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桑蚕蛹中高纯度α-亚麻酸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纯度蚕蛹α-亚麻酸,研究采用了尿素脂肪酸包合结合银离子硅胶色谱技术分离。结果表明,脂肪酸/尿素质量比对包合效果的影响最重要,尿素浓度、结晶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其次。当脂肪酸/尿素(质量比)为0.3,尿素质量分数为30%,0℃结晶2 h,α-亚麻酸质量分数从初始的32.53%提高到83.56%。二次尿素结晶包合提高α-亚麻酸纯度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α-亚麻酸回收率明显下降。对一次包合富集的产物采用银离子硅胶色谱柱进一步纯化,α-亚麻酸纯度提高至近100%,回收率86.2%。因此采用尿素包合结合银离子硅胶色谱分离高纯度蚕蛹α-亚麻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富集鱼粉加工压榨液中EPA和DHA,采用尿素包合和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对EPA和DHA进行富集,并优化工艺,同时对富集后鱼油进行理化指标及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尿素包合条件为:尿素/鱼油1.5:1(m/m)、溶剂/鱼油6:1(v/m)、结晶温度0℃、结晶时间15 h、包合次数1次;分子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110℃、刮膜器转速250 r/min、进料速率3 mL/min、压力5 Pa、二级蒸馏。联合采用尿素包合和二级分子蒸馏可使精炼鱼油中EPA和DHA含量由22.68%提高到87.50%,且EPA/DHA约为0.58,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均达到精制鱼油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优化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工艺进行优化。以α-亚麻酸纯度为响应值,温度、尿素与脂肪酸比值、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和包合时间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α-亚麻酸富集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8.27℃、尿素与脂肪酸比值3.39、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10.47、包合时间8.91h,α-亚麻酸纯度达70.28%。尿素包合法是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欧阳辉  余佶  张国兵  陈小原 《食品科学》2009,30(22):173-175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湘西月见草籽油中的γ- 亚麻酸,通过对包合时间、脲合用料比和包合温度等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得到最佳条件为脲合用料比(脂肪酸:尿素:乙醇,m/m/V)1:3:8、包合温度- 20℃、包合时间12h,此条件可使其中γ- 亚麻酸的含量由10% 提高到51.9% 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优化尿素包合法富集黑加仑籽油中γ-亚麻酸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包合温度、尿素/混合脂肪酸配比、95%乙醇/尿素配比(mL/g)、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籽油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包合法富集黑加仑籽油中γ-亚麻酸的最佳工艺为包合温度-20℃、尿素/混合脂肪酸配比3.5∶1、95%乙醇/尿素配比2.5∶1(mL/g)、包合时间21h,在此条件下,包合后籽油中γ-亚麻酸含量平均值为24.27%。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尿素包合纯化的亚油酸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纯化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2:1、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纯度为87.952%、得率为87.951%,并且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尿素包合油茶籽油中油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尿素包合富集油茶籽油中油酸的工艺,以油酸含量、油酸回收率为响应值,研究了m(尿素)∶m(混合脂肪酸)、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尿素)∶m(混合脂肪酸)为1.6∶1,结晶温度-3.0℃,结晶时间11.3 h的优化条件下,经1次包合,油酸含量可达92.9%,油酸回收率为39.0%。  相似文献   

8.
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杜仲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α-亚麻酸纯度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95%乙醇与脂肪酸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四个实验因素对α-亚麻酸富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α-亚麻酸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为3∶1,95%乙醇与脂肪酸质量比为9∶1,包合温度为-9.0℃,包合时间为17.0h.在此最佳富集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可提高至82.63%.尿素包合法是富集纯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帅晓艳 《中国油脂》2022,47(4):72-76
以超临界CO;萃取的苦瓜籽油为原料,经皂化酸解法制得混合脂肪酸,再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其中的α-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富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桐酸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采用95%乙醇作为尿素溶剂,混合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1∶3,尿素与95%乙醇质量比1∶5,包合温度4℃,包合时间2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α-桐酸纯度从苦瓜籽油中的28.83%提高至60.03%,产物中共轭亚麻酸相对含量达到71.28%。  相似文献   

10.
郭剑霞  张谨华  潘玉峰  温学 《中国油脂》2019,44(11):131-136
以华山松籽油为原料,通过皂化酸解得到混合脂肪酸,再通过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亚油酸,研究了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混合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值、95%乙醇与尿素体积质量比值4个因素对亚油酸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剂量的纯化亚油酸对高脂模型小鼠进行灌胃,研究其降血脂功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富集纯化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10℃,包合时间24 h,混合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值0.4,95%乙醇与尿素体积质量比值5。在最佳条件下,经一次尿素包合,得到的亚油酸纯度为80.57%。降血脂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由华山松籽油富集纯化得到的亚油酸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脏重及肝脏指数、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A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功能。由华山松籽油富集纯化得到的亚油酸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改善其因摄入过多脂质而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和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根据现在的了解,能产生有意义含量的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微生物有真菌和藻类。在微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通常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底物。合成途径中,有两个主要的反应,即碳链的增长和去饱和作用。EPA和DHA的生成通过ω-3代谢途径。微生物脂肪酸构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培养基的组分,通气、光照强度、温度和培养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用于提取鱼油中的EPA的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脂质中的EPA的提取。几种方法被提出来生产高含量的EPA和DHA。它们一般是基于下列技术的结合:溶剂提取、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分馏、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相似文献   

12.
3种主要的食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综述了ALA、EPA和DHA降低甘油三酸酯水平和血小板凝集,改善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以及改善血管和心脏血液动力学的功能,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起到防治作用。此外,总结了联合使用ALA、EPA和DHA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生物资源,分离分析方法,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EPA及DH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EPA和DHA是两种人体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EPA和DHA具有稳定性好、易于分离纯化和工业化等优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从微生物利用葡萄糖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途径和影响微生物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因素出发,论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EPA和DHA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乳母中天然存在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在配方奶粉中强化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各专家组织对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推荐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探讨了HDA和AA的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天然来源主要是鱼油和蛋黄,而目前商业上大都利用生物技术以薇藻和真菌发酵生产DHA和AA。介绍了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工艺,并讨论了发酵产品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杨宜婷  张晓燕  区海燕 《食品科学》2012,33(14):223-227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检测海豹油中EPA、DPA和DHA的方法。方法:采用氢氧化钾-甲醇酯化法将海豹油中的脂肪酸快速、有效的转化成脂肪酸甲酯,并通过方法学实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EPA、DPA和DHA甲酯含量在10~20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EPA、DPA和DHA甲酯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6.93%~103.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EPA、DPA和DHA含量。  相似文献   

17.
Shaoju Fu  Dongchao Yang 《纺织学会志》2013,104(11):1580-1587
Abstract

Polylactic acid (PLA) and polyglycolide acid (PGA) are known for good biocompatibility. These features have resulted into significant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interest in various areas. However, in the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field, the existing PLA and PGA can't satisfy usage requirements due to their poor properties. This work designed novel melt-spinning system to produce different PLA and PGA monofilaments, and effects of spinning conditions on thei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mples had the smooth surfaces and diameters decreased with spinning parameters. PLA-2 (Strength = 78.63 cN; Elongation = 57.28%) and PGA-2 (Strength = 57.34 cN; Elongation= 18.42%) perform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ll the samples were non-toxicity, and PLA group degraded much slower than that of PGA group. In conclusion, this melt-spinning system showed potential in ACET application the optimum parameters (v?=?150 m/min, n?=?6) were proved to have the higher prospect.  相似文献   

18.
共轭亚油酸对小鼠肥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  李琪玲  潘见 《食品科学》2016,37(3):211-216
采用小鼠营养性肥胖模型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设置基础饲料对照组、肥胖模型对照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连续灌胃6 周,考察小鼠体质量、体内脂肪质量、血脂水平、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含量及脏器的变化,研究CLA对小鼠肥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LA各剂量组小鼠的Lee’s指数、脂肪系数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肥胖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极显著高于肥胖模型对照组(P<0.01),各剂量的CLA对小鼠除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无显著影响(P>0.05),高剂量(0.15 mL/10 g)CLA可使喂食营养饲料小鼠的各项肥胖指标均处于喂食基础饲料小鼠的水平,表明CLA能有效抑制小鼠肥胖,同时对小鼠生长无毒副作用;CLA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肝脏FAS含量(P<0.01),降低脂肪酸的合成,从而抑制小鼠肥胖。  相似文献   

19.
轮枝霉(Diasporangiumsp.)产生EPA、AA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轮枝霉 (Diasporangiumsp )发酵产生含EPA、A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 ,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pH、菌种的接种量和种龄、培养温度、通气量进行了研究 ,摇瓶发酵结果表明 ,以玉米粉和葡萄糖混合作为碳源能获得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产量 ;有机氮源有利于菌丝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低温有利于菌丝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发酵接种量宜大 ;pH对菌丝生物量、EPA和AA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发酵培养 6d后菌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初步优化培养条件下 ,EPA、AA分别达到 2 5 3 7mg/L和 5 49 8mg/L。  相似文献   

20.
李维霞  魏佳  苏玉红  吴斌  张平 《食品科学》2016,37(10):151-157
采用质谱仪对巴旦木青皮提取物中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和熊果酸(ursolic acid,UA)进行鉴定,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和UA含量,优化提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利用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85∶15,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2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O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9.67%~94.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16%之间(n=3);U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8.67%~94.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7%~1.92%(n=3)之间。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剂为体积分数95%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40 min及提取3 次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