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熊金梁  陈爱强  刘婧  张蕊  关文强 《食品科学》2021,42(17):218-224
为了探索3 种典型电商运输包装猕猴桃所处运输微环境变化特点及其对后续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单纯纸箱、纸箱内衬聚苯乙烯泡沫箱和纸箱内衬聚乙烯发泡棉材料(果实单格放置)3 种形式包装对预冷猕猴桃进行运输,记录运输期间包装箱内的温湿度和振动强度变化,运输结束后分装入打孔塑料盒,贮藏于(4.0±0.5)℃的环境中并定期测定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纸箱内衬聚苯乙烯泡沫箱和内衬聚乙烯发泡棉材料均能够有效延缓包装箱内温度的上升,保持包装内的湿度;猕猴桃运输过程中振动主要来自于车辆的加减速和颠簸,纸箱内衬聚乙烯发泡棉材料的综合减振效果最好。运输过程的颠簸及温度变化是影响猕猴桃品质的主要因素,经过纸箱内衬聚乙烯发泡棉材料包装运输的猕猴桃在贮藏期间质量损失率上升最缓慢,硬度最高,颜色最鲜艳,总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质量分数较高,综合贮藏品质最好;纸箱内衬聚苯乙烯泡沫箱包装运输的猕猴桃贮藏品质稍次之,单纯纸箱包装运输的猕猴桃贮藏品质最差。综合运输微环境及货架期品质变化,纸箱内衬聚苯乙烯泡沫箱和纸箱内衬聚乙烯发泡棉材料均是适于电商运输猕猴桃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2.
合理包装对于减轻果实采后损伤和保持其新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模拟公路运输振动方法,研究聚苯乙烯泡沫衬垫、聚氯乙烯塑料衬垫以及自主研制的珍珠棉衬垫对猕猴桃果实生理和品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减振衬垫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猕猴桃模拟运输后的果实失重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延缓果肉软化。其中,珍珠棉衬垫能保持猕猴桃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率、呼吸强度以及乙烯释放量。综合各指标,珍珠棉衬垫效果最优,可以有效延缓猕猴桃模拟运输后的品质劣变,更利于运输后的贮藏和品质保持。  相似文献   

3.
影响猕猴桃果实耐贮性(完果率)的主要因素是软化(软果率)和腐烂率(烂果率)。品种、采期和包装方式是猕猴桃冷藏工艺的三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4.
在没有摩擦、碰撞、挤压等机械损伤的条件下,采用5、10 Hz和20 Hz 3种振动频率模拟不同运输路况的振动强度,研究猕猴桃果实在振动过程中的生理和品质响应,并测定振动对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为果实振动生理的研究和物流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激发了猕猴桃果实的生理响应和品质变化,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升高,硬度明显下降。振动引起果实品质降低的同时,表皮细胞壁也出现变形和受损的现象。振动强度越大,对猕猴桃生理和品质的影响越大。此外,低频率振动(5 Hz~10 Hz)对猕猴桃货架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频率振动(20 Hz)加速猕猴桃货架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5.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在电商运输中采用不同浓度(0、3.5、7.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猕猴桃进行48 h熏蒸处理,运输结束后,于(4±0.5)℃、RH85%~90%条件冷藏,定期测定并分析冷藏期间果实相关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商运输中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均能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从而延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的上升,减缓果实硬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含量的降低,并保持较高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其中3.5μL/L 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猕猴桃果实品质的维持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的贮运保鲜及品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模拟运输振动胁迫对赛买提杏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材料,模拟汽车运输过程,研究了不同振动时间和不同包装方式对杏果实运输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过程中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受振杏果实较对照果实呼吸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膜透性、乙烯生成量、可溶性固形物和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抗坏血酸、有机酸含量和硬度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网套包装较无网套包装杏果实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上升较慢(p0.05),膜透性、乙烯生成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显著缓慢(p0.01),而抗坏血酸、叶绿素和有机酸含量和硬度则明显较后者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振动结束时网套包装和无网套包装的杏果乙烯生成量比对照分别高37.5%和62.4%,无网套包装比网套包装的杏呼吸峰值高28.6%,说明网套包装能有效减轻运输过程中振动胁迫对杏果实品质的不良影响,能较好地保持杏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生鲜电商模式下,产品直接由冷库递送给消费者,传统的货架期概念转变为常温食用期。为探究该模式下"徐香"猕猴桃常温品质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贮藏及流通处理方式,首先通过感官评价和仪器测定,确定"徐香"猕猴桃的可食用硬度范围,进而研究1-MCP及不同包装处理对低温贮藏不同阶段果实常温食用品质影响,研究不同初始硬度果实食用期限。结果表明,"徐香"猕猴桃的可食用的硬度范围约为2.6~10.5 N,最佳的食用硬度范围为5.0~7.6 N;1-MCP可显著抑制猕猴桃软化,延长食用期,但不适于短期贮藏果实;纸箱加保鲜袋包装是常温食用期间最为适宜的包装方式,该包装方式均可显著延长短期低温贮藏及1-MCP处理长期贮藏果实的可食用期限及最佳可食用期限。常温食用期间,初始硬度不同果实可实现梯度软化,经不同时间达到可食用期和最佳可食用期,可满足消费者消费期内不同时段的食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琼  周然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8):234-240
为了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对振动胁迫后猕猴桃细胞膜脂氧化及活性氧成分变化的影响,实验使用七成熟海沃德猕猴桃,选取3 Hz的振动频率,利用模拟振动台模拟运输中的振动环境,比较经过振动胁迫10 h处理后,猕猴桃果实在不同冷藏温度(0、4、8 ℃)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在4 ℃下贮藏28 d时失重率上升5%、相对电导率上升54.05%、硬度下降65%,产生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相应升高,另外4 ℃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峰值分别为51.43和3.36 U·min-1·g-1·FW。研究表明,猕猴桃果实在冷藏温度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生理生化品质下降,果实氧化程度变高,细胞膜脂氧化作用加剧,猕猴桃果实衰老,并且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果实细胞膜脂氧化越明显,成熟衰老的速度越快。试验得出,经振动胁迫后的猕猴桃在4 ℃冷藏环境下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根据贮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验研究了堆码高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经历了10 Hz频率振动,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放入0、5、10 ℃三种不同温度的冷库贮藏,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硬度、果实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MDA含量均不断上升。研究发现处于中层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效果最好。因此,振动条件下堆码位置会明显影响猕猴桃贮藏品质,实际贮运过程中应加强对上层和底层果实的缓冲包装。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家标准GB 6195-86方法测定5个品种、2种包装方式和室温(22℃)贮藏期间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包装方式和贮藏时间对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春桃柿子丹东409(1)丹东409(2)小黄妃硬粉;保鲜膜包装对保持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优于散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5个品种、2种包装方式的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降低,贮藏7d,保鲜膜包装降低30%左右,散装降低近50%。  相似文献   

11.
反复冻融会造成羊肉品质下降,为明确猕猴桃疏果多酚在羊肉反复冻融中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持羊肉品质、延缓羊肉氧化、延长冻融羊肉货架期的目的。本研究用猕猴桃疏果多酚、表儿茶素、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羊肉浸泡,进行1、3、5次冻融处理,测定羊肉汁液流失率、显微结构、物性指标、pH值、色泽及肌红蛋白氧化状态、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及羊肉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汁液流失值呈增加趋势,在冻融结束时,疏果多酚组的汁液流失率较表儿茶素、TBHQ及空白组分别降低了17.57%、16.83%和40.10%(P<0.05);在冻融期间,羊肉在疏果多酚处理下有利于维持其肌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减缓冻融羊肉硬度过度降低(P<0.05);pH值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冻融5次结束后,疏果多酚组的pH值最高且比表儿茶素组显著升高了4.55%(P<0.05)...  相似文献   

12.
卫赛超  谢晶 《食品科学》2022,43(5):227-234
为评估商业包装(保鲜纸、塑料网套)与其他包装方式(葫芦膜、充气袋)对芒果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效果,依托振动台对越南青芒在13?℃、180?r/min下进行24 h模拟运输实验,研究运输后芒果在13?℃下贮藏20 d过程中转黄率、病情指数、质量损失率、水分含量与分布、硬度、原果胶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呼吸强度、1-氨基环丙烷-1...  相似文献   

13.
周然  曾媛媛 《食品科学》2018,39(9):176-181
不同道路对哈密瓜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均不同,因此本实验模拟半挂车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以及三级公路的运输振动环境,比较经过不同道路振动处理与未经振动处理的哈密瓜在室温(23 ℃)贮 藏期间(28 d)呼吸速率、腐烂指数、总酚含量、VC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 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Fe3+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 明:贮藏28 d时,不同等级道路振动后的哈密瓜7 种指标(总酚含量、VC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超氧化 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Fe3+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 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二级公路及三级公路相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哈密瓜呼吸作用和腐烂率的促进以及抗氧化 系统的破坏更为显著(P<0.05);说明振动会促进哈密瓜贮藏期间的呼吸作用,降低抗氧化保护系统中各种酶 及抗氧化活性,从而加速细胞膜脂氧化,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最终加快哈密瓜的衰老与腐败,其中二级公路和 三级公路的运输振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运输振动对枸杞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减损提供理论指导。实验选取‘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瓦楞纸箱固定于振动平台上,在3 Hz的振动频率下进行0(对照)、4、8、12和16 h的振动处理,于4±1 ℃,93%±3%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的保鲜冰箱中贮藏20 d,测定不同贮藏期内枸杞果实硬度、色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机械振动加速了硬度和色泽值的下降;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16 h振动处理对枸杞果实贮藏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大。机械振动对枸杞品质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振动时间越久对品质的损伤越大,同时加速枸杞果实营养物质降解和品质劣变的速度。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振动或缩短振动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软枣猕猴桃在贮藏和销售中的商品性, 采用箱式自发气调、1 - 甲基环丙烯(1-methyllcyclopropene,1-MCP)及气调结合1-MCP的3 种处理,研究其对‘长江一号’软枣猕猴桃冷藏期微环境气体成分、软果率和腐烂率、生理、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库(0±0.5)℃中,冷藏期软枣猕猴桃在塑料箱式气调处理中自发形成的贮藏条件为CO2:2.2%~3.1%、O2:17.7%~18.6%;气调结合1-MCP处理中自发形成的贮藏条件为CO2:2.2%~2.7%、O2:18.1%~18.6%。气调、1-MCP及气调结合1-MCP处理均能抑制软果率和腐烂率的上升,延缓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保持良好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与对照相比,3 种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气调结合1-MCP处理保鲜效果最为明显,1-MCP处理其次,对照品质最差。软枣猕猴桃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醇类、烷烃类和酯类组成,果实中主要的风味物质是反式-2-己烯醛和己醛,二者相对含量在软枣猕猴桃贮藏期相对含量中占84%左右。随着冷藏期的延长,气调、1-MCP及气调结合1-MCP处理的醛类、醇类和烷烃类相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6.
比较短期贮藏过程中气调包装、真空包装以及普通包装对羊肉发酵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各实验组羊肉发酵香肠中乳酸菌数显著下降(P<0.05);气调包装组羊肉发酵香肠中的葡萄球菌数保持稳定,真空包装组中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其他2 组(P<0.05);各实验组挥发性氨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在香肠贮藏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且普通包装组TVB-N值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普通包装组的水分活度下降显著(P<0.05),真空包装组和气调包装组的变化不显著(P>0.05);包装方式对pH值影响较小,各组pH值虽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在色泽方面,气调包装组的a*值和b*值均优于其他2 组,且其在咀嚼性和弹性方面均优于其他2 组。综合以上各项特性,气调包装能够较好地保持羊肉发酵香肠的特性,更适合用于羊肉发酵香肠的包装及贮藏。  相似文献   

17.
张玉晗  谢晶 《食品科学》2018,39(23):221-226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由养殖水温22~23 ℃分别经1、3 ℃/h和5 ℃/h不同降温速率处理至临界温度4 ℃,无水活运8 h,通过检测花鲈肝组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力、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浓度及血清中鱼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研究不同降温速率休眠处理后无水活运对花鲈肝组织损伤的影响,获得最佳降温速率处理条件,降低运输过程中鱼体损伤,提高存活率,以期获得最优的花鲈无水活运技术。结果表明:运输0 h,3 个降温速率处理组花鲈肝组织Caspase-3活力、MDA浓度及血清中PCSK-9、AST、ALT活力较对照组均增高;在模拟运输8 h时,3 ℃/h降温处理组花鲈上述5 个指标均显著低于1、5 ℃/h降温处理组(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运输2 h后,3 ℃/h降温处理组花鲈血清中PCSK-9活力显著低于1、5 ℃/h降温处理组(P<0.05);与运输8 h比较,唤醒后花鲈的肝组织内MDA浓度、Caspase-3活力呈下降趋势,但依然很高,PCSK-9活力增高,AST活力增长减缓或降低,表明不同降温速率条件下无水活运过程对花鲈肝脏的损伤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花鲈可以通过低温诱导休眠的方式进行无水保活,3 ℃/h组处理后无水活运8 h对花鲈肝组织损害程度低,存活率高,建议将降温速率设定为3 ℃/h。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对低温贮藏猕猴桃品质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电子鼻技术快速检测猕猴桃品质的方法,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利用电子鼻技术对低温贮藏猕猴桃的芳香成分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regressions,PLS)、BP(back-propagation)网络3 种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低温贮藏期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硬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贮藏0~45 d,S1、S2、S3、S4、S7、S8、S9和S10传感器响应值变化显著(P<0.05),即芳香苯类、氮氧化物、氨类、氢气、硫化氢、乙醇、有机硫化物、芳香烷烃这几类化合物在猕猴桃低温贮藏期变化显著。同时线性判别分析比主成分分析能更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期的猕猴桃。MLR、PLS和BP网络3 种分析方法都能很好地预测低温贮藏猕猴桃的品质,但相比之下,BP网络的分析精度更高。应用电子鼻技术预测猕猴桃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