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比较了100例正常人和60例冠心病人 ACG 各项指标的测定位。结果表明用ACG 测定心室舒张期顺应性的指标,A 波间期延长、A/H 比值、A/D 比值明显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194例正常成人及81例冠心病人心音图的心音时限、振幅比值等参数在各年龄姓别组的正常值,并将它们与冠心组作了对照分析,发现某些参数在冠心组中存在一定差异,认为心音图测定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胸腔阻抗微分图测定190名正常人泵功能各项指标及其上下限,并与70名冠心病人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有明显年龄差异,无性别差异;而冠心病者每搏量,心脏指数,主动脉顺应性均较同年龄组正常人为低,而总外周阻力较同年龄组正常人为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73例正常人 CPT 各参数的正常值及其与心率、年龄、性别的关系,并与79例冠心病人 CPT 相比较。结果表明 CPT 有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顺应性降低。CPT 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与冠心病人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44例甲减病人分成三组:重度(9例)、轻度(28例)及亚临床组(7例),分别作STI测定。结果显示:44例甲减病人与对照组比较PEPI显著延长,LVETI显著缩短,PEP/LVET比值显著提高(P均为<0.001),重度组比轻度组STI改变更为显著,而亚临床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甲减病人T_4与LVETI呈正相关(P<0.01)与PEPI及PEP/LVET呈负相关。12例甲减病人经治疗后随甲状腺功能恢复STI转为正常。以上研究表明STI测定不仅反映甲减患者心功能状况,还能提示其甲状腺激素释放水平高低,并可作为评价甲减患者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7.
对应用心缩间期测定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此法有可能从一个方面为心气虚辨证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并能判定中药、针灸、按摩、激光穴位照射等在改善冠心病左室功能方面的疗效。同时也指出,目前这一研究,尚存在样本量不足,对照研究不充分等不足。因而,对现有报道的许多观察结果,尚须通过扩大验证,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估冠心病心脏舒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在评估冠心病(CAD)心肌舒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DTI技术测量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心尖二腔观二尖瓣环、左室前壁及下壁心肌的基段、中段及心尖段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分别为S、E、A)、内外膜峰值度差(ΔV)及峰值速度阶差(MVG)、E/A比值、等容收缩期(IVC)及等容舒张期心肌运动频谱持续时间(IVR)等一系列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二尖瓣环、左室前壁及下壁收缩期、舒张早期各测量参数均低于正常,舒张晚期无明显变化,E/A比值减小,ΔV及MVG减小,IVC、IVR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DTI技术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心肌舒缩运动状况,为进一步了解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适用于RM-6000系列多导仪的微机A/D接口,并编写人pple-Ⅱ微机与该接口板联用的专门软件,对104例受试者作心缩间期(STI)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莫羡机  魏水生 《广东医学》1992,13(5):242-244
核素心功能测定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是无创性测定心功能的可靠方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50例曾做核素测定心功能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微电脑测定心导纳微分图心缩间期,各指标与手工法测值比较结果相同(P均>0.05).在210例3~50岁共7个年龄组中,建立了心缩间期各指标正常参考值和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观察56例高血压病患者眼用苯那普利3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变薄(P<0.01);左室重量指数降低(P<0.01);但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提示笨那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检测 ,并对其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并挑选临床根据WHO诊断标准确诊且排除有其它心脏疾患的冠心病患者 32例 ,其中以左冠状动脉狭窄为主者 17例 ,以右冠状动脉狭窄为主者 15例 ,与对照组 32例 ,应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左室容量变化及左右室各瓣口血流情况 ,据此判断各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 ,并于治疗后 3~ 6个月再次检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心室收缩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前后其指标检验亦存在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临床症状稳定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n=48)及安慰剂组(n=48),分别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或安慰剂治疗(2粒/次,3次/d,口服)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麝香保心丸组LVEF平均提高5.6%[治疗前(34.2±3.5)%,治疗后(36.1±4.0)%,P<0.05],血清BNP水平降低[治疗前(680.2±203.9) pg/mL,治疗后(621.8±200.7) pg/mL,P<0.05],6MWT距离增加[治疗前(385.3士69.2)m,治疗后(401.7±75.0)m,P<0.05],而LVEDV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是否能逆转左室重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 CG),心阻抗图(ICG)及心缩间期(STI)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我们用其评定正常人及冠心病病人的左心功能,对比每种检查方法以至每项指标的敏感性及可靠性,以期为临床提供选用的依据。研究对象一、正常组: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5~71岁。按年龄及性别分为四组:1、40岁以下男性组,26例;2、40岁  相似文献   

16.
用无创伤技术,分别测定了32名18~20岁健康男性大学生基础态下及一般活动后的心缩间期,同时用显微镜观测受试者的甲皱微循环管径、视野下管袢数目、红细胞流速等指标,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一般活动后,心脏总的电机械收缩时间和左心室射血时间比基础态明显减少,甲皱微循环的管径、管袢数、流速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法测定了1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负荷试验前、后的右心收缩时间间期(RSTIs),分析其与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右心室后负荷指标肺动脉平均压(PAPm)与右室射血前期、右室射血时间和二者之比等项与RSTIs指标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均<0.01),而右心功能指标与RSTIs指标无显著相关。提示RSTIs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的良好指标,但用于观察右心功能的改变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18.
1967年 Dollfuss等提出小支气管(充气后内径为2毫米或在2毫米以下之小支气管)在发生病理性狭窄时,在呼气过程中可以出现早期关闭,导致通气与血流比率失常,因而发生气体交换障碍。其后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告日渐增多。Maklem提出凡具有同一病理基础的疾病,统称为“小气道疾患”(Smallai-rway disease)。小气道的病理状态,特别是在病理改变尚不广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断层显象(SPECT)、运动负荷试验单项及联合评定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临床诊断为CHD病人进行了试验,其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为63±4岁,并以非CHD的住院病人30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均相近。CHD组全部作SPECT,其中48例做运动负荷试验。对照组30例均作SPECT及运动负荷试验。结果 72例诊断为CHD的病人,SPECT显象阳性者59例(81.9%),特异性为56.67%;48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30例(62.5%),特异性为80%;综合SPECT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44例(91.67%),特异性为90%。结论 结果表明,SPECT、运动负荷试验单项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不理想,而联合SPECT和运动负荷试验评定,使诊断CH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由此认为综合评定是筛选和诊断CHD的准确、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平板心运动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经过病理学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所选患者进行平板心运动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2种方法的检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56.7%(34/60),平板心运动电图的检出率为86.7%(52/60),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心运动电图较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检查方法,为提高检出率,可联合应用2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