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MRI和微小核糖核酸-7106-3p(miR-7106-3p)的列线图回归模型,探究其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2022年2月于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27例,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NCRT前1周内行MRI检查并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miR-7106-3p水平。进展期直肠癌NCRT的风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因素的列线图回归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29.13%)经NCRT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CR组),90例(70.87%)未达到pCR(非pCR组)。pCR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回流速率常数(Kep)和miR-7106-3p水平均高于非pCR组,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非pCR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越高、ADC > 0.92×10-3 mm2/s是进展期直肠癌NCRT后pCR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Ktrans > 0.33 min、Ve > 0.55%、Kep > 0.54 min和miR-7106-3p > 0.31是进展期直肠癌NCRT后pCR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模型C(由N分期、Ktrans、Ve、Kep、ADC和miR-7106-3p构成)的一致性指数为0.977,高于模型A(由Ktrans、Ve、Kep和ADC构成,0.957)和模型B(由N分期、Ktrans、Ve、Kep和ADC构成,0.956)。模型B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5,低于模型A(0.017)和模型C(0.024)。阈值概率在0.10~1.0的大部分范围内,模型C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和模型B。  结论  基于MRI和miR-7106-3p的模型能较好的评价进展期直肠癌NCRT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治疗前后DCE-MRI参数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DCE-MRI参数差异。结果200例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患者21例,部分缓解患者67例,疾病稳定患者72例,疾病进展患者40例,治疗有效率为44.00%;治疗无效患者FIGO分期ⅣA期比例、卡氏评分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 < 0.05);治疗后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较治疗前升高(P < 0.05);治疗有效患者病灶ADC变化值、Ktrans变化值、Ve变化值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 < 0.05);ADC变化值、Ktrans变化值、Ve变化值预测治疗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770和0.905(P < 0.05),截断值分别为0.35×10-3 mm2/s、0.54 min-1和0.22,灵敏性分别为66.60%、78.80%和85.50%,特异性分别为62.00%、75.50%和82.00%。结论DCE-MRI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3934(miR-3934)联合MRI评估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获益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42例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同步放化疗,并根据治疗获益情况将其分为获益组(n = 67)和非获益组(n = 75)。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3934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miR-3934判断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获益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获益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因素的列线图回归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价模型价值。   结果   获益组同步放化疗前(t0)、第2天(t1)和第8天(t2)的miR-3934水平均低于非获益组(P < 0.05);两组的miR-3934水平随时间进展均呈降低趋势,获益组和非获益组t2时点的miR-3934水平均低于t0(P < 0.05)。获益组的回流速率常数值、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均低于非获益组(P < 0.0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高于非获益组(P < 0.05)。t2时点的miR-3934判断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获益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0和t1(P < 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Ⅲ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t2时点的miR-3934> 2.66和Ktrans值>0.59是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ADC值>0.52是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模型A(由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Ktrans值和ADC值组成)的一致性指数为0.969,低于模型B(由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2时点的miR-3934、Ktrans值和ADC值组成,0.986)。模型A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低于模型B。当阈值概率在0.88~0.92时,模型A的临床应用价值大于模型B;当阈值概率在0~0.88或0.92~1.00时,模型B的临床应用价值大于模型A。   结论   由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2时点的miR-3934、Ktrans值和ADC值组成的模型B评估ⅡB~Ⅲ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获益的价值较高,可辅助医生决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3.0T MR DWI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MR分期为T3、T4期;均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及治疗后术前1周接受D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标准,其中敏感组(TRG 3~4级)21例(21/54,38.89%)、不敏感组(TRG 0~2级)33例(33/54,61.11%)。测量直肠癌病变区治疗前后长度、厚度及ADC值,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Δ长度、Δ厚度、ΔACD)及变化率(长度%、厚度%、ACD%)。结果 54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变区较治疗前长度缩短、厚度减低、ADC值升高(P均<0.01)。新辅助放化疗后敏感组ADC值、ΔADC值及ADC%均高于不敏感组(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有效,治疗后病变区ADC值、ΔADC及ADC%指标对疗效有评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应变比值(SR)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进展期直肠癌(T3期)患者62例,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分别行常规直肠腔内超声(ERUS)和直肠腔内弹性成像检查。计算放化疗前后病灶SR差值及SR降幅,以SR降幅判断T分期降期。比较常规ERUS与弹性成像判断T分期降期的准确性。 结果放化疗后,58例(58/62,94%)直肠癌病灶的SR值呈明显下降(t=2.823,P<0.01),另有4例(7%)SR值升高。pT0~2期的SR平均值为2.20±0.85,pT3期的SR平均值为3.19±0.9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4,P<0.01)。以SR降幅≥33.80%判断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的准确性为69%(40/58),高于常规ERUS的准确性45%(28/6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SR降幅,常规ERUS准确诊断降期由14例升高至28例,较好地提高了常规ERUS对T分期降期的诊断准确性。 结论应用SR降幅可较好地辅助常规ERUS,提高直肠癌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诊断准确性,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型的较为可靠、无创而又简便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开展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运用MR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50例,结合新辅助化疗持续一周后患者治疗效果划分缓解组(120例)以及未缓解组(30例)。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均进行MR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放化疗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最大横截面积(MTA)、肿瘤最大直径(MTD)以及肿瘤最厚区域的厚度(MTT)等。结果:两组新辅助放化疗前ADC、MTA、MTD以及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缓解组ADC值大于未缓解组,MTA、MTD以及MTT均小于未缓解组(P <0.05)。两组检查过程中能量平均、能量方差、直方图能量以及高强度小区域强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MR检查中相关度平均低于未缓解组,逆方差平均以及shade聚类方差高于未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开展MR检查,可以较为直观评估患者病灶变化情况,对于放化疗治疗方案完善以及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特征直肠癌MR灌注成像参数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35例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灌注成像检查,并获得直肠癌和癌周正常直肠壁各MR灌注参数值[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及初始强化曲线下面积(iAUC)]。分析病理学特征,包括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情况;对不同病理状态的MR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Ktrans及iAUC均高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均<0.05),直肠癌Ve低于癌周正常直肠壁(P<0.05),K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直肠癌的Ktrans、Ve、Kep和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4期直肠癌Ktrans及Kep较T1~2期显著升高(P均<0.05);T1~2期与T3~4期直肠癌的iAUC及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1~2分期的Kep高于N0分期(P=0.006),余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脉管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的直肠癌MR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直肠癌的MR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其不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3086-3087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施行XELOX新辅助化疗方案加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结果完全缓解6例(9.23%),部分缓解46例(70.76%),疾病稳定9例(13.85%),疾病进展4例(6.15%);总有效率为80.0%。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XELOX方案可显著提高R0手术切除率,能延长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同期放化疗在进展期(T3、T4)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10月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在给单纯放疗后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同期放化疗组在予希罗达(Xeloda)口服和同期放疗后再手术。对术前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的降期效果、手术切除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疗组于放化疗结束后检查发现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活动度增加,降期、降级作用较单纯放疗组明显(P〈0.05)。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0%和66.7%,保肛率分别为63%和3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7%和1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放化疗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术前Xeloda联合放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是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联合同期亚叶酸钙(CF)方案对食管鳞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1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采用调强放疗进行治疗)与放化疗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CF方案化疗进行治疗),55例/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毒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放化疗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和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水平明显降低(P < 0.05),放化疗组低于放疗组(P < 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P < 0.05),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同期CF方案化疗治疗食管鳞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磁共振T2加权图像的纹理分析评估直肠癌化疗后疗效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经临床与病理明确诊断的直肠癌患者117例,分为完全缓解组(n=38)和非完全缓解组(n=79);受试者化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采用3.0T MRI扫描;采用Omni Kineitics软件提取受试者纹理特征,计算纹理特征的峰度、方差、熵和能量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磁共振T2加权图像的纹理,评估直肠癌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  结果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受试者方差、熵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1534±312 vs 2312±586、5.43±0.41 vs 6.42±0.29)峰度、能量明显高于未完全缓解组(4.85±0.66 vs 3.72±0.49、0.016±0.002 vs 0.01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磁共振T2加权图像的纹理分析可评估化疗后的疗效,并可预测直肠癌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诊断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102例病理学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n=23)、中分化组(n=59)、低分化组(n=20)。对不同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CE-MRI图像回顾性分析,测量其ADC_(mean)值及K~(trans)、V_e、K_(ep)值,分析不同组内ADC_(mean)值与K~(trans)、V_e、K_(ep)值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1.13±0.25)mm~2/s、(0.28±0.09)min~(-1)、(0.46±0.15)、(0.67±0.18)min~(-1);中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依次为(0.94±0.05)mm~2/s、(0.28±0.09)min~(-1)、(0.52±0.24)、(0.63±0.25)min~(-1);低分化组ADC_(mean)、K~(trans)、V_e、K_(ep)值分别为(0.79±0.07)mm~2/s、(0.40±0.08)min~(-1)、(0.67±0.16)、(0.66±0.15)min~(-1),各组间K_(ep)及高、中分化组间K~(trans)、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低分化组ADC_(mean)与K~(trans)值呈负相关(r中=-0.34,r低=-0.60,P0.05)。不同分化组ADC_(mean)与V_e、K_(ep)值Pearson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直肠癌分化程度的升高ADC_(mean)值升高,K~(trans)值降低。结论 (1)中、低分化组直肠癌的ADC_(mean)值与K~(trans)值有一定相关性。(2)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ADC_(mean)值与K~(trans)值相关性存在差异,对判断直肠癌的病理分化、恶性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食管鳞癌(ESCC)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承德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ESCC患者,患者放化疗前后均进行DWI扫描,在DWI图像上对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测量.根据放化疗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于肿瘤体积的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73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放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放疗结束后1月行影像学检查读取病灶体积,计算患者治疗前后最大直径减少率与体积减少率,扫描并分析患者病灶区Ve、Ktrans、Kep,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利用Pearson检验对最大直径的减少率以及体积的减少率间的相关性给予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e、Ktrans、Kep联合应用预测患者基于肿瘤体积的疗效评估模型,利用ROC曲线对各指标的单独和联合诊断在疗效方面的价值给予预测。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组患者最大直径减少率和体积减少率均低于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组(P<0.05);肿瘤最大直径减少率与体积减少率与肺癌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呈正相关关系(P<0.05);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组Ve、Ktrans、K...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CE-MRI早期预测鼻咽癌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入组87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AC)前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1周后(即分割照射5次)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扫描。获得各时间点原发肿瘤的DCE-MRI参数值(K~(trans)、K_(ep)、V_e和V_p)。比较放疗早期和放疗后的不同疗效组之间DCE-MRI参数在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结果在放疗早期和放疗后,有效组的K~(trans)和K_(ep)参数在放疗早期发生了明显下降。调强放疗结束后,治愈组的治疗前K~(trans)以及与放疗后早期的数学差值(△K~(trans)和△K_(ep))和变化百分比(K~(trans)_((Perc))和K_(ep(Perc)))、放疗早期的肿瘤退缩率均显著大于残留组(P0.05),上述各DCE-MRI参数早期预测IMRT的诊断效用介于0.655~0.829,联合肿瘤退缩率后的诊断效用最高,高达0.832。结论 DCE-MRI具有潜在早期预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CRT近期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的特点及其与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56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DCE-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构建Ktrans、Ve、Kep参数图,并分析TIC、Ktrans、Ve、Kep值的特点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将直肠癌及肿瘤周围正常直肠壁的TIC分为3种类型,其中Ⅱ型8例,Ⅲ型48例,肿瘤周围正常直肠壁Ⅰ型为41例、Ⅱ型15例。直肠癌的Ktrans值随肿瘤分化程度减低,Dukes分期增加而升高(P值均0.01);Ve、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能反映肿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情况,TIC及Ktrans值与直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TIC及Ktrans值可能用于评价直肠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测定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病灶血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型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NAC),收集患者的病理学和MRI检查资料,MRI测量并比较患者NAC前后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肿瘤直径、ADC值和病灶TIC变化。应用诊断试验法检测MRI与病理学评价NAC疗效的一致性,以病理学Miller-Payne(M-P)分级作为评价的金标准。结果:56例乳腺癌患者中导管内癌的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相比特殊类型癌者均明显降低,非特殊类型浸润癌患者的Ktrans、Kep相比特殊类型癌者也明显降低(P<0.05);高组织学分级(Ⅲ级)者的Ktrans、Kep相比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均明显升高(P<0.05),Luminal型患者的Ktrans、Kep相比三阴型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患者均明显降低,三阴型患者的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比(Ve)相比Luminal型、HER-2型患者均明显降低(P<0.05)。4个周期NAC治疗后病理反应性5级(pCR)11例(19.64%),DCEMRI诊断完全缓解(CR)共计10例,其中9例均达到病理反应性5级,1例为病理反应性4级。DCE-MRI诊断乳腺癌NAC后肿瘤残余情况的敏感度为100.0%(9/9),特异度为97.87%(46/47),阳性预测值为90.0%(9/10),阴性预测值为100.0%(46/46),准确度为98.21%(55/56)。NAC治疗前后患者的Ktrans、Kep、Ve、ADC值和病灶血流TIC类型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之间的DCE-MRI技术及特定药物动力学模型相关的部分量化参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NAC前后病灶的定量参数、TIC类型和ADC值变化情况有助于准确判定患者的化疗疗效,MRI在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DOF方案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DO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予DOF方案后完全缓解,43例患者部分缓解,此部分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达R0切除的30例,R0切除率为70%。19例患者予DOF后病情无明显变化,其中11例子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2名患者病情进展。结论与MAGIC试验中ECF方案相比较,DOF在疗效上不弱于ECF,而毒副作用除神经毒性发生率略高以外,其余均较ECF大大减轻。因此DOF方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