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盐地碱蓬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特性及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盐地碱蓬脱脂粉中粗蛋白含量为(24.09±0.02)%,约含8条亚基,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 kDa~70 kDa,盐地碱蓬蛋白中总氨基酸含量达841.13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为44.90%。盐地碱蓬蛋白中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68.6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16、营养指数为16.8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转双反义淀粉分支酶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通用的非生物学评价方法,即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 转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的化学评分分别为62,59;氨基酸评分分别为75,62;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分别为65,56;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9,80;营养指数分别为11,8;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76.7,67.0;氨基酸比值系数都是l.1.结论 转双反义淀粉分支氨基因大来中抗性淀粉含童显著提高,但并未影响到其自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该转基因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亲本大米具有"实质等同性".  相似文献   

3.
套作大豆贮藏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涛  杨文钰  刘卫国  王凤 《食品科学》2012,33(21):275-279
目的:分析不同品质类型套作大豆贮藏蛋白、氨基酸组分特征,对套作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使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等测定大豆蛋白质、氨基酸等指标。结果:套作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48.71%,贮藏蛋白7S、11S相对含量分别为24.94%和67.57%,11S/7S比值高达2.74,高蛋白型套作大豆D3(中江+月黄)贮藏蛋白11S/7S高达3.08,比其净作(11S/7S比值为2.89)极显著升高0.19(P=0.001);套作大豆氨基酸总量达到37.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8%以上,接近或高于FAO/WHO、全蛋参考模式同种氨基酸含量;FAO/WHO参考模式下套作大豆5种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和必需氨基酸相对比值(EAARR)分别为64.34、76.82、82.10、83.06、78.06,与净作相比分别变化:2.38(P=0.002)、3.01(P=0.012)、0.03(P=0.209)、0.45(P=0.202)、-0.19(P=0.754)。结论:套作大豆具有与净作大豆一致甚至更高的氨基酸营养价值,11S/7S比值更合理,可保证大豆蛋白制品的品质。因此选择综合营养价值高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套作种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泽生  刘素稳  郭宝芹  王浩 《食品科技》2007,32(11):219-221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马铃薯蛋白(PP)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马铃薯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7.9%,利用模糊识别法得出马铃薯蛋白的贴近度μ为0.912,高于大豆分离蛋白(SPI)的0.837,更接近于1。利用化学评价法得出PP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88.0、52.7、87.8、84.0、36.9、76.9。结果表明,马铃薯蛋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蛋白质营养,本研究测定6?种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市售金针菇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其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计算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以及预测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等非生物学指标,评价金针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6?种金针菇样品均含有18?种水解氨基酸,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比例为56.28%~57.37%。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WHO/FAO模式,其中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丰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6?种市售金针菇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2.61~82.07,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90,与卵清蛋白接近。上述结果表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优质蛋白,具有较大的风味食品开发潜力,适合与谷物、肉类等进行膳食搭配以促进人体对氨基酸的平衡摄取。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分别测定了蛋白粉中乳清浓缩蛋白(WPC)和大豆分离蛋白(SPI】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乳清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0.8%和38.5%,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6.3、61.4、69.5、64.1、56.0、82.0和48.3、44.6、62.3、56.2、51.1、76.6。结果表明乳清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对龙虱常规成分及龙虱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龙虱体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57.13%,七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22.4mg/g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达180.07mg/g体重干重,并对龙虱蛋白质的氨基酸进行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率(A/E)、氨基酸比值系数(RC)分析,必需氨基酸指数(EAA)为0.9799。结果表明龙虱体内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富含蛋白质,并为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芸豆营养价值的指导,以黑龙江主栽芸豆品种En、紫荆花、白沙克、日本红、西班牙白、英国红为研究对象,采用比值系数法评价芸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芸豆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 H4.0左右;6种芸豆蛋白质含量为17.91%~22.03%,脂肪含量为2.56%~8.46%,总糖含量为4.50%~5.42%;英国红、En、白沙克芸豆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31、40、5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0.34、48.47、67.32,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5.46、72.48、77.16,生物价(BV)分别为64.97、41.13、61.18,营养指数(NI)分别为67.41、44.72、62.98。芸豆蛋白质营养分析表明,芸豆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模式,说明芸豆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层次地开发利用迁粉蝶,探寻迁粉蝶幼虫和蛹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它们的营养价值水平,为它们的食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迁粉蝶幼虫和蛹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其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并将迁粉蝶幼虫和蛹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元素含量与常见食物中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迁粉蝶幼虫和蛹具有高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6.8%和69.0%)、低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0.9%和9.9%)、无机物质含量丰富、检测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水平高、能量值低等特点;迁粉蝶幼虫和蛹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64.4 mg/g和458.1 mg/g,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26.5 mg/g和163.0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4.7%和35.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为0.53和0.5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0.83和0.74。表明迁粉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新疆不同玉米品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评价玉米基于氨基酸构成的综合品质。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22份玉米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必需氨基酸相对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营养指数等多种方法对玉米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22种玉米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65. 32~79. 50 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 79~30. 18 g/100g,比值系数评分为59. 76~66. 20。M753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均最高,登海8883的EAARR值最高,新玉77号的SRCAA值最高。新疆不同品种玉米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价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玉米产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稀土镧、铈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实验选用稀土镧、稀土铈及镧铈混合稀土,每组设3 个质量浓度梯度。以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叶面喷施稀土溶液。成熟期取大豆籽粒,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的组分。并通过计算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对大豆籽粒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喷施稀土溶液可显著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最高较对照组(CK)增加5.17%。经稀土处理后大豆籽粒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达32.89%~35.17%,除La10外均显著高于CK,且AAS分析表明,各组中除La10第1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外,其他处理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在60 mg/L CeCl3处理下AAS、SRCAA与EAAI分别为94.05、84.08、82.46,均为各组最高,而当稀土溶液质量浓度过高时营养价值评分有所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初花期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脱脂米糠复合乳酸菌半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明确脱脂米糠在发酵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以乳酸菌降糖和释放酚能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复合菌种,结果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的降糖和释放酚能力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复合乳酸菌发酵脱脂米糠的工艺条件:复合菌株添加量5.0%,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发酵米糠中可溶性固形物、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1.42%,21.82%,112.21%,65.54%和37.14%(P<0.05)。此外,乳酸菌发酵使米糠提取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23%,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18%,49.78%,13.73%,9.0%,75.26%,24.06%(P<0.05)。同时,发酵米糠提取物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48,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数(SRC)值更接近100。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脱脂米糠高值生物转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混配大豆粉和小麦粉时大豆蛋白制品的粉添加比例。结果表明,脱脂大豆粉和小麦粉混配后,其混合物必需氨基酸的总吸收量的理论值并不是沿着二者各为100%时得到的两点总吸收量所连成的直线增加,而是在高于该条直线。仅采用WFO/FAO模式作为标准代替所有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并不具有可行性。在WFO/FAO模式下,蛋白质营养强化粉的必需氨基酸的总吸收量变化总体上和3~6月龄模式下相似,且在脱脂大豆粉添加量为0~10%时与成年人模式也相接近,但是却远远偏离于10~12岁模式和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的成年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晓贝  周峰  杨焱  冯杰  刘艳芳  冯涛 《食品科学》2015,36(23):262-267
分析不同配方瓶栽杏鲍菇培养基栽培所产子实体的基本成分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各配方栽培获得的杏鲍菇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46.4%~49.5%;单一木屑碳源的基质配方(配方7)栽培的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及营养指数最高,分别为20.62%和18.5;玉米芯与木屑复合碳源(碳源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5%)配方(配方4、5)栽培子实体的蛋白质获得最高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95.0,62.5及41.94;氮源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2%且未添加豆粕及玉米粉配方(配方1)栽培的子实体中蛋白质有较高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和生物价,分别为92.5和89.1;玉米粉或豆粕作为氮源物质能一定程度改善产品蛋白质营养价值。本研究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瓶栽杏鲍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博湖大蘑菇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杜双田  郜小娟  马璐 《食品科学》2009,30(5):100-103
本实验测定了博湖大蘑菇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营养进行评价,并与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和平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博湖大蘑菇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3.0%,其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8.6、43.6、78.6、74.0、32.6 和65.3;借助模糊识别法得出博湖大蘑菇与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9,高于双孢蘑菇、香菇及草菇。证实博湖大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沙棘雄花花被及花粉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均衡性。方法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柱后衍生阳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分析中国沙棘雄花花被及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并结合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含量、化学评分(chemical sore, CS)、氨基酸评分(aminoacid score, 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 EAAI)、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 BV)和营养指数(nutritional index, NI)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中国沙棘雄花花被及花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07%、20.45%;中国沙棘雄花花被及花粉中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3.59 g/100 g、17.06 g/100 g;蛋白质营养评价表明,中国沙棘雄花花被及花粉中总必需氨基酸分别为31.14g/100g、33.10g/100g,接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oodan...  相似文献   

17.
大麻蛋白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脱脂大麻籽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大麻分离蛋白(HPI)及其11S组分(HPI-11S)、7S组分(HPI-7S),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应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模拟实验评价大麻蛋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麻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消化性能更优,属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pH and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som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hemp seed protein isolate (HPI, 84.15% protein content) and defatted hemp seed protein meal (HPM, 44.32% protein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The HPI had minimum protein solubility (PS) at pH 4.0, which increased as pH was decreased or increased. In contrast, the HPM had minimum PS at pH 3.0, which increased at higher pH values. Gel electrophoresis showed that some of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45 kDa) present in HPM were not well extracted by the alkali and were absent or present in low ratio in the HPI polypeptide profile.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showed that the isolation process increased the Arg/Lys ratio of HPI (5.52%) when compared to HPM (3.35%). Intrinsic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data indicate that the HPI proteins had a well‐defined structure at pH 3.0, which was lost as pH value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s in structural conformation of HPI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reflected as better foaming capacity at pH 3.0 when compared to pH 5.0, 7.0, and 9.0. At 10 and 25 mg/mL protein concentrations, emulsions formed by the HPM had smaller oil droplet sizes (higher quality), when compared to the HPI‐formed emulsions. In contrast at 50 mg/mL protein concentration, the HPI‐formed emulsions had smaller oil droplet sizes (except at pH 3.0). We conclude that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hemp seed protein products are dependent on structural conformations as well as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pH.  相似文献   

19.
王楠  冯志彪 《中国油脂》2012,37(3):18-22
以脱脂紫苏籽粕和南瓜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分别制备紫苏籽分离蛋白和南瓜籽分离蛋白。结果表明,制备的紫苏籽分离蛋白和南瓜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9.64%和90.39%,氨基酸组成平衡,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符合FAO/WHO标准。SDS-PAGE显示,紫苏籽分离蛋白和南瓜籽分离蛋白分别由4条、8条带组成。两种分离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比较表明,紫苏籽分离蛋白和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较好,3种分离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大豆粉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向小麦粉中添加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及大豆蛋白,来研究其对小麦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及大豆蛋白使用量的增加,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与沉降值逐渐下降,馒头的比容逐渐减小,品质逐渐变差;但当全脂豆粉与脱脂豆粉添加量在10%以内,大豆蛋白的添加量在5%以内时不会对馒头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还可以弥补馒头中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不足,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