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60种药食两用植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本实验采用硫氰酸铁法,以茶多酚为对照,对60种卫生部颁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昆布、丁香、香薷、白果、小茴香、芡实、麦芽、百合、生姜、藿香、香橼、芝麻20种药的抗氧化活性较强(A≤0.034)。  相似文献   

2.
药食两用中药既能作为药品又能作为食品,可以长期服用,并对某些慢性疾病有预防和控制作用,故其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与保健行业。本文主要介绍了山楂、葛根、薏苡仁、决明子、百合、山药、白扁豆、莱菔子八种常用药食两用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降血脂有效成分,并综述了其降血脂作用机制,为降血脂中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水提重结晶法从藤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二氢杨梅素样品,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晶形态,并采用细胞内抗氧化能力评价法(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say,CAA)对二氢杨梅素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CAA)进行研究,同时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消化环境,测定了二氢杨梅素体外结合胆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利用多次重结晶法对二氢杨梅素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高纯度的二氢杨梅素样品,得率为43%。细胞内抗氧化试验中二氢杨梅素的EC50值为6.17±0.08μmol/L,CAA值为74.90±0.90μmol QE/100μmol,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二氢杨梅素对胆酸钠(SC),甘氨胆酸钠(SGC),牛磺胆酸钠(STC)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结合量分别为1.24±0.02、0.97±0.06、1.06±0.002μmol/m L,由结果可知,二氢杨霉素对游离胆酸钠的结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黑灵芝为原料,研究其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中试水平上通过热水浸提法制备黑灵芝SDF,并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技术分析其理化性质;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等评价体系表征SDF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黑灵芝中提取得到的SDF总糖含量47.3%,蛋白质含量7.0%,糖醛酸含量5.7%;红外光谱中有多糖和β-糖苷键吸收峰,GC分析结果表明SDF中的主要单糖以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三者摩尔比分别为1∶4.4∶3;抗氧化实验表明黑灵芝SDF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从黑灵芝中提取得到的水溶性膳食纤维SDF,显示其具有糖的结构特征,主要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SDF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的总黄酮含量(AlCl3-NaNO2法)和总多酚含量(Folin-Ciocalteu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增殖活性(CCK-8试剂盒法),分析了活性物质功效与其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85.76 ± 3.25 μmol C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0.80 ± 0.05 μmol CE/g DW)和龙眼肉(0.69 ± 0.03 μmol CE/g DW)。总多酚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226.26 ± 9.17 μmol GA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7.52 ± 0.67 μmol GAE/g DW)。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沙姜。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沙姜、益智仁和肉豆蔻(三者无显著性差异),活性最弱的为陈皮。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的为陈皮和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龙眼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药食两用植物的活性功效虽有剂量效应,但还受到其成分种类、协同作用等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新疆地方常见的特色药食两用植物黑种草籽提取物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黑种草籽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菜籽油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效果随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乙醇提取物与VC、VE、柠檬酸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均好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苦瓜为原料,选用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混合发酵苦瓜,制备苦瓜醋,对苦瓜发酵过程中的部分理化指标以及发酵前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pH呈不断下降,总酸含量呈不断上升,乙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多酚、黄酮含量分别比发酵前提高了45%、117%,乳酸、琥珀酸、乙酸、丙酸含量上升,粗多糖、草酸、酒石酸、富马酸含量下降。苦瓜发酵后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结合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的能力显著增强(P<0.0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优于苦瓜原液。  相似文献   

8.
王永刚  贾文婷  刘战霞  杨慧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8):176-181,186
以新疆红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发现,当酶添加量为1.5 mg·mL-1,酶解温度为50℃,液料比为9:1 mL/g,酶解时间为45 min时,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率最高,达到9.18%,与预测值误差仅为0.33%。酶法提取与热水浸提相比,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显示,红枣膳食纤维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0.227 mg·mL-1,显示了其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三种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及主要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膳食纤维(DF1)、雷竹笋膳食纤维(DF2)和青竹膳食纤维(DF3)为原料,进行体外实验,测定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还原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同时研究膳食纤维对脂肪、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O2-自由基、螯合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DF1DF2DF3,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DF2DF1DF3;对亚硝酸根离子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DF1DF2DF3,对脂肪的吸附能力DF2DF1DF3,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DF2DF3DF1。说明这三种膳食纤维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吸附能力,可作为很好的功能产品开发原料。  相似文献   

10.
3种来源膳食纤维抗氧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皮渣、脐橙皮渣和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在亚油酸体系中抗氧化活性、还原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作用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特性,并比较3种膳食纤维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总抗氧化能力柠檬膳食纤维最强,脐橙膳食纤维次之;铁离子螯合能力麸皮膳食纤维最强,柠檬膳食纤维次之;还原力脐橙膳食纤维最强,柠檬膳食纤维次之;3种膳食纤维都能有效抑制亚油酸的氧化;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柠檬膳食纤维最强,脐橙膳食纤维次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亨氏马尾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制备岩藻聚糖粗品(HSP0),进而对HSP0脱蛋白得到岩藻聚糖粗多糖(HSP1),利用DEAE-52纤维素交换层析法对HSP1纯化得到F1、F2和F3组分。将HSP0、HSP1、F1、F2、F3五种组分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并对HSP0和F2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采用糠醛比色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SP0对体外胆酸盐的吸附能力和比较相同浓度下五种组分对体外胆酸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五种组分中,HSP0的多糖含量最高,达到37.87%,F3的硫酸基团含量最高,达到18.56%,F2的岩藻聚糖含量最高,达到17.63%。单糖组成分析表明F2糖链上的岩藻糖和半乳糖的百分含量分别比HSP0高16.17%和16.13%。HSP0结合胆酸盐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10 mg/mL后趋近于饱和;当各组分岩藻聚糖浓度为2 mg/mL时,F2和F3结合胆酸盐的能力最好,F2吸附牛磺胆酸钠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13.36%,F3吸附水合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26.35%和11.35%。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温皂化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比较皂化前后虾青素总浓度、抗氧化活性、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浓度以及虾青素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皂化处理可显著提高虾青素提取物的总虾青素浓度,皂化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物的抗氧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皂化2 h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5.85%,显著高于未皂化...  相似文献   

13.
米糖膳食纤维对胆酸钠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酶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制备出理化性能良好的脱脂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脱脂米糠可溶性半纤维素B两种膳食纤维,在体外模拟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测定它们对胆酸钠的吸附作用,发现两对胆酸钠都有显的吸附作用,吸附量分别为0.036-0.042g/g和0.013g/g,并由此就米糠膳食纤维降胆固醇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龙须菜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分子量<1 kDa的龙须菜蛋白,分别以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收集多肽组分(GLP-F、GLP-S),研究其在体外环境的活性保留率和抗氧化能力.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抑制、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清料法腌制成熟的皮蛋清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物料比(皮蛋清与蒸馏水质量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得出皮蛋清抗氧化性多肽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物料比1:10.4 g/mL、酶解时间4.1 h、酶添加量0.57%,该条件下的水解度为11.2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9.76%,最佳工艺下的酶解液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性。当酶解液浓度为10.4 mg/mL时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0.599、66.78%和79.6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与利用猴头菌及人参的药用价值。方法:本文以猴头菌为发酵菌种,人参为药性基质(PGP组)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得到猴头菌-人参双向固体发酵菌质(HEP组),通过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菌质组及人参药性基质组的不同醇沉组分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并采用DPPH·法、·OH法、ABTS+·法测定不同醇沉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总糖含量以40%醇沉组分最多,发酵至第9 d时,发酵菌质组40%醇沉组分HEP-40总糖含量达到0.98 mg/g,人参基质组40%醇沉组分PGP-40总糖含量达到1.03 mg/g,还原糖、蛋白质含量以90%醇沉组分的最多,发酵至第30 d时,发酵菌质组90%醇沉组分HEP-90还原糖含量达到0.18 mg/g,人参基质组90%醇沉组分PGP-90还原糖含量达到0.24 mg/g;发酵至第40 d时,HEP-90蛋白质含量达到0.54 mg/g,PGP-90蛋白质含量达到0.46 mg/g。菌质组各醇沉组分在发酵至第24 d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达到较好的效果,发酵菌质中不同醇沉组分多糖HEP-40、HEP-70、HEP-90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7.66%、60.06%、73.58%;当发酵至第40 d时,HEP-40、HEP-70、HEP-9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3.71%、54.32%、94.90%;当发酵至第40 d时,HEP组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峰值,HEP-40、HEP-70、HEP-9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4.83%、87.90%、98.90%。结论:猴头菌与人参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发酵产物(HEP组)中的药效活性成分与未经发酵处理的人参(PGP组)中的药效活性成分相较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Binding of sodium cholate, sodium taurocholate, and sodium glycocholate by guar gum, soluble oat fiber, xanthan gum, and inulin was studied. All soluble fibers were able to bind sodium cholate, sodium taurocholate, and sodium glycocholate from a mixture of the three, but when tested individually, the fibers bound little or no sodium cholate. In general, the fibers bou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onjugated bile salts than they did free bile salts. Soluble oat fiber, which bound as much or more sodium cholate and sodium glycocholate as did the other 3 fibers, was tested for its effect on deconjugation of glycocholate by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Lactobacillus casei. The presence of the fib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deconjugation by al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四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青稞β-葡聚糖(barley β-glucan,BBG)、黄原胶(xanthan gum,XG)、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和罗望子胶(tamarind seed polysaccharide,TSP))对玉米淀粉消化的影响,并建立膳食纤维在胃肠道模拟体系下的表观黏度(60 s-1)与预测血糖指数(predicted glycemic index,pGI)之间的关系,探究可溶性膳食纤维降低餐后血糖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添加0.1%的BBG、XG、KGM和TSP对淀粉水解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59%、35.90%、30.54%和19.62%,并能将淀粉的pGI值分别降低12.05、45.54、38.90和15.00。并且,随着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体系下的表观黏度的增大,pGI值呈下降趋势,并且当XG、KGM和TSP的表观黏度超过4 mPa·s后,pGI值的下降趋势愈加平缓。因此,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抑制玉米淀粉的消化,并且其黏度是降低餐后血糖响应的重要因素。此研究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血糖功能方面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种食用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三种食用菌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杨酸显色法、DPPH·显色法、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三种食用菌及副产物(竹荪、竹荪菌托、茶树菇、松乳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再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分析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结果:在实验浓度(0.5~5 mg/mL)范围内三种食用菌及副产物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抗氧化以VC作为阳性对照,降血糖组间进行对照。当浓度达到5 mg/mL时,茶树菇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率最高可达89.45%和87.81%,对Fe3+的还原能力与VC相近,IC50均为1.04 mg/mL;而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对·OH(45.19%和36.04%)、DPPH·(44.30%和36.81%)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能力(46.61%和48.09%)均较弱,且IC50值均超出实验浓度。当浓度达到5 mg/mL时,茶树菇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62.15%和57.08%,IC50值为3.82和4.10 mg/mL;松乳菇提取物对两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3.52%和75.43%,IC50值为2.22和2.53 mg/mL;而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对α-淀粉酶(15.15%和24.56%)和α-葡萄糖苷酶(26.20%和23.41%)活性的抑制率均较低,且IC50值均超出实验浓度。结论:茶树菇提取物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均较强,而松乳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较强而抗氧化作用较弱,竹荪和竹荪菌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均较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酶法辅助提取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工艺,并对其结合胆酸盐能力进行评价。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原花青素得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1(g/mL)、酶添加量0.8%、超声功率190 W、提取时间39 min,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达16.42 mg/g。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对胆酸盐结合速度较快,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红树莓籽原花青素结合牛磺胆酸钠能力最强,对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率相当于同剂量考来烯胺结合率的54.50%、71.79%和72.34%,说明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