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的一步反应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临床血清标本.结果 联合测定CEA、AFP和tP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3~200 ng/ml、0.052~66.6 ng/ml、0.016~20 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1.3 pg/ml、26.0 pg/ml、7.8 pg/ml;批内精密度<10 %,批间精密度<14 %;血清标本CEA、AFP和tPSA检测值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20~0.940,与液相芯片两步反应法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52~0.979.该方法仅需1 μl标本,2 h即可完成检测.结论 液相芯片一步反应法具有高通量、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体夹心法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测定。【结果】同时检测CEA、AFP和HBsAg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2~200ng/mL、0.022~55U/mL、0.26~1000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90pg/mL、0.013U/mL、0.24ng/mL,批内变异系数(CV)<9%,批间CV<14%。检测CEA、AFP、HBsAg的灵敏度分别为96.4%、95.8%、92%,特异度分别为95.6%、94.2%、100%,准确度分别为96%、95%、96%。其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之间呈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该方法仅需1!L标本,3h即可完成检测。【结论】液相芯片技术具有可联合检测多项指标、高通量、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前列腺肿瘤、前列腺肥大和正常成年男性各组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分泌水平,提高血清PSA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一定数目各观察组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其PS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正常成年男性组PSA分泌水平一般在0.2~8.3ng/ml,前列腺肥大组PSA分泌水平在0.8~17.9ngm/l,前列腺肿瘤组PSA分泌水平在8.6~147.5ngm/l。结论各组PSA分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也存在一定重叠性,在用其判断前列腺疾病时只能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梁宁  陈夏明 《微创医学》2006,25(4):637-638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对前列癌患者(Pca)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81例以及52名无前列腺疾病的正常男性血清的TPSA和FPSA比值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单独以血清TPSA大于4.0 ng/mL作为诊断前列腺的标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4%、76.7%,若以血清TPSA大于4.0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5%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的灵敏度为95.6%,特异性为92.1%.结论 联合TPSA、FPSA/TPSA的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可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影响.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组85例膀胱结石患者与B组90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二者近期均未发生急性尿潴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PSA检测.结果 A组入院时血清PSA为(6.5±4.2)ng/mL,其中PSA>10 ng/mL者占5.88%(5/85);B组入院时血清PSA为(6.2±4.0)ng/mL,其中PSA>10 ng/mL者占5.56%(5/9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膀胱结石不影响前列腺患者血清PS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SA,并与20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PSA(64.25±0.61)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12±0.16) 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PSA(8.83±0.48) ng/ml也高于正常对照.结论血清PSA含量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精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精浆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方法.方法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技术稀释检测法,检测30例健康男性,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和15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精浆PSA与F-PSA浓度水平,用回收试验和重复性试验来验证检测的正确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男性、BPH组和Pca组精浆PSA分别为(587 240±234 394)、(708 040±303 985)、(3 247.5±1 045.5)ng/mL;F-PSA分别为(419 720±148 637)、(484 413±194 911)、(1 396.7±268.22)ng/mL.回收效果满意,重复性试验证明结果可靠、稳定.Pca组精浆PSA和F- PSA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男性和BPH组患者(P<0.0001).结论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技术稀释检测法测定精浆PSA与F-PSA浓度的结果可靠、稳定,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百分率在血清总PSA为4~10 ng/ml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8例总PSA为4~10 ng/ml的未治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PSA),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80例,前列腺癌18例,并计算其游离PSA百分率(f/t-PSA).结果总PSA为4~10 ng/ml时,前列腺癌组f/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以f/t-PSA0.18和0.22为界值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3.3%和94.4%,特异度为75.0%和63.8%,阳性预测值为42.8%和37.0%,阴性预测值为95.2%和98.1%.结论总PSA为4~10 ng/ml诊断盲区时,f/t-PSA对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以0.22为界值的敏感度达94.4%,阴性预测值达98.1%.  相似文献   

9.
目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及f/t-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游离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血清PSA在4ng/ml~10ng/ml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的特异性抗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游离PSA、f/t-PSA比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诊断灰区,同时检测游离PSA、特异性抗原,并应用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特异性抗原,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参数,不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血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78例前列腺癌患者、1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病例.检测其外周血清中的EPCA-2、PSA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EPCA-2水平[(41.78±21.96)ng/mL]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80±12.71)ng/mL]和健康对照组[(12.97±8.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PCA-2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较PSA有较高的特异度(x2=23.73,P<0.05),表明EPCA-2比PSA对前列腺癌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EPCA-2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测EPCA-2水平能帮助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及早期诊断,血清EPCA-2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