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外科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行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ⅢA-N2期NSCLC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生存状况,计算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89例ⅢA-N2期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31.5%.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血管侵犯(LVI)、N2阳性淋巴结数目和N2淋巴结转移站数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按年龄分层分析提示,上述预后危险因素的影响在年龄≥55岁者中尤为显著.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T3/T1)、LVI和N2淋巴结转移站数是ⅢA-N2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T3期、LVI阳性和N2多站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T3期、LVI、N2阳性淋巴结站数是影响ⅢA-N2期NSCLC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PORT)的作用。方法 收集313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化疗后的ⅢA-N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ORT(+)组及PORT(-)组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差异,观察两组生存及局控,分析术后放疗的作用及获益人群。结果 匹配后两组患者中,PORT(+)组与PORT(-)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8.3%和52.1%、40.6%(P=0.16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9%、73.7%和56.5%、42.4%(P=0.036);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65.5%和39.5%、29.6%(P=0.021)。分层分析发现术后放疗可降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3cm、多站转移、非跳跃转移及术前N2亚组的局部复发风险。结论 术后放疗可提高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后局部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亚组分析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3 cm、多站转移、非跳跃转移及术前N2者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2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全组2年生存率为68.1%,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和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68.4%和67.6%(P=0.8780),50例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放疗,辅助放疗组和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60.8%和69.8%(P=0.5017)。术后辅助治疗组中临床分期晚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多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结论建议对临床分期晚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手术切除的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目素,方法:目1995年3月-1998年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118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期-N2的患者.对可能影响其生存率的各种临床、病理、治疗方法等因素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多因素骨析评价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18例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年及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0.5%和18.4%.肿瘤切除情况、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和组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敖均与生存率有关。在多因素分析中.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数均为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T1-2N1M0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与否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接受改良根治术后129例T1-2N1M0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行术后常规放疗(放疗组),68例未行放疗(未放疗组)。分析两组5年总生存率、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以及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全组患者中27例(20.9%)出现局部区域复发。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提高了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88.5% vs. 70.6%,P=0.017)和5年无病生存率(78.7% vs.63.2%, P=0.068)。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2.4%(P=0.3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结阳性数、是否放疗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放疗(HR=3.432,P=0.010)和淋巴结3枚阳性(HR=2.915,P=0.020)是影响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后放疗可明显改善T1-2N1M0期TNBC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淋巴结3枚阳性者局部控制更差,增加区域淋巴结照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Ⅲa期肺癌术中放疗与术后外照射的疗效。方法对22例Ⅲa期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 术中放疗及术后化疗。术中照射瘤床及淋巴引流区,6~12M eV电子线,10~20Gy。术后行MVP方案化疗。设同期对照30例根治性手术 术后放疗及化疗。结果照射组及对照组随访超过60个月。术中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1.8%和18.2%。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5%,26.7%和16.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局控率比较,T3N2M0期肺癌术中放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对总的生存改善不明显,对T3N2患者有望获得治疗益处。肺癌术中放疗仍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一,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其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根治术后的Ⅲ期NSCIL,其中42例于术后3~4周开始接受化疗(辅助化疗组),予以MVP或CAP方案,每4~6周重复,第一年完成4~6个疗程,第2年完成2个疗程,共6~8个疗程。另26例患者术后来行化疗(单纯手术组)。[结果]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19.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5个月和13.4个月。[结论]辅助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TNM分期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T3N0M0疗效好,胸内淋巴结受累特别是N2为Ⅲ期肺癌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冯振兴  庞青松  姬凯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1656-1659
  目的  探讨术后Ⅰ~Ⅲ期肺腺鳞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公布的新版肺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81例手术切除的Ⅰ~Ⅲ期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影响其预后的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9%、19.0%, 中位生存期23.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P=0.046)、T分期(P=0.006)、N分期(P < 0.001)、辅助化疗周期数(P=0.03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肺腺鳞癌整体预后差。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显著提高肺腺鳞癌患者生存时间。肿瘤的T分期越高其生存率越低,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生存率较高。Ⅲ期肺腺鳞癌患者可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应至少行4个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放疗加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其中术后放疗加化疗76例,单纯手术26例.结果:术后放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2.2%和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放化疗组的5年局控率为73.7%(56/76),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53.8%(14/26),P<0.05.术后5年远处转移率放化疗组为50.0%(38/76),单纯手术组为61.5%(16/2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提示,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行放疗加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且治疗方式、N分期、血红蛋白为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LN转移患者共411例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后确定最佳治疗策略。结果:入选患者随访1、3及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1.09%、40.66%、28.14%;随访1、3及5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54%、41.20%、33.27%;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24.5~31.0)个月]、23.0个月[(21.0~27.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与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性别、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与术后LN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及治疗策略均是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肿瘤位置、T分期及N分期均是术后LN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可能影响因素纳入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和治疗策略是术后LN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倾向性得分匹配法配对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者(P<0.05);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及术后辅助化疗者(P<0.05);同时N1期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N2、N3期(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个数和治疗策略与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LN转移患者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术后放化疗应作为首选辅助方案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899例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i WD  Wen ZS  Su XD  Lin P  Rong TH  Chen LK 《癌症》2007,26(11):1231-1236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多学科治疗已有十多年.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的改进有可能导致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改变.本文探讨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1年4月行完全切除术的899例NSCLC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3.5%,中位生存期48个月.其中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60.3%、56.9%、45.7%、23.5%、20.8%、13.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腺癌Ⅱ期及Ⅳ期化疗、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分期、N分期、M分期外,组织学类型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也是完全切除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淋巴结状态对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35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对其淋巴结各相关参数与术后辅助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64.12%和54.06%,中位生存期为86.49个月。N0、N1、N2、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3%、55.50%、19.80%和3.45%,不同N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61,P<0.001)。通过ROC曲线获取阳性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总淋巴结数目的比值(LNR)为分组界值8.51%将其分为两组并进行生存分析,LNR≤8.51%组及LNR>8.51%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3%和23.4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04,P<0.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T分期、N分期、LNR、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均相关(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N分期、LNR为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2组及LNR>8.51%组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生存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χ^2=12.609,P<0.001;χ^2=13.171,P<0.001)。联合N分期及LNR进行分析,在LNR>8.51%组的N2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组生存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χ^2=12.609,P<0.001)。结论:LNR可以协同N分期更好地提示预后并指导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的选择。对N2期同时伴有高LNR的患者应该积极选择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术后放疗加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其中术后放疗加化疗 76例 ,单纯手术 2 6例。结果 :术后放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32 . 2 %和 9 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术后放化疗组的 5年局控率为 73 .7% (5 6 / 76 )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 5 3 .8% (14 / 2 6 ) ,P <0 . 0 5。术后 5年远处转移率放化疗组为 5 0 .0 % (38/ 76 ) ,单纯手术组为 6 1 5 % (16 / 2 6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 ,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行放疗加化疗 ,可以提高生存率 ,且治疗方式、N分期、血红蛋白为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评估经支气管针吸淋巴结活检(TBNA)在E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纵隔再分期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对连续的21名组织细胞学证实的N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行经支气管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再分期.所有患者行化疗前后CT对比,其中15例病变无明显变化,6例部分好转.所有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结果 经支气管针吸淋巴结活检(TBNA)证实13例(62%)仍存在纵隔转移淋巴结.8例未检出转移淋巴结,其中手术标本病理分期仍有7例为ⅢA-N2期.假阴性结果中的大部分(6例,8696)是由于穿刺标本未检出所致.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在ⅢA-N瑚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纵隔再分期中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96、100%、100%、12.5%、66%.结论 经支气管针吸淋巴结活检(TBNA)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纵隔再分期是一种较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准确,微创的检测方法.但因阴性预测值较低,所以阴性病例应结合纵隔镜等方法行外科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我国食管腺癌发病率低,国内有关食管腺癌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疗效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比较以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4-01-01-2013-12-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1例食管腺癌患者,其中单纯手术120例,手术+化疗63例,手术+放疗+化疗18例.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综合治疗组疗效,筛选术后综合治疗获益人群.将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化疗与否和放疗与否12项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寻找食管腺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9.2%和31.2%.对于淋巴结阳性组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27.5%,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6.8%,x2=6.059;P=0.014;而对于淋巴结转移度>10%和Ⅲ+Ⅳ期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1%和27.7%,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和6.7%,x2值分别为6.552和4.861,P值分别为0.010和0.027.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N分期及术后化疗与否是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腺癌术后淋巴结阳性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度>10%及Ⅲ+Ⅳ期患者,建议行术后综合治疗.脉管瘤栓、N分期及术后化疗与否是影响食管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用直接法统计45例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不同周期数化疗的生存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4个周期化疗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 %和16.7 %,>4个周期化疗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 %和11.1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个周期化疗者2年生存率7.1 %,无1例生存3年以上,未化疗者2年生存率14.3 %,无1例生存3年以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差,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其生存率,以4个周期化疗效果最佳。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1~4N0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ypT1~4N0期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04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73例,术后未化疗31例;ypT1~2期39例,ypT3 ~4期65例.对全组患者和亚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全组104例ypT1~4N0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4%和85.3%,其中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8.6%;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6%和77.2%.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6和0.108).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1%(3/73)和5.5%(4/73);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1/31)和16.1%(5/31).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6),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ypT1 ~2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96和0.939),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6和0.414).在ypT3~4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和0.025).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3~ 4N0期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从而改善其预后,但并不能使ypT1~ 2N0期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