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位心脏移植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21例原位心脏移植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5年6月连续对2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治疗。受体肺血管阻力为3.0~5.9wood单位,平均(4.3±1.4)wood单位;应用4℃Stanford大学心肌保护液或HTK液保护供心,供心冷缺血时间为52~310min,平均(81±23)min;3例受体有既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史,除1例采用全心脏原位移植术外,其余20例为标准式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前使用抗Tac单抗诱导治疗1次,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急性排异反应;术后应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在合理范围。结果术后早期并发急性右心衰3例,心包大量积液4例。未出现感染、急性排异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21例患者已生存2~37个月(平均23个月),出院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原位心脏移植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低肺血管阻力受体的选择、良好的供心心肌保护、熟练的移植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选择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心脏移植近期疗效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原位心脏移植18例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 总结1995年8月至2000年6月18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 18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标准式或全心脏式移植术,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供心保护液为4℃Stanford大学溶液、福协VI号溶液或冷血液。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三联方案。结果 全组无手术后早期死亡。4例早中期死亡。其余14例长期生存,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心脏移植后生存率的基本经验是:正确选择病例、合适的手术方法、良好的供心保护以及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慎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6月 ,我们在海拔 2 2 2 6米的高原地区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1例。病人 男 ,38岁。术前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 ,全心衰竭 ,心功能V级 ,射血分数 0 2 8,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 ;不能平卧 2年 ,病情进行性加重 ,经内科治疗无效。供体为男性 ,32岁。因意外车祸伤致脑死亡 3个月 ,经双方亲属同意及司法鉴定并公证。供、受体的ABO血型一致 ,淋巴细胞病毒抗体试验 <10 %,供、受体体重差 <2 0 %,均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手术方式为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供心保存在 4℃Stanford大学溶液配方 ,供、受体左、右心房吻合均用 2…  相似文献   

4.
心脏移植已成为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5年5月进行了5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位心脏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于 1999年 6月为 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心脏移植术 ,现将我们对该例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患者 ,女 ,4 2岁 ,确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Ⅲ~Ⅳ级。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0 .0 5 ,ABO血型均为O型。2 .术前用药 :术前 4 8h口服环孢素A(CsA) 5 0 0mg/d ,硫唑嘌呤 (Aza) 10 0mg/d。3.手术方式 :采用全身麻醉 ,在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取胸部正中切口 ,采用改良标准法缝合供心 ,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跳。主动脉阻断 71min ,转机 133…  相似文献   

6.
原位心脏移植一例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7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1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存活至今,并恢复了正常生活,现将围手术期的监测、治疗等处理作一简介,并回顾体会该病人围手术期处理与术后较顺利的可能关系,为进一步把好心脏移植病人围手术期这第一关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10日与 2 0 0 1年 12月 2 8日 ,我们先后完成2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均获成功 ,患者分别于术后 2个月和 1个月出院 ,生活质量良好 ,现报告如下。例 1为男性 ,4 8岁 ,体重 6 1kg ,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 ,心功能Ⅳ级。入院时双下肢水肿 ,肝大 ,腹水 ,不能平卧。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短阵室速 ,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 2 0 %。心胸比例 0 .72。心导管检查提示中度肺动脉高压 (5 5 / 31mmHg) ,全肺阻力4 .5wood单位。例 2为男性 ,39岁 ,体重 92kg ,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电图提示频发多…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4年4月施行一例原位心脏移植,亦是我省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至今病人情况良好。现将该例麻醉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例同种原位以及移植受者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及皮质类固醇三联疗法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分为围手术期及长期维持两个阶段。围手术期的免疫抑制剂用量较大,1周后逐渐减量,CsA12个月后达维持量(2-3mg,kg^-1/d),Aza术后40周达维持量(1.2-1.5mg.kg^-1/d),皮质粝固醇1年后停用。例1、例2分别发生3次,1急性排斥反应,经冲击治疗逆转。2例患者用药后  相似文献   

10.
原位心脏移植28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8例心脏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以及免疫诱导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共完成28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前进行心脏移植的14例受者围手术期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免疫诱导方案,2003年后的14例受者采用达利珠单抗+霉酚酸酯免疫诱导方案。结果 28例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出血、扭曲、右心功能不全等手术并发症。2003年前移植的受者中,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3例并发不同程度的感染。2003年后移植的受者无1例术后发生肝、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肌病变的有效手段。达利珠单抗+霉酚酸酯诱导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附6例报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过程中术式 ,心肌保护 ,术后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方法 对 6例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相关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6例患者中 ,移植方法采用标准法 4例 ,双腔法 1例 ,全心脏法 1例。供心平均热缺血时间为 (10 .5± 1.8)min,冷缺血时间为 (4 9± 14.7)min。存活时间分别为 8年、7年、5年、3 .5年、2年、0 .5年。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 ,适当的术式选择 ,良好的心肌保护 ,术后右心衰竭的预防与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用于边缘性供心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4例患者心脏移植时采用ECMO技术,其供心的冷缺血时间长达4.8~8.0 h.术中采用ECMO技术代替体外循环,全流量控制在4.5~5.0 L/min,术后流量降到1/2左右时,改为经典的ECMO心脏辅助管路的连接方式,带ECMO辅助回到重症监护室,随后在合适的时机撤除ECMO的辅助.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术中阻断时间为(90±3)min,转机(136±14)min,转流时的主动脉流量为50~70 ml·kg-1·min-1,氧流量为2~4 L/min.4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撤除ECMO,术后ECMO辅助时间为(16±4)h.2例术后出现出血,1例右下肢出现淋巴漏和神经过敏,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无右心衰竭和三尖瓣明显返流现象.4例患者恢复顺利,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径为37~4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 %~64 %,三尖瓣无返流或仅有轻度返流,心功能均为Ⅱ级.结论 以ECMO代替体外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供心,有利于经历长时间缺血的供心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后因排斥反应或环孢素A(CsA)不良反应而将CsA替换为他克莫司(FK506)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中,5例因发生严重排斥反应或排斥反应不能控制、1例因CsA的肝毒性,而将CsA替换为FK506,其它免疫抑制剂不变,转换时间为术后(167.8±166.7)d,FK506的用量为(6.0±1.4)mg/d,维持其血药浓度在(14.7±5.6) μg/L.心内膜心肌活检(EMB)联合超声心动图监测排斥反应.结果 随访(17.1±6.0)个月,6例患者全部存活,2例心功能下降者在换用FK506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换用FK506前,排斥反应评分为(2.50±0.42)分,换用FK506后,排斥反应评分降至(0.60±0.39)分(P<0.01).1例患者转换为FK506后3周,出现发热及胸腔积液,经抗结核治疗1周后好转,半年后停止抗结核治疗,患者至今存活1年;转换为FK506后,4例患者因血糖升高(其中2例转换前血糖即升高)需用胰岛素治疗;换用FK506后,CsA所致的多毛消失,牙龈增生减轻.结论 心脏移植后采用CsA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若反复发生排斥反应或出现不能耐受的CsA不良反应,可将CsA替换为FK506,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总结16例心脏移植经验,探讨心脏移植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9年9月施行的16例次(15例患者)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次心脏移植中,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次、双腔静脉吻合法心脏移植术12例次,全部病例采用术后早期免疫诱导+三联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反应方案.6例死亡,存活时间5 d~103个月,中位数3.5个月.1例存活5 d,死于低心排血量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并发症;1例存活13 d,死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存活3个月,死于肺部细菌、真菌感染;1例存活4个月,死于肺结核;1例存活18个月,死于中、重度急、慢性排斥反应;1例存活103个月,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合并肝功能衰竭,尸体解剖检查未发现排斥反应.余9例(10例次)至今存活,存活时间3~119个月,中位数49个月.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近、远期疗效良好.术后近期须密切监测和处理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术后并发症,长期生存病例须特别注意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劈离式肝移植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劈离式肝移植(SLT)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问10例SLT的临床资料,观察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状况,受者及移植肝存活率以及血管并发症、胆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0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3个月),受者及移植肝1年存活率均为70%(7/10).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10%),胆管并发症4例(40%).结论 尽管SLT仍存在较高的技术并发症发生率,但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与全肝移植相近.为解决供者短缺的严重问题,可在临床上选择性应用SL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接受原位肝移植的42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术后存活36例(86 %).术后并发腹腔出血6例,胆道并发症4例,无血管并发症.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术后出现精神症状者28例,出现癫者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多个移植中心138例儿童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个移植中心自1986年3月至2010年5月间138例儿童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年龄为(13.8±1.4)岁,其中男性92例,女性46例.138例均随访观察1年以上.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的三联方案,部分受者应用抗体诱导治疗.结果 术后1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9.3%和95.7%.术后38例(27.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5例出现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但均在1个月内恢复.其他并发症为移植肾动脉狭窄8例,尿瘘5例,输尿管坏死2例,高血压57例,高脂血症38例,多毛症32例,药物性肝损伤26例,尿路感染25例,牙龈增生22例,肺部感染21例,骨髓抑制12例,单纯性疱疹10例,糖尿病8例.受者术后1年体重增加4~13 kg,身高增加2~7 cm.结论 细致地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加强随访,提高受者服药依从性是儿童肾移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3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因肝功能异常而行肝脏活检并根据Banff标准诊断,其中3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8例为单次,5例为两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病率为14.2%.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经激素冲击或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剂量后,31例缓解,2例死亡.结论 肝脏穿刺活检对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免疫抑制药物剂量调整以及激素冲击是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4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死亡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4例死亡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死于术后1个月,5例死于术后17周至4年,1例心、肾联合移植患者死于术后38d。死于右心衰竭者4例,肺部感染者5例(合并真菌感染者3例),急性排斥反应者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4例,心律失常者4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2例,糖尿病者2例。8例患者术后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选择合适的受者,术前、术后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是降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