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河北冶金》2016,(6):20-20
正磷化是金属表面处理常见方法,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可提高金属的防锈能力。但是金属磷化的方式也有多种,涉及到不同的应用范围,本文重点分析磷化处理方式都有哪些区别。第一种:防腐磷化。这种主要是锰系磷化,锰系磷化膜的结构是球状的颗粒结晶体,膜层的致密性好,外观呈灰黑色到黑色。目的是提高金属工件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钨业》2019,(1):50-57
我国是钨生产大国,在钨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钨渣,任其堆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费其中大量的有价金属。通过基于文献溯源,结合行业实际运用,对比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钨渣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钨渣中钪、钨、钽、铌、铁、锰等有价金属回收利用一直是研究热点,回收技术从单一提取向多金属综合提取转变,钨渣还可以作为微晶玻璃等建筑材料,但对钨渣及处理过程中新产生的固废及其特性研究较少。在新时期,国家环保政策日趋完善,发展提高环境效益,增加经济效益,简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和收率,符合危废处理要求的清洁高效绿色环保工艺,成为钨渣处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渣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冶金渣的产生、分类,以及渣处理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渣处理工艺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高炉渣处理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转炉渣处理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及其特点.针对转炉熔渣的性质和传统工艺所面临的技术困境,阐述了宝钢BSSF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和技术优势.最后就冶金渣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金属表面防伪图案识别算法,首先对金属表面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增强图像进行防伪信息特征分割,提取金属表面防伪图案的轮廓特征信息,采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实现防伪特征标定,完成图案防伪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金属表面防伪图案识别,准确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渣处理技术的发展与钢铁行业的环境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冶金渣的产生、分类及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渣处理工艺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高炉渣处理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了转炉渣处理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及其特点,针对转炉熔渣的性质和传统工艺所面临的技术困境,阐述了宝钢BSSF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和技术优势,最后就冶金渣处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邝钜炽 《稀土》2006,27(1):80-82
实验验证了稀土硝酸盐(REN)对磷化的显著影响:促进成膜、提高耐蚀性以及促使膜外貌和组成的改变。其原因在于,稀土硝酸盐既可使金属表面产生去极化作用而加速阴极反应,又容易在金属表面形成凝胶起到晶核作用,从而加速磷酸盐膜的形成并提高耐蚀性。其较佳的投加量范围是30mg.L-1~55mg.L-1。  相似文献   

7.
介绍直进式拉丝机前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的布置形式,产能,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给出盘条表面处理生产线的布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介绍牵引矫直装置,剥壳,聚能超声波清洗,表调,电磷化,热水洗,涂硼,烘干等工序的原理,工艺参数及相关配置。在实际生产运行中,该生产线能解决盘条剥壳后的酸洗,磷化钢丝的问题,在线无磷化渣的磷化,同时提高钢丝的拉拔速度。  相似文献   

8.
《铝加工》2013,(1):13
近日,由大连工业大学研发的"金属涂装前常温锆化处理节能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名单,将作为十大石化行业相关节能技术重点推广。该技术可应用于汽车、五金机械、金属建材、家电、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金属表面锆化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磷化技术相比,简化了生产工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技术成熟、生产稳定性好,已经在辽宁、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广东等地4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铝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螯合沉淀+混凝气浮+活性炭吸附的处理工艺对马钢磷化实验室产生的高浓度的磷化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满足国家(GB8978-199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尤其是磷化废水磷酸盐含量为9 007.36mg/L,经过处理后磷低于0.5mg/L,去除率达到了99.99%,且产生的的污泥量少,污泥稳定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高浓度磷化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铜阳极泥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尾渣,其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锡、铅、铋、锑等,1 t阳极泥一般产生0.5~0.6 t分银渣。本文综述了国内处理分银渣提取有价金属的工艺流程,对分银渣回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为探索一种环保型、高效型处理分银渣的工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磷矿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磷矿石是制取磷肥的主要基础原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磷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磷矿虽然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并且集中在交通不便的西南地区。为了实现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磷矿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以磷酸钠为浸出剂分解白钨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白钨分解率的主要因素为磷酸钠的用量,其次为氢氧化钠的用量;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用量为它与钨酸钙单独反应时所需理论量的1.6倍,磷酸钠用量为它与钨酸钙单独反应时所需理论量的1.8倍,保温时间为4 h,温度为270℃,搅拌速度为950r/min,液固比为3∶1。  相似文献   

13.
降低磷化液中Fe^2+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化处理中如何降低亚铁离子浓度为着手点,论述了亚铁离子的成因,降低亚铁离子的方法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改变反应条件获得多种废旧磷酸铁锂的氧压浸出渣。通过对Pb2+、Cu2+、Zn2+和Ni2+的吸附试验确定综合性能最佳的材料;然后以该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溶液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H对吸附剂吸附Pb2+、Cu2+、Zn2+和Ni2+性能的影响,确定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最优条件;最后对吸附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进一步研究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120 ℃、0.5 MPa、添加甘露醇(ML)后获得的FPOH-ML浸出渣综合吸附性能最佳;在重金属浓度均为10 mg/L,Pb2+溶液pH=5,Cu2+、Zn2+和Ni2+溶液pH=6时,FPOH-ML对Pb2+、Cu2+、Zn2+和Ni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26、17.53、9.60和6.24 mg/g。表征分析发现,吸附前后FPOH-ML的主结构没有明显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说明该过程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5.
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材料用磷酸四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aCO3和CaHPO4的混合粉分别在空气和真空2种气氛条件下制备磷酸四钙。结果表明:在空气中较难制得磷酸四钙,这主要是由于潮湿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水分和制备工艺中采取随炉缓慢冷却,对反应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真空条件下,采用n(Ca)∶n(P)=2∶1,1.8∶1和1.5∶1的3种混合粉均容易制得磷酸四钙,但同时都含有其它杂质相,对其纯度有影响,其中以n(Ca)∶n(P)=2∶1的混合粉制备的磷酸四钙纯度最高,其产物中仅含少量CaO杂质相,这种磷酸四钙可用于磷酸钙骨水泥。  相似文献   

16.
王美荣  贾怀杰  郝茜  程妍东 《稀土》2012,33(1):55-60
以吸附法与化学沉淀法的集成技术组成氨氮废水处理的闭路循环系统,用自制的MgHPO4(MHP)为吸附剂,对NH4+浓度为5175mg/L稀土硫酸铵废水进行了氨氮吸附性能实验,研究发现pH、MHP的投加量和氨氮初始浓度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室温下,调节反应体系pH=9.5,MHP用量按摩尔比n(MHP)∶n(NH4+)=2∶1投料,搅拌吸附30min,氨氮去除率可达85.7%,且氨氮初始浓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MHP再生与循环使用实验表明,MAP焙烧可使MHP再生,同时可回收高浓度的氨水,MHP循环使用三次,氨氮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如果采用MHP二级吸附法后,再用MAP沉淀法处理废水,可使出水氨氮浓度降低为87mg/L,累计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李亮 《四川冶金》2007,29(4):34-35,40
针对高炉用磷酸盐泥浆的特殊施工要求,叙述了磷酸盐泥浆的试验研制过程。经反复多次的配方调整试验,优选出几种添加剂,成功研制了磷酸盐泥浆,该料具有较好的施工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海黎 《云南冶金》2001,30(4):45-46
提出在大量磷酸盐存在下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硅与钼酸盐经还原后形成蓝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波长770~88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5.23×103,硅含量0~50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经和重量法比较,该法快速结果可靠.该文还探讨了方法的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煮炉是转炉汽化系统投用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煮炉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转炉汽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寿命。总结并阐述了梅钢转炉汽化系统煮炉工艺操作技巧及控制要领。  相似文献   

20.
綦琳 《天津冶金》2001,(Z1):81-83
介绍了从美国DMP公司引进的磷化锌废液处理设施、工艺及机理,对乳化液破乳剂、化学沉淀剂及絮凝剂进行实验筛选,找出了理想的上述诸剂,可在生产运行中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