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加热器,导热硅脂,加热器表面温度验证试验数据,改善加热元件质量,降低表面温度,改善控制方式,防止油温过高,表面负荷,试验验证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设计了针-板电极模型,将其置于纯油和油纸绝缘中在不同电压等级下进行放电老化实验,并通过加热器件模拟变压器内部局部过热现象对绝缘油进行加热老化。研究油中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和放电、局部过热老化对绝缘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强度较低时,老化后油中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放电强烈时,油中气体含量出现了增加,其中H_2和C_2H_2含量增加明显。模拟变压器绕组局部过热实验中,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除H_2、C_2H_2和C_2H_4外,油中各种气体含量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各种油浸高压电气设备对绝缘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缘油在电场作用下的稳定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也是目前国际大电纲会议优先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绝缘油的可视气体与局部放电的放电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可视气体的发生机理及其对绝缘材料的损伤。通过对放电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用更简单的油浸绝缘平板一平板或球一平板电极法,来改进原来的同轴电容器模型法,测绝缘油的可视气体特性。简化了制造试验元件的工艺,减少了分散性,提高了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4.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绝缘油、油浸纸和油浸纸板中水分的测定。本标准的第一部分叙述新的和使用过的绝缘油水分的测定方法,测量的含水量范围为2毫克/千克至100毫克/千克。本标准第12条中给出的精密度数据仅适用于40℃时粘度小于20厘斯的新油。注1—对于用过的油,由于污染物和分解产物的存在,本方法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2—本方法的试验详情特别适用于符合IEC出版物296,“变压器和开关用新绝缘油规范”的矿物绝缘油,用于其他油,对溶剂比例或样品体积可能需要改进。本标准的第二部分叙述油浸纸和油浸纸  相似文献   

5.
油浸膜组合绝缘油中电场矢量的测量西安交通大学王友功武藏工业大学(日本)高田达雄1前言油浸膜组合绝缘广泛用作电气设备(如电力电容器)的绝缘材料。组合绝缘的击穿同时受固体介质和浸渍液体介质性能的影响。另外,油中杂质,高分子膜向油中的溶解,膜中添加剂的溶解...  相似文献   

6.
凌华 《大众用电》2003,(2):39-39
0前言变压器是变(配)电所的心脏,一旦变压器因种种原因发生火灾,变(配)电所将失去动力,处于瘫痪状态。而在一般变(配)电所中的变压器大多属于油浸自然冷却式(简称油浸变压器,下同),因此,本人根据多年来一些变压器火灾事故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职工作,对油浸变压器引发火灾的原因与对策略作探析,敬请广大同行指教。1原因油浸变压器引发火灾的原因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⑴短路。①线圈绝缘老化或损坏发生短路,使绝缘油因热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遇到火花就会发生燃烧…  相似文献   

7.
闫东升 《变压器》1998,35(5):15-17
简易型有载分接开关密封问题分析闫东升(长征电器三厂,遵义563002)1密封问题的现状用于油浸变压器中的有载分接开关,因为是在绝缘油中进行切换,其电弧的产生、燃烧和熄灭过程均处于绝缘油中,产生的乙炔、氢气等气体将影响变压器油的色谱分析,故须把分接开关...  相似文献   

8.
干气提浓乙烯装置脱氧系统、脱砷系统共有四台电加热器:E-402(600kW)、E-404(560kW)、E-406(500kW)、E-407(200kW)。该电加热器自投用以来运行平均每5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内部超温报警,电加热器自保停机,每次停机后需要人工现场复位,等待内部温度降到设定温度后才能重新本文从介绍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其在:工艺中加热方式,找出影响加热器不能稳定工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系统的主变压器、油浸电抗器等充油设备的安装中,往往要进行几十吨乃至几百吨的绝缘油过滤处理,以滤走油中的水份、杂质,降低油中的含气量。这部分油务处理的时间占用了设备安装相当一部分时间。如果绝缘油过滤不合格,将会直接影响充油设备的安装进度甚至工程进度。 根据现场多年的施工经验,要提高绝缘油的处理速度,除要选用高效率的真空滤油机外,还要配置一套操作方便、密封性能佳的大型储油桶及与之连接的管路系统。在一些施工单位中,以前所用的容量为10~15 t的大型储油桶,都只装有1个进出油铸钢阀门。而在现场的使用中,当1桶油…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高压充油电气设备 ,如油浸变压器、油浸互感器、油断路器、油浸电力电容器等 ,这些设备使用的绝缘油是电力系统中高压充油电气设备的主要绝缘介质 ,它主要起了绝缘、散热冷却、熄灭电弧和防止其他绝缘发生氧化及浸潮的作用。由于受温度、空气、电场等运行条件的影响 ,绝缘油会发生氧化而生成有机酸 ,这些酸性物质会提高油的导电性能 ,降低油的绝缘强度 ,在较高的运行温度下 ,酸性物质还会使固体绝缘材料老化和受到腐蚀 ,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绝缘油的酸值表示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数量 ,中和 1克试油中所含酸性物质所需要…  相似文献   

11.
铸铝转子采用 U 形管状加热器,从转子内孔进行加热,随后热套。经计算较箱式炉加热省电较多。本文详细介绍了加热装置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自动电热开水瓶又称电子热水瓶、电开水瓶或速热开水瓶等。它是在保温热水瓶的基础上,加装电热元件、控温器和气压电磁泵等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烧开水和保温开水的新潮家用电器。电热开水瓶的基本功能是:(1)水未沸腾前用主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状  相似文献   

13.
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油热特性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油浸式变压器二维等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变压器流体-温度场,对比分析了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对变压器热点温度及绕组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入口油速、不同变压器绝缘油对变压器热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入口油速下,植物绝缘油的散热特性优于矿物绝缘油,说明采用植物绝缘油代替矿物绝缘油应用于变压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唐茂林  蒋玉平 《变压器》2004,41(11):45-46
1前言 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储油柜则是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必备的保护性器件.其作用是补偿绝缘油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体积膨胀或收缩,以及补偿变压器因渗漏油导致的绝缘油不足,同时将绝缘油与空气和水分隔离,防止绝缘油吸湿氧化.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在安装和大修时所用的汽缸螺栓加热器,种类虽然不少,但常常不能满足加热时间短,螺栓受热均匀,使用简便和劳动强度低的要求。本文介绍的一种电加热器,是由东方汽轮机厂和有关制造厂、发电厂共同设计制造的,加热器电热元件采用双螺纹硅碳管,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已通过一机部鉴定,列入部颁标准JB-2825-76,并由山东生建八三厂实行专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绝缘油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获取3组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油试样并分析其理化参数。对新绝缘纸试品进行真空干燥,然后使用3组油样分别对干燥的纸样进行充分浸渍获得3组油老化状态不同的油浸纸试品。对每组油浸纸试品进行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s,PDC)测量,分析油老化引起的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变压器油老化后,油中微水含量、酸值、介质损耗因数显著增大,pH值、电阻率减小;油浸纸试品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增大,电导电流增大且需要较长时间达到稳定值;试品绝缘电阻R60和吸收比Ka减小。  相似文献   

17.
管状电热元件技术要求第10条规定:“凡焊有法兰或紧固装置的元件,用于加热液体,接头安装在液面以下者,应能承受5kgf/cm_2,历时3分钟的静水压力试验,而无渗漏现象。经试验后的元件在冷态(室温)时,元件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0MΩ”。图1中,静水压力试验在标准中是将元件的管子部分装入耐压容器中,在额定静水压力下,保持3分钟,紧固装置或法兰与元件焊接处不得有渗漏现象。试验后的元件在冷态(室温)时,元件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0MΩ。此项试验主要是检查管子在缩管过程中有无开裂,法兰或紧固装置在焊接中是否有裂纹或缝隙。  相似文献   

18.
一、管状电热元件封口的必要性在管状电热元件(图1)中,螺旋形电阻丝与金属管之间密实充满粉末状的填料。对填料的主要要求是导热和绝缘。一般使用石英砂、氧化铝、氧化镁等。使用较多的是氧化镁。这几种填料在干燥密实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导热绝缘性能,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受潮吸湿后,其绝缘电阻将大大  相似文献   

19.
FY120型测温控温仪简介主要特点和配套加热器联用后作为RYI型绝缘油测量电极的专用加热、测温和控温装置。适用于对各种液体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因素(tgo),相对介电常数(。)和直流电阻车(PV)作精密测量。也可适用于其它类似的测温控温场合。l)具有输...  相似文献   

20.
在电机烘干过程中,加热器远红外线辐射元件选择性辐射(波长)与被加热物选择性吸收(波长)的匹配加热、炉体结构、辐射距离、加热空间、保温、热风循环等,都是降低传热损失,提高电烘干质量、节约电能的重要因素。现就我厂采用的固定罩式拱形远红外线加热热风循环电机烘干炉的结构特点、技术数据、经济效果等作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