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为 《中国卫生产业》2012,(25):155-155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用于老年胆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用于老年胆结石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肠道恢复、拆线和住院时间,记录出现切口感染、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拆线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顾强  仇笛  朱卫平  陈建新 《工企医刊》2015,(3):1420-142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LC治疗(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孔旭辉 《中国校医》2014,(8):606-60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在睢宁县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术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手术时间(41.2±5.3)min,手术中出血量(30.5±6.3)mL,术后胃肠恢复时间(9.5±1.6)h以及并发症情况(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发现,利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胆结石不论是在手术中还是手术恢复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小切口切除术,建议在老年胆结石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50例)患者均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0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物应用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物应用剂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26.8%),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术中安全性,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两组实施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时间组间统计学差异性比对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并发症及止痛药应用率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向勇 《现代养生》2013,(24):63-64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引流例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胃穿孔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10月,总例数为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比开腹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并对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30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62例)及腹腔镜手术组(168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共有13例(7.7%)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胆囊壁厚、白细胞计数、Calot三角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患者61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保胆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9%,观察组不良反应更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更佳,且痛苦小,能够保留胆囊功能,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高原地区高龄或者肺功能较差胆结石患者推荐使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13.
陈新民 《现代保健》2013,(6):110-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6 h、24 h 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式,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72 h内入院者60例(早期手术组),发病72 h以后入院者52例(晚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晚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高于早期手术组[(76.7±7.8) min比(54.3±4.8) min,(41.2±5.9) ml比(25.2±6.5)ml,(2.2±0.7)d比(1.4±0.6)d,(49.6±7.2)ml比(48.7±6.9)ml,(6.4±0.7)d比(3.9±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6/52)比3.3%(2/60),P>0.05].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早期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期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9.44±9.47)min、出血量(33.67±8.15)mL、疼痛分数(2.64±1.01)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9.45±10.47)min、(124.52±9.48)mL、(5.84±2.05)分,且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2.86±0.68)d、下床时间(1.89±0.98)d、住院时间(7.02±2.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42±1.24)、(3.08±1.22)、(15.34±3.58)d,组件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石率(5.36%)与对照组(3.57%)相差不明显(P〉0.05),而起并发症发生率明(3.57%)显低于对照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新国 《工企医刊》2014,27(6):1080-108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4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95例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的有50例设为对照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有45例设为观察组,然后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4.6±68.8ml,肠功能恢复时间(d):2.6±0.5,住院时间(d):11.2±4.5,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1例、肠梗阻3例、切口种植2例,占17.78%,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贾丹 《现代保健》2013,(24):117-118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和80例同时期在本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而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无论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还是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有很多优点,诸如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止痛药使用少、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两家医院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10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为观察组,37例采取开腹手术终止妊娠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大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情况及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性生活、工作、家务劳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发生率(4.6%)低于对照组(10.8%)(P0.05),无一例切口感染及肠麻痹,该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12h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术后24h、36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性生活、恢复工作、恢复家务劳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5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复发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其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治疗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45例.所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72 h内,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开始床下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腹腔出血、肠道粘连、肺部感染以及胆管损伤等.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OC组(P<0.01);L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OC组(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疗效较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