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脊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腰骶部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正常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脊神经根病变47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与病变的关系。结果:对照组PROSET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行,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走行。观察组PROSET成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压迫和侵犯程度。结论:PROSET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解剖具有独特优势,结合常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骶脊神经根MR成像术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分析65例椎间盘突出患者腰骶脊神经根MR成像术表现. 结果 在神经根成像术上所有病例腰骶部脊神经根及神经节呈高信号.64.9%的椎间盘突出单根神经根受累,17.0%的椎间盘突出2根神经根同时受累,7.4%的椎间盘突出多根神经根受累;10.7%的椎间盘突出仅见硬膜囊受压. 结论 腰骶脊神经根MR成像术能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根走行及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磁共振PROSET序列对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的显示,探讨磁共振PROSET序列在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采用PROSET序列做冠状面扫描,获得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影像,所得原始图像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30例PROSET成像及mMIP重建图像多方位旋转均清楚显示腰骶部硬脊膜囊、神经根鞘、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结论: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部神经根,结合常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纤维示踪成像(fibre tracking,FT)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可行性,并评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及L5脊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别.方法 20例由于后外侧或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引起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检查均在Philips Achieve 3.0 T TX MRI上进行,纤维示踪成像参数:FA阈值=0.15;最小纤维束长度=10mm;最大角度=27°.应用横轴位T2解剖融合图像序列评估重建图像的相关性.对所有被检者的L4、L5和S1脊神经根行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并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L4和L5脊神经根的平均FA值和ADC值.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腰骶部脊神经根纤维束成像在T2解剖融合图像上完全匹配.在纤维示踪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辨别腰骶部脊神经根受压位置.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FA值和ADC值可以从FA图和ADC图上获得.受压侧脊神经根的FA值显著低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 ADC值显著高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结论 3T MRI腰骶部脊神经根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是可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L4和L5脊神经根的FA值和ADC值有显著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 SPACE 技术在显示和诊断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可疑腰骶部脊神经根病变31例,正常志愿者8例,观察 SPACE 的原始图像和 MIP 重建图像对脊神经根的显示情况。进行常规扫描和 SPACE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 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与病变的关系。结果:SPACE 成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压迫和侵犯程度。观察组31例可疑患者中发现15例腰椎间盘突出,4例神经根鞘膜囊肿,3例神经根变异,3例神经根损伤,3例原发神经源性肿瘤,3例肿瘤转移累及神经根。结论:SPACE 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解剖具有独特优势,能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较满意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的解剖及MR PROSET成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的解剖和磁共振PROSET序列显示腰骶部神经根的价值。方法采用PROSET技术做冠状面正常腰骶部神经根成像20例,所有原始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20例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形,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走形。结论PRO-SET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解剖具有独特优势,结合常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满意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PROSET技术在诊断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磁共振PROSET技术在显示和诊断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可疑腰骶部脊神经根病变 10例 ,正常志愿者 5例 ,观察PROSET的原始图像和MIP重建图像对脊神经根的显示情况。结果 PROSET的原始图像更有利于神经根的显示。 10例可疑患者中发现有 4例神经根鞘膜囊肿 ;2例脊神经根损伤 ;1例神经纤维瘤 ;其余 3例和 5例志愿者的腰骶脊神经根正常结构显示良好 ,能清晰地显示硬膜囊、马尾神经、神经根、脊神经节及节后一段脊神经纤维。结论 PROSET对脊神经根的显示完整清晰 ,对脊神经根的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及L5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在脊神经根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41例正常成人在常规腰骶部MR扫描基础上,沿轴位图像右侧或左侧、L3~L4或L4~L5椎间孔方向、分别行双侧相应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统计根管内段神经根清晰、不清晰及变异神经根个数。结果:40例共160个脊神经根T1W斜冠状位图像均能清晰、连续显示其根管内段走行,其中1例可见右侧L4和L5神经根共干;1例志愿者斜冠状位图像神经根显示欠清晰。结论:L4及L5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对神经根在根管内段走行显示清晰,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的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25例ELLDH进行常规CT扫描 薄层螺旋扫描和冠状面、矢状面的MPR;25例中男18例,女7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25例ELLDH MPR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压迫同位节段脊神经根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其中椎间孔内突出15例,椎间孔外侧突出4例,椎间孔内外突出3例,椎间孔内并同节段椎管内后外侧突出3例。其MPR特征为突入椎间孔内和椎间孔外的软组织块影,压迫同位节段脊神经根,形态多呈丘状、圆形或三角形。25例ELLDH中有7例常规CT扫描未发现ELLDH,病人再行MPR均发现ELLDH;8例常规CT扫描显示ELLDH可疑,通过MPR得到明确诊断;10例常规CT扫描虽发现ELLDH,但不能清楚显示神经根受压情况;25例ELLDH通过MPR均直接显示了神经根受压情况。结论 MPR在ELLDH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地提供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神经根的关系等解剖学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DEAL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显示腰骶神经受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明显腰腿痛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行腰骶神经根IDEAL序列冠状位薄层扫描和常规扫描,所有图像均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腰骶神经根的受压特点及其与突出椎间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0例中有92组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疝出,而由此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共81组,其中神经根侧隐窝段受压的概率显著大于椎管内段,但是任何部位的神经根受压好发生于同侧还是双侧受压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8)。另有4组神经根受压由增厚的黄韧带或骨质增生引起;有6组由神经根鞘囊肿引起。受压神经根的影像学表现为:(1)神经根局部缺损样压迹;(2)走行的改变;(3)形态的改变,包括局部肿胀,甚至截断样改变;(4)与邻近组织局部粘连,边界不清,边缘模糊;(5)局部脑脊髓间隙变窄或消失。结论 IDEAL序列能直观显示腰骶神经根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受压特点,能够对神经根受压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受压程度评估,对判断腰骶神经受压、损伤等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也能为临床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冉鹏程  柴晓明  李松柏  李琳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00-1103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突出时相应水平脊神经节(DRG)面积的变化,了解它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D MR-PROSET序列扫描30例健康志愿者及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所得原始图像均行3D MIP后处理.测量健康志愿者组L1~S1水平及病例组椎间盘突出受累水平的双侧DRG面积.结果:健康志愿者组的L1~S1水平DRG面积逐...  相似文献   

12.
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显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菡  徐孝秋  沈钧康  张洋   《放射学实践》2009,24(3):324-326
目的:探讨PROSET序列在腰骶神经根显示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受检者行常规腰骶部脊柱MRI扫描后加扫PROSET序列,比较PROSET和常规T2W1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神经根锐利度、椎管内神经根显示数目、神经根的定位及神经根显示的完整性。结果:PROSET组图像CNR值大于常规T2WI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神经根锐利度、椎管内神经根的显示数目、神经根显示的完整性方面,PROSET组优于常规MRI序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神经根的定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T2WI。  相似文献   

13.
扩散加权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DW-MRN)和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腰骶丛神经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5例腰骶部受检者行常规MRI、PROSET及DW-MRN.结果 PROSET对腰骶丛神经显示率达100%,对腰丛神经显示效果好于DW-MR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0,P<0.05),对腰骶干和骶神经的显示效果亦好于DW-MRN,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922,P>0.05;χ~2=3.870,P>0.05).PROSET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和根鞘,对神经根病变显示良好.DW-MRN对腰骶从神经受累增粗和信号增高较敏感,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腰骶丛节后神经.结论 DW-MRN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腰骶丛神经节及节后神经.PROSET与DW-MRN结合,能使腰骶丛神经病变在精确成像下直观诊断.  相似文献   

14.
MR PROSET序列在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和探讨磁共振PROSET(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gue)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及其病变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采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3D FFE)技术作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PROSET成像54例,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10例应用部分容积重建法重建图像. 结果 54例PROSET成像病例中,阳性40例,阴性14例.MR PROSET原始图像有利于神经根的显示,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病变,亚容积重建法比MIP法重建的图像更清晰. 结论 PROSET序列对揭示腰骶神经根病变部位及病因具有独特优势,它可部分替代常规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满意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序列对腰脊神经根显示及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用3.0T超高场MRI仪,对健康对照组70例及病例组43例行腰椎MRI常规序列(T1WI、T2WI)、PROSET序列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序列扫描,PROSET用"肥皂泡"软件行神经根曲面容积重组,MRM行MIP重组。由2位教授级MRI诊断医师分析和比较3种方法显示腰脊神经根长度及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价PROSET的应用价值。结果:2位MRI诊断医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即PROSET显示腰脊神经根长度达节后段,MRM未显示节后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SET与常规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ROSET显示神经根鞘受压移位、神经根病变及与神经根关系的全貌。"Soap Bubble"后处理PROSET图像在一帧图像上显示神经根走形全貌。结论:PROSET序列能诊断神经根病变,且图像质量优于MRM,是常规MRI的重要补充;"Soap Bubble"后处理图像可提供直观的解剖形态信息。  相似文献   

16.
MRCP 2D和3D FASE序列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二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 (2DFASE)序列和三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3DFASE)序列对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显示及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对 72例胆道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右上腹痛等症状的患者同时行MRCP的两种序列检查 ,并分别与手术、直接胆道造影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MRCP的这两种序列均能很好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解剖 ,3DFASE序列显示肝内一、二级胆管优于 2DFASE序列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DFASE序列显示胰管优于 2DFASE序列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RCP两种序列均获得了较好的图像 ,两种序列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CP 3DFASE序列较 2DFASE序列更适于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MR 3D-CISS序列对脊髓AVM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MR 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CISS)对脊髓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脊髓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患者的3D-CISS成像表现,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DSA显示16例脊髓AVM表现为脊髓背侧一条稍粗大的畸形血管干和分布于硬脊膜内许多高度迁曲的细小分支,呈蚯蚓状、匐行状迂曲血管影,脊髓表面纹理被穿透;7例则显示为一条扩张的引流静脉;3例表现为球状局限性血管丛。23例3D-CISS表现与DSA结果基本一致,3例DSA证实为胸段AVM,而3D-CISS发现为全段脊髓AVM。根据手术病理和最终诊断结果,3D-CISS序列诊断脊髓AV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8%。结论:3D.CISS序列对疑为脊髓AVM病人有很好的筛选作用,其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