均有降解胆固醇的能力,而其中多数为乳球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一株高效降胆固醇的乳酸菌并研究其降胆固醇的特性,本研究通过体外筛选得到一株降胆固醇能力为41.87%的乳酸乳球菌乳亚种Q,并用该乳酸菌发酵酸奶饲喂高脂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酸(TBA)、肝脏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固醇(TC)、粪便总胆酸(TBA)以及体重和肝、肾、脾重量的影响.结果发现28d后,实验组大鼠血清中TC、TG、TBA和肝脏中TC含量明显下降(P<0.05),粪便中TC和TBA含量也降低.各组间大鼠的HDL-C、体重、肝重/体重、肾重/体重、脾重/体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选择由本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4种乳酸菌株,接种到10%脱脂乳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测量培养基在接种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从中筛选出较强降胆固醇能力的一株乳酸菌种,并考察在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胆盐浓度、盐浓度、乳糖添加量下该菌种降胆固醇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胆酸盐和盐对该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胆酸盐的抑制作用高于盐的作用;对于培养条件来说,当培养温度为42℃,接种量为1%,培养时间为24h时,该菌株的降胆固醇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优良的降胆固醇乳酸菌,本分析了从传统自然发酵食品中分离的30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WS1、LP2、LP3、LP4、LP5和LP6 6株具有较强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并通过对其胆盐耐受性及在含胆盐MRS培养基中的降胆固醇效率的分析,复筛出其中的WS1、LP2、LP3和LP6 4株乳酸菌。对4株乳酸菌的生长特征、产酸特征、不同生长阶段的种子液对胆固醇的降低效率的影响、耐酸特征及人工胃酸的耐受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4株优选的乳酸菌降胆固醇能力较好,在胆盐中具有一定的存活力。胆盐的存在对降胆固醇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株菌在常规MRS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酸特征稳定。不同生长时期的种子液对乳酸菌的降胆固醇能力有一定影响,对数期优于稳定期。耐酸性分析表明, pH越高,乳酸菌耐受性越好。pH 2.5,处理2h,乳酸菌依然具有一定的存活力;pH 3.5,乳酸菌存活力和存活时间都有所提高,pH 4.5时的存活力基本和自然pH的保持一致。在人工胃酸条件下,4株复筛乳酸菌在pH 2的条件下,存活时间超过4 h,随着pH的升高,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都有所提高。本试验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均具有降胆固醇的特征,为后续优良菌株的降胆固醇机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服用乳酸菌及其相关制品,可以降低人体血清的水平,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从传统发酵制品中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降胆固醇乳酸菌,可为今后益生菌制剂和功能性乳制品开发提供优良菌种。大连轻工业学院从传统发酵制品中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发酵肉制品为原料,通过MRS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100余株乳酸菌。经筛选得到符合发酵肉制品生产要求的乳酸菌4株,又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其降胆固醇能力达到24.6%,可将其作为发酵剂应用于低胆固醇类的发酵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12.
干酪乳杆菌KM-16的筛选及其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西藏传统发酵乳(西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降胆固醇乳酸菌KM-16。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该菌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在液体培养基中KM-16乳酸菌对降胆固醇达51.8%。用KM-166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14d后,实验组小鼠血清中TC、TG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HDL-C浓度有所增加,动脉硬化指数(AI)低于对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发酵乳杆菌SM-7的筛选及对小鼠降胆固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玉婷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0,31(9):224-228
筛选1 株具有高效降胆固醇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降胆固醇的特性。采用分离自新疆酸马奶的10 株乳酸菌,通过益生活性的测定以及降胆固醇实验筛选得到1 株具有高效降胆固醇的益生菌株SM-7,经过鉴定为发酵乳杆菌。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胆固醇脱除率为66.82%,用该菌液饲喂小鼠4 周,研究其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体质量和肝、肾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血清TC、TG、LDL-C 含量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 < 0.01),而HDL-C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这表明发酵乳杆菌SM-7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蔬菜发酵专用乳酸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涛  徐立荣  范镭  曾哲灵 《食品科学》2008,29(6):264-267
本研究从蔬菜发酵老液出发,有目的地筛选到3株菌,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均为乳酸菌.对筛选到的乳酸菌进行蔬菜发酵性能研究发现,其中菌株编号NCUO101在发酵24h后,发酵液pH值达到3.39、酸度达到0.63g乳酸/100ml、菌落数达到1.25×109CFU/ml的高密度富集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富硒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富硒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黄水中筛选到一株富硒乳酸菌,经鉴定为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通过亚硒酸钠抗性筛选和MRS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初步确定其富硒条件为:接种量10%(v/v),亚硒酸钠添加量46μg/mL,pH6.2,37℃,培养36h,富硒能力为56.52%。  相似文献   

16.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自然富集菌种发酵的新鲜奶酒发酵醪中分离到乳酸菌20株,以生产性能为指标,经过8次筛得到两株试验菌株。通过乳酸发酵试验,蛋白质凝固能力明显提高,产酸能力达到二次发酵要求,蛋白质与乳清分离效果良好,乳清的风味及口感均优;中试生产结果表明,奶酒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菌种的性能达到了预期效果。(孙悟)  相似文献   

17.
从东北传统酸菜汁中筛选出具有产共轭亚油酸(CLA)能力的乳酸菌菌株15株,采用紫外分光度计法测定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产量,其中菌株A53.2的产量最高,在MRS培养基中添加0.4mg/mL亚油酸(LA),37℃发酵24h,CLA产量达14.91μg/mL。通过对菌体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分析,并结合16SrDNA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A53.2为鼠李糖乳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具有较强降胆固醇功能的益生菌株,试验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通达牧场制作的奶豆腐中筛选分离菌株,并采用邻苯二甲醛法测定菌株降胆固醇的能力,从中选出降胆固醇能力强的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及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耐受酸、胆盐和胃肠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分离出5株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菌株,其中一株菌对胆固醇降解能力最强,降解率达50.60%,经鉴定此株菌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将其命名为HCS02-001(CGMCC No. 19746);经对酸、胆盐及胃肠液的耐受试验,该株菌在pH 3.0和pH 2.0的环境中培养17 h后存活率分别为86.80%和85.52%;在0.30%、0.50%的胆盐浓度环境中培养17 h后存活率分别为97.42%和95.17%;在人工胃液中作用3 h,存活率为96.74%;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存活率高达98.41%。该研究筛选出了一株具有较好降胆固醇功能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其具有较强的耐受酸、胆盐环境和胃肠液的能力,对关于降胆固醇功能方面的产品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据菌株宿主适应性特点,从健康家禽新鲜粪便中定向筛选具有开发潜力的罗伊氏乳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pduC基因筛查,获得3 株产抗菌物质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对其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抗生素敏感性、甘油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及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WLRE01、WLRE03、WLRE04均具有较强耐受极端酸(pH 2.5和pH 3.5)、胆盐(1.5 g/L)及模拟胃肠液的能力;经1 mmol/L过氧化氢处理6 h,WLRE03、WLRE04的活菌数能基本维持初始浓度;甘油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最高达(28.1±1.2)mm;3 株菌对HT-29细胞均具有良好的黏附特性,其中WLRE01黏附能力最强。综上所述,健康家禽肠道源的3 株产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高产酸及耐酸的干酪乳杆菌菌株,以干酪乳杆菌LC2W为出发菌株,分别对其进行紫外(Ultraviolet,UV)、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e,NTG)和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诱变以及人工胃液处理。结果显示,通过0.3 g/L的亚硝基胍处理30 min和紫外线照射30 s后得到的诱变菌株LC2W-NTG-12,LC2W-UV-11表现出高产酸及耐酸性能。相同条件下,出发菌株LC2W和突变菌株LC2W-NTG-12,LC2W-UV-11经24 h发酵后的滴定酸度分别为76.6°T和112.7°T,98.2°T,突变菌株产酸能力分别提高了47.13%、28.20%。当用p H为1.5的酸液处理2 h后,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LC2W-NTG-12,LC2W-UV-11的致死率分别为76.44%、52.06%、56.36%,诱变菌株耐酸能力分别提高了24.38%、20.08%。而用0.16%DES处理30 min得到的诱变菌株LC2W-DES-33发酵后的酸度仅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4.10%,诱变效果并不明显。说明亚硝基胍诱变可有效提高干酪乳杆菌的产酸及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