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林 《吉林蔬菜》2012,(10):34-34
黄瓜植株顶端(生长点)着生多枚雌花,茎节缩短、变细,叶片明显变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长,对这种现象瓜农称之为花打顶或顶头花。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频繁。黄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顶,因雌花数量过多,营养竞争激烈,大多数雌花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难以生长成成龄瓜,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更加衰弱,同时还会大量化瓜,引起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黄瓜花打顶原因及防治焦彦生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产中,易出现花打顶的现象,即黄瓜植株顶端分化出多个雌花,生长点不再生长和伸长,茎蔓突然停止生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雌雄花密集相间的花簇,黄瓜形成自封顶,不再有新叶和新梢长出,植株中下部的叶片浓绿、...  相似文献   

3.
大棚黄瓜由于多种生理障碍致使顶端节间变短,叶片变小簇生,顶端雌花生长超过生长点而形成瓜胎抱头,不再形成新叶,使中下部老叶变深绿,凹凸不平,这种现象被称为“花打顶”,“花打顶”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1 花打顶 1.1 症状 瓜秧生长停滞,龙头紧簇。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短缩,靠近生长点小叶片密集,各叶腋出现小瓜钮,大量雌花生长开放,造成封顶,俗称“花打顶”。 1.2 发生原因 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偏低,尤其土温偏低,黄瓜根系发育差;昼夜温差大,夜间向新生部位(龙头)输送营养量小,生殖生长超过营养生长;土壤干旱,肥料过多而伤根;或土壤长期阴湿而沤根,都会出现花打顶现象。  相似文献   

5.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或顶花,是一种生理病害。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生长的中后期发病十分普遍。有些温室发病程度极为严重,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必须起到足够的重视。1症状黄瓜花打顶的症状表现为正在生长的雌花距株顶小于50厘米,将要收获的果实离株顶小于140厘米。严重时瓜秧生长停滞,龙头聚集,生长点附近的节间呈短缩状。  相似文献   

6.
孙执中 《西南园艺》2004,32(1):9-10
黄瓜是开原市冬季、早春大棚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只开公花不结瓜,化瓜、畸形瓜、病害严重等,大大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给菜农造成经济损失。1只开公花不结瓜而只有雄花无雌花的主要原因:(1)在育苗后期温度过高,降温困难,以控水蹲苗来调整,时间一久,造成根系吸收养分差,植株纤细,叶色淡黄、叶面小而薄,光合作用能力低,生长迟缓,生长点周围的各个腋间丛生大量雄花,而自封顶,这种现象叫“雄花打顶”。(2)黄瓜生长过程中茎蔓失调疯长,因而破坏了植株的分枝能力,从而导致黄瓜只开雄花不…  相似文献   

7.
王玉堂 《蔬菜》2010,(1):27-27
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苗生长停滞,出现花打顶或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这就是大棚黄瓜生产上常见的乙烯利药害。黄瓜遭受乙烯利药害后的补救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在黄瓜花芽分化时期,少量雌性系植株用硝酸银、赤霉素等诱导可抑制黄瓜雌花原基发育,促使其形成雄花,为其它雌性系植株授粉,从而使雌性系得以保存。近年来我们在酒泉地区示范推广黄瓜雌性系化学诱雄制种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黄瓜一般在10月上旬嫁接育苗,12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期间由于受水、肥、光、热等因素影响,常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花打顶、化瓜等,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1花打顶表现为生长点内缩,叶色墨绿,节间短,幼瓜上扬高出生长点,幼瓜不生长或出现化瓜现象。发生原因:①苗期蹲苗过重。育苗时,有些菜农为防止出现高脚苗,多采取控水措施,定植后浇水又不及时,易形成老化苗,结瓜期间常常出现花打顶。②激素使用不当。为增加雌花数,多喷施乙烯利或增瓜灵,用量、浓度不当会导致花打顶。③一次性施浓度增加,黄瓜根系受损,长势弱,特别是磷肥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04,(1):49-49
用乙烯利(ECPA)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为此,将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容果"黄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黄瓜植株生长速度与施化肥的植株基本相当,叶片较施化肥组厚,生物量更大;施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降低雌花节位,提高雌花数、雌花节率、坐果率,黄瓜产量较施化肥提高15.5%;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的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黄瓜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品种‘C09-123’为试材,采用植物光照培养箱进行植株培养,利用实体解剖镜观察黄瓜主茎上的雌雄花表现,以探明光周期和温度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夜温是影响黄瓜‘C09-123’雌性形成的主导因素,光周期影响不明显;12℃的低温条件有利于‘C09-123’雌花形成;在24℃的高温条件下,‘C09-123’在10节内只形成雄花,不形成雌花。  相似文献   

13.
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 ,除了病虫为害外 ,还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障碍引起的病变 ,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低温导致的生理障碍1.1 低温冷害 黄瓜苗床的持续低温会造成幼苗出现生理性枯干 ,叶片从子叶开始向上逐步干枯脱落 ,严重时仅剩生长点处少数叶片。黄瓜植株在持续低温条件下 ,出现叶片变小变厚 ,叶脉间叶肉隆起如疥皮状 ,叶缘缺刻变小或消失 ,叶边向背面卷曲呈降落伞形 ,叶面上出现干枯斑 ;节间变短 ,结瓜部位明显上移甚至到达顶端 ;生长点缩小甚至消失 ,龙头为小的瓜钮所包围 ,形成“花打顶”现象。黄瓜属喜温性蔬菜 ,生长发育的适宜…  相似文献   

14.
翟洪民 《蔬菜》2004,(11):38-38
黄瓜花芽分化早,在成苗期花芽分化就基本完成,但花芽型又具有可塑性,可人为地创造适宜条件诱导雌花的形成。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用隔年良种将高质量的黄瓜种子,在良好的储藏条件下存放1年后再用于生产,可以提高雌花比例。2.摘心黄瓜主蔓有25片叶时摘心。侧蔓能结瓜的品种,当植株结有1~2条瓜时要对侧蔓摘心。3.优化施肥在中性土壤上栽培的黄瓜雌花比例高,增施有机肥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促进黄瓜雌花分化。每667 m2用100 mL惠满丰活性液肥加水50 kg喷施,既能活化土壤,又有利于多生雌花;每667 m2用化肥精100 g加水50 kg喷施,能刺激黄瓜雌花生长…  相似文献   

15.
大棚黄瓜,是在特定的小气候条件下栽培的蔬菜,如果管理不好,往往只长秧不结瓜,即“疯长”。“疯长”的黄瓜植株叶片肥大,雌花少,不坐瓜。采取以下四项措施可有效地控制黄瓜“疯长”。  相似文献   

16.
1)品种特征特性。"中农19号"为雌型杂种一代黄瓜。植株长势和分枝性极强,顶端优势突出,节间短粗,第1雌花始于主蔓1-2节,其后各节均为雌花,连续坐果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对夏秋茬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生产中,乙烯利主要是用来调节植株生长、早生雌花,增加雌花出现的频率和数目,且有明显的促雌效果.本试验利用8个黄瓜品种研究了乙烯利对黄瓜始花期、生长势、雌花节率、果实商品性状、前期产量、总产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是棚室黄瓜常见的一种生理障害,通常表现为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形成而出现雌雄杂合的花簇,呈“花抱头”状;“花打顶”多发生在结果初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根据多年试验观察,黄瓜花打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发育失调型。前期温度低  相似文献   

19.
多胺对黄瓜生长和雌花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12、24 mg/L的亚精胺(Spd)、精胺(Spm)、腐胺(Put)溶液喷施2~3叶期黄瓜幼苗,发现Spd、Spm处理均能明显地促进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雌花分化,其中12 mg/L Spd、24 mg/L Spm处理的雌花数和结瓜数分别高于其它处理,其雌花始花节位分别低于其它处理.Put处理的雌花数和结瓜数低于CK,但6、12 mg/L的Put处理明显地促进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在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叶青 《长江蔬菜》2000,(12):37-39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观察黄瓜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 2 0个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 ,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 ,但第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 ;处理苗龄以 2~ 4叶为宜 ,乙烯利浓度以 50~ 150 μl·l-1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