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改革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城市用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味争取"做大"人口规模,扩大城市用地的"圈地"问题,作者从城市规划体系本身的问题出发进行剖析,认为现行的"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和地位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总体规划"应是战略性和结构性,不能做为行动规划和"圈地"工具.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技术标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所涉及的城市用地坡度,防护工程,防洪排水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室内外地坪高差,场地平整,土石方量平衡等技术标准指标控制,是评价该项规划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有关技术标准指标较系统全面的列出,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用地分类对于城市开发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英国、加拿大、日本、堪培拉(澳大利亚)、香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用地分类体系,归纳其在城市开发控制中的应用形式、控制内容和职能特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用地供应失控的原因,并从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园区用地效率低下、村庄用地大量闲置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解决城市用地供应失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做了充分的分析,从几个方面对城市用地的合理性、经济性做了阐述,对指导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调整城市的布局、城市的改造、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捉供了有力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宣莹 《规划师》2008,24(6):53-56
我国香港法定图则土地用途分类与大陆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遵循双向逻辑,重在对规划意向的界定,将城市视作一个动态的有机体,采用过程性控制的管理方法;而后者遵循单向逻辑,重在对规划范围的界定,将城市视作一个静态的有机体,采用蓝图式控制的管理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增强对城市动态本质的认识,将弹性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理念纳入到用地分类体系之中,精简不必要的用地分类和规划过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1990、1997、2004和2013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的修订历程,不仅构成了地方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修订的完整序列,也反映了深圳城市规划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产业转型、法制环境等城市发展趋势的嬗变过程。本文以深圳城市用地分类修订历程的梳理为基础,剖析修订背后的原因,试图探讨从城市用地分类到用地开发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与演绎路径,作为地方城市规划机制优化和国家相关标准修订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8.
潘昭宇 《福建建筑》2012,(10):9-11,15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全面实施,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资源,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本文以梁滩河为例,在地图重叠法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应用Arcgis9.0软件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分析和加权叠加,评价了梁滩河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用地布局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名海 《规划师》2004,20(12):93-95
武汉市城市用地变迁基本上遵循了跳跃式发展、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等4种基本方式和规律,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跳跃式发展形成的沌口、关山组团与主城之间的空地已被成片填实,导致城市密实地圈层式发展,武汉“组团式”的理想发展模式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0.
县城用地选择上如何贯彻“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土地利用基本国策,是项很复杂、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指导思想上要树立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分析的观点,克服偏激的倾向;在选择用地时应体现非耕地优先、高地优先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方法上建议采用多元多向为主。  相似文献   

11.
廖远涛  杨杰 《南方建筑》2006,110(6):1-3
本文对已有竞争力模型进行研究与总结,批判性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且在此评价模型的指导下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园林博览会发展迅速,园林博览会的选址,直接影响展会情况和后续利用水平。以我国主要园林博览会选址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将我国园林博览会选址类型分为四类,分别是:基于原有公共空间提升、基于旧城更新、基于新区建设和基于风景林地开发的园林博览会选址,并从距城距离、常见规模、兼具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筛选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水平、体现城市规划需求、表达场地特征的重要选址指标要素,初步构建基于城市发展目标的园林博览会选址指标体系,为实现不同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园林博览会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毛蒋兴  阎小培 《规划师》2002,18(7):69-72
介绍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类型与实例,阐述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影响我国大城市交通模式选择的因素基础上,提出:公共交通优先,小汽车、自行车适度发展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层次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大中 《新建筑》1998,(1):18-19,25
通过对城市空间概念及其主体-背景现象的理解,在人对空间的认知关系上,对城市空间网络系统的形态、形象、意象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宪谋 《规划师》2005,21(11):16-19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逐渐分离使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成为客观需要。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在公众参与实践中不断予以调整和完善。涉及城市规划公共利益的民主参与应以代表制民主为主,以参与制民主为补充;涉及城市规划个人利益的民主参与应以参与制民主为主。推动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政治性社团的发展并通过其开展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工作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的环境和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唯佳 《规划师》2000,16(5):80-83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为了规范城市的有序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地方自强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改革。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说明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改革的主要原因。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会随着城市化发展出现互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制度、方法和观念等方面的改革,归根结底是要在新形势下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进程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新加坡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晓东 《规划师》2010,26(2):16-21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结合,使城市环境二维与三维的控制管理相结合、土地使用和形体环境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二者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新加坡从编制内容与体系、编制工作方法、城市设计效力、开发控制与协调、运作机构等方面进行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实践,并在技术途径和制度途径两方面为我国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整合运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骆畅 《建筑与文化》2016,(10):90-91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综述生态城市理论背景下的绿色交通发展,同时总结国内外城市绿色交通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案例经验,探讨在新的时代如何能更高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环境与交通的问题,进而寻找一种满足城市居民宜居便捷的使用要求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交通体系。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现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合理的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以下问题:城镇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失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这突出地反映了城市规划在体制、机制、管理和调控手段上的缺陷,城市规划应遵从市场机制,对规划的功能、理念、编制方法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他山之石,攻我陈规:谈城市规划的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规划模式应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样的城市规划才有生命力。借鉴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模式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