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脂肪酶的分离纯化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微生物脂肪酶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油污土壤中培养筛选到一株产脂肪酶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法鉴定该菌(Enterobactersp.).探讨了温度、酸度及培养时间等生态因子对菌株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8.5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酶活,5d培养周期内脂肪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采用空抽滤联合法实现脂肪酶的提取与固定,固定化酶能够保持游离酶活性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富油土壤中分离筛选到40株脂肪酶产生茵,其中060805茵株产脂肪酶的能力较强,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初步鉴定为短波单胞茵.060805茵株发酵产酶需油脂的诱导,同时也依赖Mg2 ,培养基中不添加Mg2 时产酶量很少,微量的Mg2 就能激活茵体产酶.蔗糖等糖类物质不利于060805菌株产脂肪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最适pH为6.0;而且在60℃保温60 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 5.0~8.0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土壤中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龙海红树林区土壤中分离获得9株产脂肪酶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别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库克菌属(Kocu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对9株细菌所产的脂肪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25~35℃、最适作用pH值在8~10,其中L13菌株所产脂肪酶(L′13)具有适应温度和pH范围较广、对多种金属离子耐受性强、能有效降解不同底物等特点,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筛选与鉴定、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明东站一家屠宰厂冷库中筛选到14株产脂肪酶低温菌株.选取1株胞外低温脂肪酶高产菌,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Yersinia enterocolitica的一株菌,命名为KM1.对该菌发酵产酶条件研究,发现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13℃,pH7.2,摇瓶培养时间54h.在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下酶活由1.8U/mL提高到3.1U/mL,提高了72%.对该菌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在0℃时仍具有最高酶活的20%,最适反应温度37℃,最适反应pH为9.0.在25℃以下,pH7.2~10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在有机溶剂中较稳定,即使在50%的甲醇中仍能保持60%以上的活性,该酶的最适底物为C8的酯化物,且对C4~C12的酯化物均有较好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用于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的米根霉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及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L三角瓶液体培养中,米根霉适宜的产酶条件为:氮源为2%胰蛋白胨与0.1%NaNO3复合,碳源为0.3%的大豆油,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约58 h。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所产脂肪酶的最适pH=7.5,最适温度为35℃,该酶在pH为7~9、温度低于40℃的范围内表现稳定,Mg2+对酶活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是新型的绿色能源,是石油燃料的理想替代物之一.目前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法、酶法和超临界法,而其中又以生物酶法最为环保,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阐述固定化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和生产现状,从而对固定化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粘质沙雷氏菌L-42发酵液经离心、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等步骤,获得了比活性为1166.61 U/mg 的碱性脂肪酶,提取得率为20%,纯化倍数45.57倍,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均呈现单一蛋白质条带,显示该酶为单体,SDS-PAGE测得酶的相对分子量约为 50 kDa.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 ℃,最适pH值为9.0,在50 ℃以下、pH6.0~10.0范围内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Ca2+、Mg2+ K+、Mn2+、Ni+等对酶有激活作用,而Fe2+、Zn2+、Co2+等对酶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武汉市白沙洲沙鸥食用油总厂分离筛选到一株耐热碱性脂肪酶的产生菌,经鉴定为产邪包的短杆菌、革兰氏阳性、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5℃,所产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10.0,且PH在8.0-11.0范围内酶蛋白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物几丁质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产生几丁质酶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特点、酶学性质、产生条件、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认为微生物几丁质酶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酶的分子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宇拓  滕昆 《广西科学》2014,21(2):93-98
脂肪酶能催化水解、酸解、醇解、氨解、转酯以及酯化合成等反应,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造纸业、洗涤工业、医药领域以及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中。本文概述了目前脂肪酶在分子结构、催化类型和机制、基因克隆来源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GENE6 8软件系统对真菌脂肪酶基因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真核生物中多数结构基因中含有内含子 ,但真菌脂肪酶基因几乎有一大半的是连续的 ;对于有内含子的基因 ,不同脂肪酶基因所含内含子数目各异。所有脂肪酶一级结构中都包含Gly X1 Ser X2 Gly保守序列 ,在真菌脂肪酶中该序列更保守 ;Ser、Asp/Glu和His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了真菌脂肪酶的活性中心 ;大多数真菌脂肪酶是糖蛋白 ,但也有一些不含糖基的脂肪酶 ,主要取决于脂肪酶一级结构中是否存在糖基化识别序列。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区红藻体上微生物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研究了福建云霄、龙海和福鼎3个红树林区红藻体上的微生物,结果表明红树林区红藻(鹧鸪菜)体上异养微生物数量高,每克干藻样有百万个至千万个,其中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0%~99%,霉菌居次,放线菌最少. 不同季节和红藻生长情况对藻体上异养微生物数量有明显的影响,红藻生长繁殖愈好,微生物数量愈多. 温度与藻体上微生物数量呈线性关系,尤与土温关系最密切,当土温升高至17℃,藻体上微生物数量快速增多. 藻体上细菌以中温型,G  相似文献   

14.
2-苯乙醇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香味物质,对其他香味在食品、烟草和化妆品等日化产品有增效作用.介绍了目前2-苯乙醇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代谢机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4种忍冬科植物浸提液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园林绿化植物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以金银木、天目琼花、接骨木和锦带花为材料,采用室外自然沉降法研究了该4种植物茎叶浸提液对空气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三类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生长均有影响,1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明显;2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g·L^-1的茎叶浸提液除锦带花和接骨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和作用不明显之外,其余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银木和天目琼花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了99.7%。  相似文献   

16.
用4种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提取了3种类型土壤的微生物总DNA,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4种DNA的OD260、OD280,并计算和分析DNA提取物的产率和纯度.研究发现:方法4即改良的DNA提取方法,无论是提取DNA的产率,还是提取DNA的纯度,都较其他3种方法高,说明改良的DNA提取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取3种类型土壤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川省洪雅县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Betulaluminifera)、苦竹(Pleioblastusamarus)林地为对象,并以农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这两种林木的根际效应,分析和探讨了这两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两种林地中,微生物数量从春季到秋季一直增加,秋季达最大,冬季最小;在农耕地中,从春季到冬季一直增加,在冬季最大。(2)三大类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农耕地全年的微生物总数(干重条件下)最多,苦竹林地次之,桦木林地最少。(3)不同的季节,桦木和苦竹的根际效应各不相同,各季节微生物的R/S值都在1~2,全年的微生物R/S值分别为1.37,1.24。(4)从微生物学总体上评价两种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则苦竹林模式优于桦木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在海洋污染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海洋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海洋科学紧密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利用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修复在治理海洋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作用日显重要,已成为当今国际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阐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基础——微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的生态、生理、进化等问题,强调了生物修复在治理海洋污染环境中应用的重要性,报道了作者近年来以新思路、新方法、藉海洋微生物的特殊功能与特点对海洋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石油、农药、赤潮灾害与毒素以及病原性微生物等修复作用的新成果,展示了厦门大学在该领域所进行的若干创新性、前瞻性研究工作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温州市空气微生物含量 ,结果表明 :市区空气微生物总量、空气细菌量、真菌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3.4 3× 10 4 、3.95× 10 4 、4 .0 9× 10 3个·m- 3,真菌占总菌量的平均值为14 .12 % ,提示空气已受到中度污染 ,并且室外空气微生物含量显示出随时间变化的某种特点 ;同时对不同采样点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其大气优势细菌分属于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优势真菌则分属于曲霉属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春季大气微生物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合肥市区近460KM~2范围的大气中微生物污染分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根据不同生态环境设置了五个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生态环境的微生物有很大差异,空气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交链孢霉、青霉、毛霉;链霉菌等属。一天中微生物数量最高在11—1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