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跳远训练和比赛中,踏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跳远成绩。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跳次为52次,其中犯规13次,占实际跳次的25%.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在一次比赛中有力的一跳,越过9米,如果不是踩线犯规就打破了“本世纪比蒙8.90米男子跳远纪录不可超越”的预言。而我国的优秀跳远运动员刘玉煌在82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中日田径对抗赛上男女跳高均创造了对抗赛的最好成绩。中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首次获得对抗赛的冠军。两名运动员均提高了个人成绩,郑达真创造了我国女子跳高新纪录(见表一)。日本两名运动员原来水平比我们低,此次比赛也未发挥出原有水平。男子跳高日本队取胜。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中日田径对抗赛于1979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共进行了32个项目(男18项,女14项)的比赛。我国获得19个第一名,日本13项冠军。共有21项超过1978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对抗赛成绩。比赛中中国运动员打破了9项全国纪录,日本运动员平了一项全国纪录。全部比赛以158:144分结束,中国队获胜。至此,四届中日对抗赛,日本队获得了第一、三届两届比赛的胜利,二、四届冠军则为中国获得。我国田径从第一届中日田径对抗赛开始,四年来有很大提高;75年第一届比赛我国以3:19输给日本队35分。到本届比赛,我国提高了成绩,以19:13赢了日本14分。有15名运动员提高了成绩,运动员大部分发挥了较好的水平。日本来我国参加比赛的53名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期间,我们观摩了第三次中日田径对抗赛,八国田径对抗赛,同日本长跑教练高桥进和中村清进行了三次座谈会,访问、了解了个别日本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经验,概括如下: 日本男子中长跑近年来成绩提高很快,特别是长跑,今年以来已有三人10000米跑进了28′,1500米日本运动员石井隆士也以3′38″2的成绩进入世界水平,从这次中日对抗赛比赛结果来看,我国男子中长跑与日本差距较大(表1),除3000米障碍外,1500米、10000米前2名都是日本运动员。女子比赛情况却截然相反,我国女子在中长跑方面占很大优势,在中日对  相似文献   

5.
中日田径对抗赛从1975年开创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次比赛,在百米赛跑的比赛中双方实力相当,但中日两国百米跑成绩与当前世界水平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因此,为使两国短跑运动尽快赶超世界水平,我们抱着向日本运动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愿望,对参加第四届中日田径对抗赛男子百米比赛的四位中日运动员的速度与步频、步幅情况作了调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我们测出了四位运动员起跑时各个动作过程的时间,其中河野敬二从发令枪响到双手推离跑道的动作最快,时间是0.22”。他也是四人中蹬离前起跑器最快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刘玉煌在一九八二年南京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8.14米打破亚洲纪录;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又以7.99米进入前四名,从而使我国男子跳远成绩冲出亚洲进入了世界水平。更可喜的是去年上海比赛男子跳远前六名的成绩都在7.80米以上,且新秀辈出,如安徽庞岩、福建陈尊荣等。但应看到我国跳远成绩与比蒙的世界纪录、刘易斯等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刘玉煌近年来成绩停滞不前,浙江新手金风八一年跳出7.72米后一直走下坡路。如何在跳远这个项目上发扬优势来一个新的突破,使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更上一层楼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乃是田径界和体育科研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助跑——决定跳远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 近几年来,跳远成绩水平迅速提高,男子跳远已有很多运动员在平原条件下跳出8.50米以上的好成绩。其中,美国运动员刘易斯、鲍威尔于1991年8月3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分别以8.91米和8.95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比蒙保持了23年之久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使世界跳远界为之一振。女于跳远成绩的提高更为迅速,自1978  相似文献   

8.
在第四届中日田径对抗赛的百米跑比赛中,双方运动员虽然实力相当,但是与当前世界水平的差距都比较大。本文对参加第四届中日田径对抗赛男子百米比赛的四位中、日运动员的速度与步频、步幅进行了分析研究,供大家参考。我们测出了四位运动员起跑时各个动作过程的时间,其中河野敬二从发令枪响到双手推离跑道的动作最快,时间是0.22秒,他也还是蹬离前起跑器最快的运动员,时间是0.45秒。其他三名运动员完成起跑各动作过程的时间虽然略比河野敬二长一些(见表一),但相互间的差距并不大(如袁国强蹬离起跑器的时间比河野敬二慢3/100秒)。当然也不能小看这一差  相似文献   

9.
跳远     
参加跳远比赛的仅2名外国运动员(1男1女),水平与我国接近,由于旗鼓相当,竞争比较激烈。在女子比赛中,捷克的鲁德米拉以6.46米夺得金牌,我国选手廖文芬和汪红分获2、3名。在男子比赛中,我国的刘玉煌和谭红海取得冠、亚军,民主德国选手诺万克屈居第3名。下面着重介绍两名外国运动员的情况:弗兰克·诺万克,民主德国,26岁(1956年3月29日出生),身高1.92米,体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我国著名的男子跳远运动员黄庚,在第6次试跳中,以8.38米的成绩,打破了我国运动员陈尊荣保持的8.36米的亚洲纪录,并荣获冠军。更为可喜的是,在此次比赛中,共有4人9次跳出8米以上的好成绩,前4名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15米,这在  相似文献   

11.
苏炳添     
《中华武术》2014,(4):2
正2014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于当地时间3月7~9日在波兰城市索波特继续进行。中国运动员李金哲获得男子跳远银牌;短跑名将苏炳添获得第四名;巩立姣以19.24米的成绩收获一枚铜牌;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薛长瑞以5.75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艳梅以14.19米的成绩排名第五。在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张培萌、苏炳添均进入复赛。苏炳添跑出6秒57,排名小组第三顺利晋级,这是中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军 《中华武术》2005,(12):41-43
从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比蒙以其助跑速度快,腾空高的自身特点创造了8.90米的跳远世界纪录,到1991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又是美国运动员鲍威尔最后几步积极上板,以较高的助跑速度和较大的腾起角的起跳技术改写了跳远的世界纪录,把成绩提高到了8.95米,历经23年。世界跳远水平在发展,而我国近年来,在广大教练员和技术人员共同的努力下,我国男子跳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成绩提高很快,已有一批年轻运动员成绩超过8米大关。比如:黄庚8.38米、陈尊容8.36米、许滨8.19米、刘玉煌8.14米、庞岩8.13米。并且有劳建峰创造的全国纪录已达到8.40米。虽然跳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但与当今世界纪泵还有55厘米的差距,我国运动员要想早日突破8.50米大关,进入世界前列,应尽快找出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并解决,这样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1991年8月30日,美国运动员迈克·鲍威尔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8.95米的成绩,打破了比蒙保持23年之久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以来,世界整体跳远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已有一些运动员具备了向9米冲击的实力。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跳远研究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综合分析就当前世界跳远运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阐述,期望本文能对我国跳远运动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14.
一、比赛情况第五届全运会男、女跳远决赛是在紧张、激烈竞争的气氛中进行。男子第2至第6名水平非常接近,成绩仅差5厘米。女子第1名和第2名、第4名和第5名,第6名和第7、8名之间实力相当,难分伯仲。比赛结果,男、女前八名的平均成绩均超过第四届全运会(表)。女子提高的幅度更大,提高了26厘米。前八名全部跳出6米,平均成绩为6.25米。从本届运动会比赛情况来看,女子跳远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广东运动员黄东活在4次有效的试跳中,全部超过6.44米,平均成绩为6.58米。廖文芬在6次试跳中也有4次超出6.44米,打破了十几年来女子跳远停滞不前的局面。这充分说明女子跳远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后1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腾起角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后10米助跑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腾起角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12名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踏板成绩及三跳成绩(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进行探索研究,揭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成绩创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技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2000年全国大奖赛系列赛总决赛、全国锦标赛及2001年中日室内对抗赛上,一个相貌平平、学生味十足的运动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年级学生——李光明。他第一年注册(湖北)参加全国职业比赛,就在男子800米比赛中取得全部冠军,并因此在2001年入选国家队。给沉寂多年的男子  相似文献   

18.
谈谈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技术在跳远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外有人提出跳远成绩中助跑因素占70%。在国内也已有人在着重探讨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的关系。过去一向认为起跳技术是跳远的主要矛盾的传统观念,也已受到人们的怀疑。实践经验证明,起跳虽然重要,但必须以正确的助跑技术为先决条件,没有正确的助跑技术,是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起跳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由于助跑失败而失去成绩的比例是很大的。从83年5月南京田径分区赛和国际邀请赛、第五届全运会决赛(包括全能跳远)和83年10月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远中,共统计了449人次的试跳,其中失败175人次,占38.98%,成功274人次,占61.0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玉煌在83年5月南京国际邀请赛及9月的第五届全运会决赛中,都是四次犯规,破全国记录的希望也在犯规中失去了。助跑成功率这样低,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20.
90年我正式应聘于成都市体工队,作跳远教练。我们从选材开始,通过三年的努力,现培养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男子跳远运动员。91年温玉涛便以7.67米的成绩破了保持六年之久的四川省成年男子跳远记录,92年获全国青年锦标赛第二名,93年跳远专项成绩又提高到7.96米洞年八月刘宏林参加全国少年比赛以7.81米的成绩破7.55米的全国少年记录。从这些成绩的取得中,我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