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中医辩证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5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4例.单纯化疗组采用紫杉醇加奈达铂(TP方案)化疗,紫衫醇,175 mg/m2,第1d;奈达铂25 mg/m2,第1~3d,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化疗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21 d.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疾病稳定率(SD)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疾病进展率(PD)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胸痛、气短、乏力和纳差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KPS评分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消化道反应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梁  武绍远 《实用癌症杂志》2016,(12):1993-199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60例NSCLC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单纯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观察组(31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1年的疗效,外科手术治疗情况,3年内生存率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Ⅲ期NSCLC的疗效.结果 经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1年、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期间,2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手术切除率,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率低,而热、化疗联合已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其中热化疗组(HC组)22例,单纯化疗组(C组)29例,均给予NP(长春瑞滨 顺铂)或GP(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热化疗组使用13.8MHz局部射频热疗机同步进行热疗,每周2次,共12次。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为22.7%,单纯化疗组为13.8%(P>0.05);热化疗组临床受益率为68.2%,而单纯化疗组为3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观察到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多西他赛化疗的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每天1次,连用15天,3周为1周期,治疗两周期.B组:单纯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57.1%,B组35.7%(P<0.05).A组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血液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配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多西他赛(TAX) 顺铂(DDP)化疗的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80-100 ml,每天1次,连用14 d,均3周为一周期,治疗两周期.B组单纯使用TAX DDP化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57.5%,B组为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生活质量Xarnofsky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化疗组40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2、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30.4%和1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32.5%、12.5%和0(P<0.05)。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3.9%和2.2%,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不良反应小,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采用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62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化疗的51例(对照组)进行相关比较。结果:KLT联合化疗组对于咳嗽、气短、乏力等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KP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3.5%,对照组为37.3%,两者差异无显著,但中位化疗周期数二者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与化疗合用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宇岭  李道明  徐红  陶敏  王庆才 《癌症进展》2005,3(3):274-275,273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02年10月采用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 42例(治疗组),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单纯化疗治疗NSCLC 38例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KPS、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KPS改善率分别为28.56%和10.51%,稳定率分别为42.85%和36.85%,恶化率分别为28.55%和52.61%.治疗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15.5个月,对照组为9.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1.53%和31.99%,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治疗组的改善率、中位生存期、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采用化疗联合rHuEPO;对照组48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NP,化疗4周期后进行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体力状况评分(KPS)、生活质量(QO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rHuEPO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肿瘤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化痰汤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仅采用姑息性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化痰汤。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患者生存率。结果:两组化疗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化疗后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痰汤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脉管癌栓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CD34标记血管癌栓,D2-40标记淋巴管癌栓,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脉管癌栓组患者和无脉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比较淋巴管癌栓组和血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化疗情况和脉管癌栓均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P<0.05);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均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脉管癌栓组生存期显著低于无脉管癌栓组(P<0.01);血管癌栓组生存率显著低于淋巴管癌栓组(P<0.05);血管癌栓组VEGF高表达比率显著高于淋巴管癌栓组(P<0.01)。结论:脉管癌栓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管癌栓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脑转移的患者分别接受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2年内生存质量的差别。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接受同步放化疗33例,接受序贯放化疗27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和PFS均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放化疗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且不会更多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使用多西紫杉醇。对照组单纯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结ss束两个月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有效率为57.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放射性食道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77.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1年死亡率为32.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年死亡率(70.00%),两组患者1年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年生存率(30.00%),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相同的死亡原因,局部未控、远处转移、放射性肺损伤并感染等其他原因。两组患者在死亡原因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方法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存率高,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过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pofractionated thoracic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P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imited-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LS-SCLC). Methods A total of 117 patients with LS-SCLC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n=59) and control group (n=58).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given hypofractionated thoracic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P chemotherapy,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hyper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P chemotherapy.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2-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2-year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and immune cell level were used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icacy. W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ORR of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ean OS and PFS of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CD3+, CD4+, CD4+/CD8+, and NK cell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ereas the levels of CD8+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radiation esophagitis, and severe dermatitis in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P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LS-SCL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ticancer efficacy and patient survival,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body’s immune function, and alleviate adverse reaction of radiotherapy. © 2023,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6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NP[长春瑞滨(NVB)+顺铂(DDP)]方案或GP[吉西他滨(GEM)+DDP]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NP或G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8%和30.8%,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4%和5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45.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4和11.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放射性粒子游走,研究组发生率较低.化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血小板下降和白细胞减少等,患者可以耐受.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化疗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毒性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凝技术(HIFU)结合根治性放疗、顺铂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附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采用HIFU辅助治疗分为HIFU组(n=36)和放化疗组(n=48),两组患者均采用根治性放疗、顺铂化疗,HIFU组辅以HIFU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差异。结果:HIFU组患者的治疗一个月后的疗效分布显著的优于放化疗组(P<0.05),HIFU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放化疗组的75.00%(P<0.05)。HIFU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率达到66.67%高于放化疗组的41.67%,HIFU组的获益率达到100%高于放化疗组的89.58%(P<0.05)。HIFU组患者的1、2、3年存活率分别为94.44%、86.11%、77.78%均高于同期放化疗组患者的91.67%、79.17%、60.42%,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患者的3年生存中位时间32个月显著长于放化疗组的28个月(P<0.05)。HIFU组和放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HIFU结合根治性放疗、顺铂化疗治疗宫颈癌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8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均实施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对照组仅实施放疗.然后根据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缓解率为62.50%,对照组缓解率为45.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肢麻木以及便秘腹泻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以及1年生存率,同时通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来提高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辅助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患者13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采用单纯3D-CRT,6 MV照射总剂量为50 Gy,总照射次数25次,每周5次和卡培他滨辅助3D-CRT 1 600 mg/(m2·d),d1-14,21 d为1个周期,共行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治疗后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92.3% vs 80.0%)和3年无瘤生存率(81.5% vs 61.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3年远处转移率(13.8% vs 30.6%)和局部复发率(4.6% vs 21.5%)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75.82±10.12 vs 77.10±10.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泻及泌尿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培他滨辅助3 D-CRT治疗Miles术后Ⅲ期直肠癌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转移复发风险,且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