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脂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患者10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各50例,诊断符合1997 JNCVI报告标准,且心功能2级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为同期非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三组均排除恶性肿瘤、肝胆疾病、贫血、出血性疾病、近期献血、中等程度以上感染与发烧等疾病,2周内未服用过还原性维生素、铁剂及影响铁代谢的药物,女性绝经期超过1年。SF(血清铁蛋白)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铁蛋白含量,试剂盒由美国罗氏诊断公司提供。血清胆红素检测所用试剂及标准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采用钒酸氧化法一双试剂测定。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批标本均用标准血清进行质控,测定时间SA于入院后d2抽血化验,UA于疼痛发作24h以内抽血化验。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内铁储存增加与老年CH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对老年CHD来说,有高血清Fe、SF和高血清LDL—C的人有明显的心脏病高发危险,故在临床上测定血脂的同时测定血清Fe、SF对冠心病(CHD)的诊断和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勇  李明锐 《四川医学》2011,32(10):1591-1592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月12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CAD患者88例,和88例来医院体检的健康对照。测定两组血清学指标、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铁蛋白情况。采用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 TC、TG、LDL-C、HDL-C、Ox-LDL和S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F与CAD的相关系数r值为0.57,P〈0.05,Ox-LDL与CAD的相关系数r值为0.46,P〈0.05。结论 CAD患者的Ox-LDL和SF水平升高,它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卉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488-249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ox-LDL水平,发放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将认知障碍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非认知障碍患者纳入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及血清ox-LDL水平.结果:纳入的88例患者中,认知障碍20例,非认知障碍68例,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低于非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与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性别及文化程度无关,可能与ox-LDL水平有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x-LDL高表达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高表达是导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早期检测ox-LDL水平,判断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制订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2 例.用ELISA 方法测定Hcy和OX-LDL.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Hcy 分别为(23.25±3.74)μmol/ L 和(10.82±3.55)μmol/ L,差异显著(P<0.01).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OX-LDL 分别为(711.45±128.01)μg/ L 和(406.30±100.04)μg/ L,差异显著(P< 0.01).脑梗死患者中Hcy 与OX-LDL 呈显著正相关(r = 0.826,P<0.01).结论 Hcy 在血液中氧化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可能加速LDL 的氧化,Hcy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其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为疾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T显示的梗死灶体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并于发病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ox-LDL水平,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ox-LDL水平差异及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分别为(514.9±65.4)、(655.4±53.6)、(699.1±102.2)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P<0.05),小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较大、中梗死组明显降低(P<0.05),中梗死组血清ox-LDL水平亦显著低于大梗死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48,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且ox-LDL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ox-LDL水平越高,梗死体积越大,其病情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酸酯酶-1(PON-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DSA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狭窄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以非脑血管病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ON-1活性,用ELISA法测定ox-LDL含量,分析PON-1活性与ox-LDL及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ox-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狭窄组患者PON-1活性与ox-LD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PON-1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ox-LDL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PON-1活性与ox-LDL呈负相关(r=-0.6 8,P<0.01)。结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PON-1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强,血管易于损伤,PON-1和ox-LDL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屠 血经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并分析其合并症及病情与血浆oxLDL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老年冠心病合并NIDDM患者血浆oxLDL高于无此合并症组(P〈0.02),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oxLDL高于其它冠心病患者(P〈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探索胆红素和oxLDL与CHD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80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80例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病的健康人群的空腹血清。进行胆红素、oxLDL及常规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结果CH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G、Chol、HDL-C、LDL-C及oxLDL无差异;CHD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oxLDL/LD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传统的血脂分析比较,血清oxLDL/LDL比值将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好的帮助,有望成为评价CHD危险因素更灵敏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的发生中也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在于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为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脑梗死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男46例,占54.1%;女39例,占45.9%。年龄最大83岁,最小62岁,平均72.3岁±8.1岁。对照组78例,为同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排除了器质性脑部病变及冠心病的患者,男41例,女37岁,年龄最大81岁,最小61岁,平均71.2岁±7.6岁。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住院第二天早晨空腹采…  相似文献   

10.
许多研究表明 ,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修饰即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 ,是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的关键因素 ,而AS又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达纳康是银杏叶提取制剂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 ] 。本文旨在观察达纳康对脑梗死患者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脑梗塞患者发病后次日晨取肘正中静脉血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含量。结果 :脑梗塞患者血清铁无明显差异 ,铁蛋白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血清铁蛋白增加可能是脑梗塞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B12(VB12)、叶酸(Fa)、铁蛋白(SF)含量与急性脑梗死(C1)患者相关性.②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VB12、Fa,以放免法测定血清铁蛋白.③结果 急性CI患者血清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s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VB12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VB12、Fa、SF可能参与了CI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急性CI患者中测定维生素B12、叶酸和铁蛋白有利于给予相应的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许娟娟  许力  刘杨  屈洪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42-1143,1146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24 h血清铁蛋白,并在第3天对观察组进行头颅复查。结果:观察组发病24 h血清铁蛋白(307.91±48.8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52±46.81)μg/L(P<0.01);血肿体积在入院第3天较入院12 h内有所提高,但绝对水肿体积与相对水肿体积均较入院12 h内有所增加(P<0.05)。血清铁蛋白与入院12 h内相对水肿体积无相关关系(P>0.05),而与入院第3天相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诊断脑水肿变化的一个评估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老年患者分成两组:脑梗死组40例,非脑梗死组40例,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老年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梗死灶直径分为大面积组和小面积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急性期)和病后14天(恢复期)进行血清铁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测定,同时选择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比较脑梗死患者与健康者SF和NSE 水平变化、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SF和NSE水平变化以及不同梗死面积SF和NSE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SF和NSE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SF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SF、NSE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5)。 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SF和NSE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与血尿酸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死(CI)的发病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并与4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428.76±22.10)μmol/L,女性(380.21±18.35)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396.91±17.30)μmol/L,女性(323.46±16.34)μmol/L,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CI两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尿酸增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LP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索两者与不同临床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3 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分为初发性与复发性脑梗死组,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轻、中、重型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的无机磷定量方法 测定LPA,ELISA法测定ox-LDL.结果 LPA、ox-LDL水平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复发组高于初发组,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重型组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LPA、ox-LDL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进展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峰值变化的关系,进而通过BNP来定量评价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及时再通。方法63例AMI患者根据PCI时间分为直接组和非直接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入院后4、24、48h测定BNP水平。CK-MB峰值测定:入院即时采血检查CK-MB,入院第1天每3h测一次,第2天每6h测一次,第3天每12h测一次。结果患者BNP水平在入院后缓慢上升,并于第24小时达到高峰值,第48小时开始下降。非直接PCI组BNP水平相对于直接PCI组显著增高(P<0.01)。直接PCI组达CK-MB峰值时间明显比非直接PCI组前移。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是评价AMI早期PCI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及时再通的客观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病人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玉芝 《重庆医学》2002,31(9):817-818
目的 研究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72例脑梗塞患者和 4 6例正常人的血清Sr、Ni、Co、Cr、Fe、Mn、Mo、Cd、Cu、Zn、Ca、Mg、Se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脑梗塞组血清Sr、Mn和Cu/Zn、Sr/Se、Mn/Se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o、Zn、Ca、Mg、Se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Ni、Co、Cr、Cd、Fe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Zn、Sr、Mn、Mo、Ca、Mg含量及Cu/Zn、Sr/Se、Mn/Se比值与脑梗塞患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