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卫炜  周林冲 《河北中医》2023,(7):1093-1096+1101
目的 观察清肠解毒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湿热内蕴型C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肠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Baron内镜评分、Geboes指数评分及炎症相关因子[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3/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31/4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2/4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Baron内镜评分及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Baron内镜评分及Geboes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
张爔文  黄红  郭筱芳  宋文英 《陕西中医》2022,(11):1540-1543
目的:探讨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四物消风饮加味内服。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AD皮损评分指数(SCORAD)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VAS评分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TEWL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Th1、Th1/Th2、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Th2、IL-4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D血虚风燥证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皮肤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大肠湿热证中医证状评分,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湿热证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D-LA)、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IL-17、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祛湿理肠汤用于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能够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肠祛湿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清肠祛湿汤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on评分及DAI评分,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2、IL-4及IL-10的含量,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IL-4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on评分及DA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 05);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 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 05)。结论:清热去湿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处于大肠湿热证活动期的患者共147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入组后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同时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积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采用黏膜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和Geboes指数评价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积分经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Ig G、Ig M水平及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 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肠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六味补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及相应药物灌胃,连续干预14 d。于造模第4周和药物干预结束后检测肺功能;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分析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COPD症状和体征,肺功能降低,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4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Th1/Th2平衡向Th2方向移动; 与模型组相比,六味补气方组和桂龙咳喘宁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增加,IL-4水平下降(均P<0.05); 与桂龙咳喘宁组相比,六味补气方组大鼠COPD症状体征减轻,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增加,IL-4水平下降(均P<0.05),Th1/Th2平衡向Th1方向移动。结论:六味补气方可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类细胞平衡,增加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李月华 《新中医》2023,55(8):58-63
目的:观察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利湿芍药方中药口服治疗。用药4周后,评价2组腹泻、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及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4 (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变化情况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黏膜组织学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68.7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以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均降低,IL-4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17、TNF-α水平,以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肛肠科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消溃方水煎液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DAI评分/Baron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AI评分、Baron肠镜黏膜组织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溃方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腹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肠解毒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Mayo评分、结肠黏膜Baron积分、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观察组高(P 0. 05);对照组MDA、LPO较观察组高,SOD较观察组低(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愈溃宁方灌肠联合热敏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reg/Th17调节作用。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愈溃宁方灌肠联合热敏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黏膜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和Mayo活动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指标及外周血Treg/Th17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2周、2个月后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腹痛及苔黄腻等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大便性状、腹痛及苔黄腻等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黏膜病变活动指数、Mayo活动指数及Baro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 <0.05)。两组治疗后Baron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活动指数及Mayo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reg/Th17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reg/Th17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8、IL-27、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8、IL-27、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愈溃宁方灌肠联合热敏灸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肠道症状及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reg/Th17,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徐丽娟  宫安明  马剑海 《陕西中医》2020,(11):1552-1555
目的:探讨祛疡清热汤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与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CD-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疡清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在治疗前后T细胞群、LPO及硬脂酰-LPC/油酰-LPC(SCD-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90.5% 与对照组73.8%,χ2=3.977,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经治疗结束后,两组的Treg/Th17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Treg/Th1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中LPO明显下降,硬脂酰-LPC/油酰-LPC得到升高,且观察组的LPO与硬脂酰-LPC/油酰-LP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疡清热汤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血清LPO与SCD-1的表达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和联合组(给予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卡培他滨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Th1、Th2、Th1/Th2水平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1、Th1/Th2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Th1、Th1/Th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Th2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Th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242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CEA、CA2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消癌汤合四君子汤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智芳  黄建乐 《陕西中医》2020,(5):629-631,642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宣痹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CARAS患儿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祛风宣痹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血清TNF-β、IFN-γ、IL-4、IL-5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83.33%高于对照组62.96%(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15%与对照组9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鼻炎、哮喘症状评分,血清TNF-β、IFN-γ、IL-4、IL-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β、IFN-γ均升高,IL-4、IL-5、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TNF-β、IFN-γ均高于对照组,IL-4、IL-5、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祛风宣痹方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改善CARAS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平衡,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锡类散灌肠结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葫芦岛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分别接受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单独治疗、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患者结肠组织中Th1/Th2细胞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B细胞生长因子-1(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纤维结肠检积分都有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肠黏膜IFN-γ降低,IL-4表达水平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肠黏膜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用锡类散灌肠治疗结合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在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中更加安全有效,能更好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临床可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对激素依赖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激素撤退中的临床疗效再评价。方法:选择并收集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及住院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激素减量方法撤减激素,对照组给予口服补脾益肠丸,6 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清肠方,每日1剂,水煎300 m L,2次/d。均连续治疗3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黏膜愈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变化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66.67%进入缓解期,对照组有13.33%患者进入缓解期,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愈合率为46.67%,观察组愈合率为7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肠方能降低脾虚湿热型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促进黏膜愈合和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EM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统计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受孕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 同时,观察组腰部酸胀、经期腹痛、月经异常和神疲乏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且观察组PI、RI、E2、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PSV、EDV和血清IL-2和INF-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桂枝茯苓胶囊与戈舍瑞林联合应用于EMSs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中医证候,降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雌激素紊乱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复发并提高受孕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吕建敏  刘广宇  赵海河  林文涛 《陕西中医》2022,(11):1613-1616,1620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平衡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Th17、Treg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及其磷酸化翼状头转录因子P3(p-Foxp3)表达水平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RA病情评价量表(DAS28)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明显较低,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Treg、Foxp3、p-Foxp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Th17/Treg、Th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临床体征及症状,通过对Th17细胞和Treg细胞含量进行调节,改善免疫功能,并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