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癌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和58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疾病组)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疼痛控制程度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d水平和VAS评分均高于健康组;疾病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和VAS评分低于治疗前.VAS评分越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高(P<0.05).原发性结肠癌围术期血清IL-6、IL-8和TNF-oα水平与其VAS评分均呈正相关(γ =0.842,0.795,0.784,P<0.05).结论 原发性结肠癌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高,且与其VAS评分相关,炎症的控制有利于其疼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丽丽  孙琪云  赵嫱 《癌症进展》2021,19(16):1682-1685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8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术前1天和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各项炎性因子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Ⅰ级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L-6、SAA、CRP水平最低,且血清IL-6、SAA、CRP水平随病理分级增加逐渐升高,Ⅰ级脑胶质瘤患者TNF-α水平最高,且血清TNF-α水平随病理分级增加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Ⅰ~Ⅱ级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L-6、SAA、CRP水平均明显低于Ⅲ~Ⅳ级患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Ⅲ~Ⅳ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Ⅰ~Ⅱ级及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L-6、SAA、CRP、TNF-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IL-6、SAA、TNF-α、CRP诊断脑胶质瘤的准确度较低,分别为71.79%、80.71%、76.07%、80.36%,联合检测诊断脑胶质瘤的准确度较高为95.36%,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L-6、SAA、TNF-α、CRP水平能够有效诊断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效反映脑胶质瘤的肿瘤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TNF-α和IL-6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表达的TNF-α和IL-6,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疾病进展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相关炎性因子(tumor associated inflammatory factor,TAIF)对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PMBC)预后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的HER2 PMBC患者89例纳入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89例纳入为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化疗前两组及试验组化疗前后的TNF-α、IL-1β、IL-6、IL-8水平,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 PMB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RR为40.45%,DCR为69.66%,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79.78%.化疗前,试验组的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化疗前的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后(P﹤0.01).化疗前后,试验组1年内复发、转移患者的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5).年龄、身高、体重不是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 PM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NF-α、IL-1β、IL-6、IL-8是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 PM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IF可促进HER2 PMBC的进展、复发及转移,影响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 PMB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万瑶  徐海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5,(21):3136-313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检测在其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2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05例发生胃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良性病变对照组,同期76例急性胃炎和胃溃疡合并作为急性炎症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期因子(MK)、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IL)-8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上述血清炎性因子在三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TNF-α、MK、IL-6、IL-8、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15.7±2.1)ng·L-1、(616.5±254.6)pg·ml-1、(12.6±2.4)ng·L-1、(234.3±31.4)ng·L-1、(12.3±2.6)mg·L-1,与胃良性病变组和急性炎症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良性病变组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急性炎症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MK、IL-6、IL-8、CRP等血清炎性因子在胃癌组III期-IV期和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水平,分别与I期-II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MK、IL-6、IL-8、CRP等血清炎性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进一步扩大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展  孙克佳  秦丹 《癌症进展》2021,19(11):1157-1160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丸联合氟西汀在宫颈癌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00例宫颈癌术后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逍遥丸口服,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β和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BDNF、DA和5-H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β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DA和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SS量表中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味逍遥丸联合氟西汀治疗宫颈癌术后抑郁症患者,可明显升高BDNF、DA、5-HT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n=48)与研究2组(n=48).研究1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研究2组给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两组患者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且研究1组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化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且研究1组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ORR(64.58%)高于研究2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TNBC可有效纠正患者免疫失衡,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术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根据术后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术后感染者)90例和B组(术后未感染者)48例两组。另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有90株病原菌被分离,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革兰阳性菌53株。A、B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细胞-1(IL-1)、白介素细胞-2(IL-2)、白介素细胞-6(IL-6)、白介素细胞-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组患者上升幅度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且此类患者感染后机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随机分为T-VAD组(23例)和VAD组(23例),T-VAD组患者应用VAD方案同时连续口服沙利度胺200~250 mg/d联合化疗,共6个周期.VAD组患者行VAD方案化疗,共6个周期.用ELISA方法检测惠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并以26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结果:VAD组和T-VA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较VAD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VEGF、TNF-α和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VAD组,P<0.05.结论:MM患者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VAD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VAD组,且T-VAD组较VAD组治疗后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下降更明显,对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17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检测血清IL-17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ELISA法检测21 例MM患者(初诊7例,复发9例,平稳期5例)和15名健康体检者的IL-17 、VEGF、TNF-α和β2-m血清含量,并分析IL-17与VEGF、TNF-α和β2 m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及复发MM患者的IL-17、VEGF、TNF-α和β2-m水平显著高于平稳期MM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稳期MM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VEGF、TNF-α和β2 m的血清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且除了IL-17外,Ⅲ期MM患者的VEGF、TNF-α和β2-m的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Ⅱ期患者,Ⅱ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差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MM患者的IL-17水平虽高于ⅡB期MM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期患者A和B亚型各因子水平差异发现,除β2-m外,其余因子水平均是B亚型显著高于A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B期MM患者的β2-m水平虽高于ⅢA期MM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的IL-17水平与TNF-α(r=0.918)、VEGF(r=0.862)和β2-m(r=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IL-17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并与MM进展相关,可作为MM临床分期、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21种细胞因子[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IFN-inducible T cellαchemoattractant,ITAC)、GM-CSF、Fractalkine、IFN-γ、IL-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α,MIP-3α)]、IL-12(p70)、IL-13、IL-17A、IL-1β、IL-2、IL-4、IL-21 、IL-23、IL-5、IL-6、IL-7、IL-8、MIP-1α、MIP-1β和TNF-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6月的山西省肿瘤医院40例肺癌患者;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30名健康人和40例初诊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21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11种细胞因子[(GM-CSF、Fractalkine、IFN-γ、MIP-3α、IL-12 (p70)、IL-1β、IL-2、IL-6、IL-7、IL-8、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肺癌患者非转移组与转移组血清中21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肺腺癌(adenocarcinoma,AC)组血清IFN-γ与MIP-1β水平明显高于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均P<0.05),肺SCC组血清ITA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组(P<0.05).高表达的11种细胞因子在两组间表达的相关性不同.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等11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肺癌发生发展,这些高表达的细胞因子或许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并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与化疗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例DLBCL化疗耐药患者为化疗耐药组,30例DLBCL化疗敏感患者为化疗敏感组,2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A法测定两组DLBCL患者治疗前、中、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L-2、IL-6、IL-8、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 化疗耐药组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治疗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患者治疗前和对照组表达水平(P值均<0.05),治疗缓解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2、P=0.015)。DLBCL复发耐药时,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又高于缓解时水平(P=0.004、P<0.001)。化疗耐药组Ⅲ~Ⅳ期患者治疗前IL-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其他细胞因子IL-2、IL-8、TNF-α、IFN-γ水平在化疗耐药组、化疗敏感组、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表达水平的高低与DLBCL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可能与DLBCL细胞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了解肺癌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寻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拟选取标本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所有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均空腹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储存于洁净试管中置于-80 ℃储存备用。利用ELISA法对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检测。将所测患者细胞因子含量按早期与中晚期、男性与女性、术前与术后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所检测各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术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所检测各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术后(P<0.01)。在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是白介素(IL-)1β、IL-4、IL-6、IL-10,而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的是IL-13、IL-23、IL-8、IL-24、IL-17、TNF-α、IFN-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FN-γ的含量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各类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男性患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及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健康对照组、初诊MDS患者、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IL-2、IL-6与TGF-β1分泌水平,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TAT3、STAT5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MDS患者和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增高(P<0.05),但MDS患者组与AML患者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之间Th17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MDS患者组IL-2表达明显升高(P<0.05),初诊AML患者组TGF-β1和IL-2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MDS患者组与AML患者组相比,TGF-β1、IL-6、IL-2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AML患者组、MDS患者组外周血中STAT5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IL-2/STAT5信号通路可能调节初始Th细胞向Treg细胞转化的关键点,也支持Treg细胞数量增高与MDS的病情进展及其向白血病转化可能有关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5、IL-4、IL-2)的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1例子宫颈癌患者和51名体检健康女性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6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子宫颈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除TNF-α以外其他5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 Th1/Th2比率倒置,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各细胞因子表达在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的失衡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逃逸,这可能是导致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调节Th1/Th2的平衡状态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儿化疗过程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16例HLH患儿按预后分为HLH缓解组和死亡组,收集两组患儿入院时及化疗第7、14、21、28、42天的血清标本,分别分为HLH 1~6组、HLH a~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核因子κB(NF-κB)及新蝶呤水平变化,分析两组细胞因子变化趋势.结果 缓解组患儿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随着化疗的进行而下降,除新蝶呤及NF-κB水平HLH1组与HLH2组比较、TNF-α水平HLH1组与HLH5组及HLH6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0.05),HLH1组与其余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死亡组患儿NF-κB、IL-12及新蝶呤水平未见下降,HLHa与其他HLH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F-α有下降趋势,HLHa组与HLHc、HLH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9、0.000);IL-10在化疗第1周可见明显下降,HLHa组与HLH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IL-18在化疗第1~2周有下降趋势,HLHa组与HLHb组、HLHa组与HLH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2).结论 HLH缓解患儿血清IL-18、IL-10、IL-12、NF-κB及新蝶呤的表达水平均随着化疗的进行而下降,死亡组患儿上述指标下降趋势不明显,初步证实HLH患儿化疗过程中细胞因子变化趋势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艳春  于呈伟  齐颖会  刘振来 《癌症进展》2018,16(2):189-191,198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标本微小RNA-21(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选取同期接受镜检筛查的80例肺炎或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镜检物miRNA-21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NSCLC患者镜检物miRNA-21水平与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患者的镜检物miRNA-21水平为(8.29±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CLC组患者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CLC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角蛋白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CLC患者的镜检物miRNA-2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TNF-α和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标本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