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针对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城市空间问题,提出新城市空间的概念和类型,对当前国内外在新城市空间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总结,着重探讨中国新城市空间形成的背景和机制,并分析研究中国新城市空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吕拉昌  李勇 《地理学报》2010,65(2):177-190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间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借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城市主义”是基于对郊区蔓延的反思,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城市设计流派。本文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主要设计思想,总结了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这一规划设计思想对于我国解决城市蔓延问题及城市郊区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总被引:142,自引:9,他引:142  
宁越敏 《地理学报》1998,53(5):470-477
本文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城市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90年代中国城市化地动力机制和特点,认为当前中国正出现新城市化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发展模式,从而使经济绩效得到提高,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城市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转向”与新城市地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经济地理学的复式转向的推动下,“城市空间转向”已成为事实,城市地理研究不仅需要对物质空间进行研究,更要对人文空间及文化空间等进行研究,其研究的视点是城市空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融合,顺应这种转变,开展新城市地理研究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7.
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侃侃  王兴中 《地理科学》2012,(9):1081-1086
从空间公正与价值尊严等方面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进行研究,阐述其基本理念和规划原则。通过上述原理的分析,明确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和空间价值观的内涵,前者涉及人本性、空间多样性、社区平等感和社会环境协调性4个层面,后者则体现在重视公共区域的阶层平等可进入性、提高混合居住的社会平等空间的宜居性和以强制性的宜居环境标准提升社会的平等性。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性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空间不公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探讨地县级新城市市区总体规划主要涉及的5个问题及城区建设的10个重点,侧重论述了新城市(包括新设、新建、新区)的城区道路网和交通网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主轴交通(模式)的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除了扩大绿地面积,还应扩大无污染水域的面积,并兼顾它们的分布。另外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新城市规划还要重视交易市场与商业中心、综合信息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1994年以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统计,从研究学科、研究内容与研究阶段特征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表明研究内容集中在名城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研究、名城旅行测量与影响研究、名城旅游市场与形象研究、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及其他研究等领域,研究方法应定性为主、定量较少;今后应在充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视基础理论的总结,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强化名城旅游利用的研究,名城旅游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游客行为与感知态度及非物质文化旅游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依据城市间长途电话资料,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三十个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集聚场和扩散场进行了系统分析,着重分析了核及其影响范围、等级结构和地域结构,发现我国重要城市间的信息作用场深受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网络结构也不合理.对此,本文也提出初步的发展依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新西兰黄土和中国黄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正楷 《地理学报》1993,48(4):337-347,T002
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新西兰黄土在分布、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及古土壤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与中国黄土的对比,指出新西兰黄土形成于比较潮湿的气候条件之下,其物源主要来自当地的河流泛滥平原、冰水平原和低海面时的大陆架平原,是风力就地吹扬堆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乡村工业化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苗长虹 《地理科学》1998,18(5):409-417
本文从“乡村空间变化”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乡村工业化对新乡村经济空间,新乡村社会空间和新乡村地理空间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乡村工业化与乡村城市转的区域不平衡性,提出了中国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几个应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人口、资源、牛态环境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并指出了经济地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慕寒  鲍洪明 《地理研究》1996,15(1):98-104
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涵义,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特征,阐述划分名城类型的方法。运用比值法,将我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分成六大类型,分析每一类型的主要特征,对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阎小培 《地理学报》1994,49(6):533-54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尤其注重新领域的进展和主要观点的概括。本文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最后,在研究展望中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开展城市土地和住房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润朋  刘蓉 《热带地理》2002,22(4):315-319
探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对生产性服务业做了较全面的认识,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自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以及新经济条件下的网络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城市化研究的再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京祥 《地理科学》1998,18(6):555-560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化研究领域中一些观点的重新考察,以务实的态度提出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城市化转移空间,郊区化等问题的探讨性看法,指出城市化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发挥政府的适当调控,不拘于西方模式与简单的现象分析,追求城市实质性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才是城市化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以终端治理为主的综合整治是针对重污染城市环境问题一个重要举措,但其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本溪为例,提出了重污染城市的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