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颈椎病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无交感症状组(A组,n=284)和有交感症状组(B组,n=34).测量两组患者在颈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上C2-C7椎间角位移和椎体后缘滑移情况.并分别统计交感症状与颈椎不稳以及性别与颈椎不稳间的相关性.结果:A、B两组颈椎不稳的发生率分别为21.8%(62/284)和55.9%(19/34),统计学分析表明颈椎不稳与交感症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无交感症状的颈椎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颈椎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1.4%(37/173)和22.5%(25/11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有交感症状的颈椎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颈椎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7.3%(3/11)和69.6%(16/23),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不稳与颈交感症状密切相关,重建颈椎稳定性可能是交感型颈椎病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研究国人颈段脊柱颈曲以及伸屈活动度,比较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00例成人和300例临床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行动态条件下的X线测量,测量颈椎屈伸弧度及屈伸活动度。结果正常成人不同年龄组的颈曲值各不同,随年龄的增加,颈曲值减小。  相似文献   

3.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282-284,T001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型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了1989-1998年应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产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4例患者术前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1例有效;于不稳定节段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8.9%,结论 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的关系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的动态X线和MRI表现,观察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与狭窄椎间隙的关系,并与同期75例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比较。结果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组中,25例狭窄椎间隙上方的邻近椎体出现不稳(71.4%),21例上方邻近椎间盘明显退变(60%)。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组,17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22.7%)。结论CSM患者明显狭窄椎间隙的上方邻近椎体有失稳倾向,上方邻近椎间盘有加速退变的趋势。手术时应注意对邻近节段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颈椎不稳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孙建民 《中国骨伤》2009,22(5):352-35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长期以来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统一,因此导致此病命名各异,如颈性眩晕,Barre—Lieou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门诊经常见到眩晕的患者经多科室诊治仍不能确诊,即使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也给予扩血管药物、中药、制动、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使得症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将其他型颈椎病合并有头痛、眩晕,旋颈试验阳性,有猝倒病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Li C  Liu X  Ma Z  Y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伴有交感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12例,观察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MRI表现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颈椎X线表现:7例出现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5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轻度缓解。MRI:7例在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手术效果:7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为优,7例均为节段不稳的患者;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轻度缓解,治疗效果为良;1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稍有缓解,治疗效果为中。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术前颈椎矢状面参数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接受ACDF治疗且随访时间 ≥ 6个月的171例单节段CSR患者资料。测量患者术前矢状面参数及责任节段椎间孔宽度,其中矢状面参数包括C2~7 Cobb角、C1~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2~7 SVA、T1倾斜角(T1S)。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NDI将其分为症状缓解组(NDI < 15分,n=138)和症状缓解不良组(NDI ≥ 15分,n=33),比较2组术前颈椎矢状面参数、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及椎间孔宽度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神经症状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术前C2~7 Cobb角、C1~7 SVA、C2~7 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症状缓解不良组术前T1S高于症状缓解组,椎间孔宽度低于症状缓解组,症状持续时间长于症状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1S较高、椎间孔宽度过小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是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单节段CSR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与术前T1S较高、椎间孔宽度较小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片诊断水平。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NCS)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8.4±12.3)岁,男36例,女84例)]的颈椎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寰枕关节间角、寰枢关节间角、C2/C3间角及下颈椎失稳情况及分布节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并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前屈位X线片中,两组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枕关节间角的后伸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位X线片中,两组的寰枢关节间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关节间角的前屈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C3间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下颈椎失稳情况及节段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CS组的临床表现中,头晕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颈部屈伸活动诱发头晕最常见,头晕多伴有头痛症状,压痛部位多集中在上颈段。结论:X线片征象及临床表现均提示VCS多伴随上颈段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诊断VCS时应重视对功能位X线片枕颈部前屈活动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颈椎不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Dai L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80-182
探讨颈椎椎间盘退性改变与颈椎不稳定的关系。方法对260例怀疑有颈椎疾患的者行X线及MRI检查。在颈椎屈曲/伸展侧位片上测量椎体水平位及成象程度,并根据MRI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断其退变程度。结论颈椎的节段性不稳定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的早期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经皮椎间盘摘除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疗效,在局麻下对30例颈椎病患者30个椎间盘行颈前路经皮穿刺切除术,其中C_(4-5)16例,C_(5~6)1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13例术前症状体征完全缓解,8例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优良率70%。表明颈前路经皮椎间盘摘除术在颈椎病治疗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措施,严格选择适应证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应用该术式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进行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全部患者随访3月,6月,12月,24月JOA评分平均优良率分别为:75.0%, 81.3%, 85.4%, 89.6%。结论 前后入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能彻底减压及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因骨的再吸收造成椎间塌陷引起的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只要严格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遵循手术的操作原则,绝大多数的手术并发症均可避免发生。因此,该方法在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远期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访调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评估本科1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时的四肢肌力,感觉异常的平面,有无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肢精细活动能力,有无头昏头痛及其余不适症状或体征,并记录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所有186例患者中,优82例,良62例,可19例,差13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至少与适应证的选择、脊髓压迫的程度、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4.
颈椎节段性不稳的分型诊断及标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颈椎节段性不稳的类型井对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根据569例伴有节段性不稳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前后滑移型(19例占33.9%);轴向旋转型(108例占19%);左右侧摆型(17例占3%);环枢不稳型(68例占11.9%);混合型(183例占32.2%)。发现前后滑移和轴向旋转是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的主要形式,纠正和预防颈椎的前后滑移和轴向旋转错位是防治此类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诊断、术式选择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分别摄术前及术后随访之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X线片及颈椎MR检查。32例均经前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颈椎不稳节段与颈椎主要退变节段重合,并行减压内固定患者为A组,共7例;对25例颈椎不稳与颈椎病节段不重合,以其中仅处理颈椎病节段9例为B组;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颈椎不稳节段16例为C组。以“40分”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情况予以评价,对数据分别行组间均值t检验及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 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改善率61.2%。A、B、C组间均值t检验: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各组内配对t检验,术前、术后随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的患者中,不稳节段与主要退变节段关系密切但往往并不重合。通过颈前路手术,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相邻颈椎不稳节段,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性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性功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4例病人(23%)存在性功能改变。对14例患者发病前后性功能总分、勃起功能、性欲、射精功能、高潮情况进行比较,发病后的得分明显低于发病前,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 (含三个节段 )颈脊髓前后方受压 ,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 2 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 2 0例 ,手术时间平均 5 5h (5~ 7h) ,失血量平均 5 0 0ml。术后 1~ 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 ,颈围外固定 1 2周 ,所有病例随访 6~ 1 8个月 (平均 1 0个月 ) ,无伤口感染 ,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 ,X线摄片显示术后 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 ,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 ,平均从术前 3 3级升至术后 2 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 ,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 ,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不同术式的疗效,探讨影响颈椎前路手术的技术因素.方法 自1990年1月~2006年3月,笔者共行颈椎前路手术1843例,其中具有完整资料352例,随访明间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5.1年,根据不同手术方法以及是否保留后纵韧带(PLL)分组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SPSS 10.0软件对各种术式疗效,脊髓太后矢状经增加值及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同一术式中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疗效有显著异,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各组间不同术式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术式中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与切除PLL组脊髓术后矢状径增加值有显著态及神经功能恢复;是否应用内固定及应用种类与临床疗效和融合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非手术疗法162例18~35岁年龄组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8%。对本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颈椎病与颈椎间盘突出不同的解剖学基础,认为颈肩背软组织病变将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因此应积极地尽早采取综合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